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关于鲍德里亚“消费与浪费”的伦理考察

发布时间:2017-10-02 11:23

  本文关键词:关于鲍德里亚“消费与浪费”的伦理考察


  更多相关文章: 鲍德里亚 消费 浪费 伦理


【摘要】:在当今社会,"消费与浪费"是比剥削更隐秘的管理和控制的方式。鲍德里亚指出,在这种管控方式中,主要通过"消费中的浪费"和"浪费中的消费"两种逻辑来进行。这应是与世界上绝大多数的人口生产和生活状况相背离的,也是与社会占有的自然资源总量的状况相矛盾的;其背后隐藏的是交换带来的力与力之间的一种较量,是一种社会阶层与另一种社会阶层的区别划分,是一种权力与权力的交换,是一种社会矛盾的凸显,是一种没有硝烟、看不见鲜血和残忍的战争,甚至更甚。
【作者单位】: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鲍德里亚 消费 浪费 伦理
【分类号】:B565.59;B82-0
【正文快照】: 自从美国确立了消费社会,首先在欧洲国家开始发酵,然后蔓延全球。美国社会学家大卫·里斯曼在《孤独的人群》中写道:“第一次革命在过去的400年里荡涤了统治人类大部分历史的以家庭或家族为核心的传统生活方式。这次革命包括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工业革命以及17、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2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黄跃庆;文明来自西亚和北非——试论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渊源[J];阿拉伯世界;2003年02期

4 马宝建;;发生学视角下自然旅游的本质和行为特点[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牛勇平;;从低碳经济视角看烟台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1年03期

6 王智慧;;海舍尔的崇高观及其现代意义[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12期

7 马鹏;;论和谐背景下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培养[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8 刘前红;;希腊神话的跨文化传播研究[J];东南传播;2009年06期

9 谭振江;;现阶段我国对外文化传播的深度探析[J];东南传播;2010年11期

10 张守海;;当缪斯女神遭遇“人类纪”——试论当代人类困境与文艺的担当[J];电影文学;200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齐晔;蔡琴;;可持续发展理论十年进展概要[A];三生共赢论坛·2009北京会议会议材料[C];2009年

2 盖玉彪;;巴以暴力恐怖冲突原因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3 蔡琴;齐晔;;生态文明的科学基础与人文视角浅析[A];2008中国可持续发展论坛论文集(2)[C];2008年

4 曾繁仁;;生态存在论美学视野中的自然之美[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5 曾繁仁;;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生态美学观[A];当代生态文明视野中的美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丹;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吴雪萌;英语世界老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3 许心宏;文学地图上的城市与乡村[D];浙江大学;2010年

4 孔德明;造物的和谐[D];苏州大学;2011年

5 王文棣;河西走廊民族社区协调发展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6 吴明红;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发展态势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2年

7 曹孟勤;生态伦理哲学基础的反思[D];清华大学;2004年

8 花永兰;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9 姜智红;论文明的多样性[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10 付秀荣;和谐多样:当代中国的文化选择[D];吉林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兴;环境权入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2 汝秋实;约翰·福斯特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3 周秀华;马克思自然观及其当代价值[D];兰州大学;2011年

4 聂冰若;前期罗马帝国宗教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5 袁丹丹;维吾尔族传统生态伦理与当代新疆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10年

6 谷体健;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及其当代价值[D];中国石油大学;2011年

7 宋彦军;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及其全球化视野[D];西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蔡艳德;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视角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D];华侨大学;2011年

9 艾新芳;科学技术与和谐中原构建[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10 曾静海;浅析东哥特王国的兴衰[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念;;鲍德里亚:人性与风俗德性的思索者[J];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11期

2 盛宁;危险的让·鲍德里亚[J];读书;1996年10期

3 王昶;商品拜物教之镜:──让·鲍德里亚和晚期资本主义文化[J];当代电影;1999年02期

4 毛顺;;近年来国内鲍德里亚思想研究述评[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3期

5 马克·波斯特;戴阿宝;;鲍德里亚对马克思的批判及其问题——《生产之镜》译者前言[J];文学前沿;2004年01期

6 苏楠;张岩;;鲍德里亚的技术观[J];理论界;2006年10期

7 鞠惠冰;;鲍德里亚的广告观[J];艺术.生活;2007年03期

8 张一兵;;马克思与种族中心主义——鲍德里亚《生产之镜》的批判性解读[J];江苏社会科学;2007年02期

9 王国富;;当代中国视域中的鲍德里亚哲学研究——“鲍德里亚与消费社会”学术研讨会概述[J];哲学动态;2007年11期

10 王艳;;对鲍德里亚自然观点的批判[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曾军;;鲍德里亚走出了马克思?——从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谈起(提纲)[A];“都市文化学科建设论坛暨都市文化原理编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曾军;;鲍德里亚走出了马克思?——从中国学界对鲍德里亚的误读谈起[A];当代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6年

3 茌良计;;符号的梦魇——评鲍德里亚的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A];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五届学术年会文集(2007年度)(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卷)[C];2007年

4 孔明安;;技术、主体与形而上学的玄学遐想——鲍德里亚的悲观主义哲学思想研究[A];法国哲学的现代与未来全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4年

5 孔明安;;从文化工业到符号世界———鲍德里亚与早期法兰克福学派思想渊源的探讨[A];国外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第三届国外马克思主义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8年

6 唐正东;;发展的正义维度: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思考——从鲍德里亚的理论缺陷谈起[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 陈亚娟;鲍德里亚:纽约知识分子圈里的大红人[N];社会科学报;2003年

2 张义修;张一兵何以“反鲍德里亚”[N];中华读书报;2011年

3 早报记者 许荻晔;“要以游戏的态度对待鲍德里亚的东西”[N];东方早报;2012年

4 唐学鹏;鲍德里亚的“拟像”死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7年

5 康慨;鲍德里亚非常重要[N];中华读书报;2007年

6 白刚 吉林大学农学部公共教学中心;生产的张力:马克思与鲍德里亚[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7 季桂保;后现代的痴迷描述者[N];文汇报;2007年

8 刘国鹏;虚拟现实元年之后的人类命运[N];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

9 戴阿宝;拟像(simulation)[N];社会科学报;2008年

10 戴阿宝/译;鲍德里亚的“时尚”概念[N];社会科学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汪德宁;“超真实”的符号世界[D];上海师范大学;2008年

2 孔明安;仿真与技术[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胡慧华;符号化:当代消费社会批判的一个维度[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4 韩欲立;物体、消费与符号[D];复旦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大伟;评析鲍德里亚[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2 郭,

本文编号:959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59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c3c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