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论儒家君子道德主体性及其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意义

发布时间:2017-09-29 09:14

  本文关键词:论儒家君子道德主体性及其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意义


  更多相关文章: 君子 主体性 忠恕 道德建设


【摘要】:在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也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当利益至上主义披上“成功学”的外衣大行其道的时候,当道德底线被所谓的“多元价值”摧毁的时候,我们也在思考:道德的出路在哪里?在利益至上主义盛行的今天,道德建设该如何进行?“君子”在中华文化中有着重要价值,是中国人重要的道德追求。“君子”最初并非特指道德高尚的人,而是指当政者。孔子对“君子”做了新的阐释,使得“君子”之道成为“夫妇可知”之道,并认为“仁”是君子最本质的属性。儒家君子之道德修养即是不断地追求“仁”,不断地践行“仁”。在儒家看来,君子道德修养讲求“为仁由己”,君子道德修养有主体性的特征。君子道德修养的主体性特征体现在君子求“仁”方面的主体性,也体现在君子践“仁”方面的主体性。儒家君子道德修养是自己做主的修养过程。在儒家看来,“天”赋予人“善心善性”,君子道德修养的过程就是发扬本心的过程,并不需外求。君子在道德践行中遵“忠恕”之道,所谓“己立己达,忠也”、“推己及人,恕也”。“己立己达”即是肯认自身在道德修养中的主体地位;“推己及人”即是对他人道德修养之主体性之尊重。“忠恕”之道是君子道德修养主体性特征在现实中的表现。儒家君子道德修养主体性的特征表现在君子道德修养之方方面面:君子道德修养尊重个体在道德修养中的决定作用;尊重个体在道德修养过程中的自主地位;主张“仁以为本”的修养路径;看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过程价值追求。儒家君子之道德修养看重个体的作用,重视个体内在的价值。在对人的重视方面,儒家君子论与马克思主义对人的重视有共通之处。马克思主义重视人的全面解放,人的全面解放不仅包含物质的极大丰富,还有精神的解放,人的道德素质的提高。对于人的主体性的重视体现在儒家君子的道德修养中,也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人的解放理论之中。儒家君子道德修养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有重要意义,表现在道德建设看重个体主体作用、尊重修养路径的自主选择、确立“以仁为本”的价值原则、重视过程的价值追求等方面。挖掘儒家君子道德修养的精髓,重视传统文化的作用是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不可回避的路径。
【关键词】:君子 主体性 忠恕 道德建设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52;B22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0
  • 第1章 绪论10-14
  • 1.1 问题的提出10-11
  • 1.1.1 研究原因10
  • 1.1.2 研究意义10-11
  • 1.2 研究综述11-12
  • 1.2.1 儒家哲学与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研究综述11-12
  • 1.2.2 儒家君子道德的研究综述12
  • 1.3 本文的创新之处12-14
  • 第2章 儒家君子涵义之演变14-19
  • 2.1 “君子”词义演进15-16
  • 2.2 “君子”道德意义之凸显16
  • 2.3 君子之道:夫妇可知16-19
  • 第3章 儒家君子主体性特征19-30
  • 3.1 君子求“仁”之主体性19-25
  • 3.1.1 本心具足,求仁由己20-22
  • 3.1.2 天道流行,诚者自成22-25
  • 3.2 君子践仁之主体性25-30
  • 3.2.1 君子践“仁”遵“忠”道26-27
  • 3.2.2 君子践“仁”遵“恕”道27-30
  • 第4章 儒家君子主体性之内在价值30-36
  • 4.1 主体道德之建立30-32
  • 4.1.1 人与天道之贯通30-31
  • 4.1.2 主体意识之挺立31
  • 4.1.3 道德实践之重视31-32
  • 4.2 君子道德修养要求:务本32-33
  • 4.2.1 君子道德“仁以为本”32-33
  • 4.2.2 君子道德修养乃为己之学33
  • 4.3 君子道德修养方式:多元33-34
  • 4.4 君子道德之价值追求:过程价值34-36
  • 4.4.1 君子道德修养之无尽34
  • 4.4.2 “君子”之动态理解34-36
  • 第5章 儒家君子主体性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意义36-46
  • 5.1 主体道德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意义36-38
  • 5.1.1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主体性缺失问题36-37
  • 5.1.2 儒家君子主体道德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意义37-38
  • 5.2 “务本”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意义38-41
  • 5.2.1 当代中国道德建设中形式主义之表现38-39
  • 5.2.2 “务本”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意义39-41
  • 5.3 多元道德修养方式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意义41-43
  • 5.3.1 多元道德修养方式是道德建设应有之义41-42
  • 5.3.2 多元化修养方式促进价值评价多元化42-43
  • 5.4 “过程价值”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意义43-46
  • 5.4.1 “过程价值”促进道德践行43-44
  • 5.4.2 “过程价值”避免道德强权44-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50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51
  • 致谢5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承校;论王通的道德修养观[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00年02期

