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百色市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研究——基于伦理道德教育的视角
发布时间:2017-09-30 03:15
本文关键词:广西百色市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价值研究——基于伦理道德教育的视角
更多相关文章: 百色市 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庭伦理 政治伦理 生态伦理 教育价值
【摘要】:广西百色市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蕴藏着丰富的传统家庭伦理、政治伦理和生命伦理思想,是开展学校教育、社会教育,获取知识的重要来源。对它们进行深入挖掘、梳理和分析,提炼出积极的伦理道德因素,不仅能够促进当代家庭和当今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更能积极有效地指导我国当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建设。
【作者单位】: 百色学院;
【关键词】: 百色市 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家庭伦理 政治伦理 生态伦理 教育价值
【基金】:本人主持的广西教育厅2012年度广西高等学校重点资助科研项目“广西地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开发研究——以百色市为例”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201202ZD085
【分类号】:G127;B82-05
【正文快照】: “伦理意为品行与气禀以及风俗与习惯”,“德”意为品性与风俗。伦理与道德都是指外在的风俗、习惯以及内在的品性、品德。”由此可以看出,伦理和道德的内涵大致相同,均指现实社会的伦理关系与道德风尚。伦理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行为的准则和规范,具有稳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刘以林;穆林;;云贵之路[J];旅游;2006年12期
2 黄通健;;六十岁——中午的太阳[J];词刊;2007年08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本报记者 曾明 覃烨;广西百色市以贫困村屯为重点实施扶贫开发[N];中国改革报;2012年
2 本报记者 曾明 覃烨 覃蔚峰;广西百色市探索领导“挂点包村”模式[N];中国改革报;2013年
3 陆振;广西百色市开展“田七回家”工程[N];人民政协报;2014年
4 记者 陈彦 通讯员 团宣;“晨曦行动”带来希望曙光[N];中山日报;2009年
,本文编号:9458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45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