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现代人生存的二律背反样态及其超越

发布时间:2017-09-30 01:22

  本文关键词:现代人生存的二律背反样态及其超越


  更多相关文章: 人道主义伦理学 二律背反 生产性


【摘要】:在《为自己的人》一书中,围绕"道—德形态"的基本问题,弗洛姆揭示了人与自然伦理关系的二律背反、理性—人所蕴涵的二律背反;围绕"伦—理形态"的基本问题,他揭示了当代人与自身力量的关系被作为商品的知识所中介,进而导致人与其自身力量的二律背反;围绕"伦理—道德形态"的基本问题,弗洛姆指出,现代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缺乏设计"更好的"人和"更好的"社会之眼光,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二律背反。如何才能消除或者超越上述的二律背反,成为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弗洛姆试图从伦理学与心理学的结合构建基于生产性的人道主义—普遍伦理学。然而,在方法论上,他囿于人本主义伦理学及其精神分析社会—心理学的运思,脱离了现实社会基础,在实践中只能是一种"乌托邦"。
【作者单位】: 东南大学科学技术伦理学研究所;
【关键词】人道主义伦理学 二律背反 生产性
【基金】: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道德哲学与中国道德发展研究所”承担的2012年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现代科技伦理的应然逻辑研究”(项目号:12BZX078) 2010全国哲学社会科学重点课题“现代伦理学诸理论形态研究”(项目号:10&ZD072) 江苏省道德哲学与中国道德发展研究基地项目“高技术道德哲学研究”(项目号:20103-01) “科技、伦理与艺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研究项目“科学伦理研究”(项目号:20103-0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B82-054
【正文快照】: 弗洛姆在《为自己的人》一书中不仅汇聚了他《逃避自由》等著作中的伦理思想,而且对现代人生存的二律背反的样态、如何超越,从伦理学多重理论形态层面进行了探索,其中包括“道—德形态”、“伦—理形态”和“伦理—道德形态”道德哲学追问。本文试图在解读文本的基础上,从道德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海峰;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经济学与经济哲学[J];北方论丛;2002年02期

2 吴楠;朱虹;;马克思现代性理论的政治意蕴[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3 张振鹏;;马克思社会批判的四重历史论域——《论犹太人问题》的深层解读[J];北方论丛;2008年05期

4 陶庭马;方文;;论马克思哲学中的“费尔巴哈派”阶段[J];北方论丛;2009年02期

5 熊进;;马克思时间概念的三维特质[J];北方论丛;2011年06期

6 欧阳彬;;以整体性原则把握马克思货币理论的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7 吴朝阳;于营;;走出纯粹抽象的思想试验[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8 许恒兵;张t,

本文编号:94534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4534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2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