2 赵政一;论新时期道德修养[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1期

3 雷新华;浅谈道德修养与科学思维[J];云南科技管理;2002年03期

4 姜霞;一部值得推荐的思想道德修养教材[J];道德与文明;2003年05期

5 杨启玉;郑云正;;先秦儒道两家道德修养模式之比较[J];许昌学院学报;1989年03期

6 金玉章;高校思想道德修养教育的几点思考[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7 王曦;全面提高思想道德修养课教育实效的思考[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8 衣颖;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量化考核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9 廉秀君;我们必须重视干部的道德建设[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10 王海;“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改革中的几个问题[J];云梦学刊;2002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毛平先;;健康长寿与道德修养[A];老龄问题研究论文集(十四)——积极老龄化研究之六——健康与老龄化[C];2010年

2 李忠艳;王刚;李文秋;;思想道德修养课实践型教学模式初探[A];高校德育主渠道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王旋;;教练员的道德修养建设[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4 刘琼;;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A];思考与探索——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研究论文集[C];2005年

5 ;“慎独”——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基本道德修养[A];2011年河南省儿科优质护理服务规范管理培训班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1年

6 郭谭林;;重振道德玄风是新世纪中国道教发展的唯一出路[A];二十一世纪中国道教展望——茅山中国道教文化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1年

7 红帆;;面对艺术学生更需提高道德修养[A];德育论丛(第一辑)[C];2011年

8 刘玖玲;;浅议韩国高校道德修养课程的评价方式[A];湖南省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学会2012年学术年会优秀交流论文集[C];2013年

9 邓和纲;;论孔孟道德修养和道德教育[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四卷)[C];1996年

10 杜桂林;;学习叶圣陶先生的崇高道德修养和关于“培养良好习惯”的教育思想[A];叶圣陶德育思想与实践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亳州市谯城区政协主席 孙德山;政协组织中的共产党员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N];江淮时报;2008年

2 何卫刚;如何提高公民思想道德修养[N];新疆日报(汉);2010年

3 通讯员昌党;昌吉市考核干部加重“道德修养”砝码[N];昌吉日报(汉);2011年

4 李英斌 宋雷;浅析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者的道德修养[N];中国城乡金融报;2003年

5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 刘保祥;提高道德修养是健康长寿的最佳处方[N];云南日报;2001年

6 陈玉贵;加强道德修养 树立法官良好形象[N];江苏法制报;2006年

7 本报评论员;让道德修养进一步加强[N];驻马店日报;2007年

8 东海县委党校 杜同琳;加强道德修养 转变干部作风[N];连云港日报;2007年

9 中国煤矿工人北戴河疗养院 张志浩;道德修养与健康水平相关[N];健康报;2008年

10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研究所教授和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教授 赵修义 上海市伦理学会会长 朱贻庭;领导干部要增强道德修养意识[N];文汇报;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子田;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管茜;朱熹的道德修养说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3 朱影;反面事例在“思想道德修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4 张伟;论儒家君子道德主体性及其对当代中国道德建设的意义[D];湖南大学;2015年

5 毛磊;思想道德修养课程丰富教学模式研究[D];清华大学;2004年

6 江洋;高校思想道德修养课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3年

7 张果香;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道德修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江慕莎;刘少奇道德修养理论研究[D];河北大学;2012年

9 刘寅春;“慎独”与高校教师道德修养[D];曲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喻新捷;共产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修养研究[D];兰州理工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94119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4119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0e6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