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道德伦理论文 >

庄子超道德善恶观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3 10:29

  本文关键词:庄子超道德善恶观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庄子伦理思想 超道德 善恶观


【摘要】:本文从超道德价值视角,深入揭示庄子伦理学中,超越善恶观念的主线,提出庄子的善恶观是基于对道德价值的超越,体现个体生命的价值。超道德价值发端于对人与生命终极意义的追寻。高于道德价值的价值,称为超道德价值。超道德价值是将个人与宇宙联系在一起。个人与社会是道德价值,而天与人的理论属于超道德价值。第一章,首先是庄子善恶观的背景与起源。庄子善恶观的形成主要从两个方面阐释:首先从当时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时代背景下,阐释庄子善恶观发展的时代土壤。其次庄子学派的善恶观受到老子及其他道家人物的深刻影响。第二章论述的是庄子超道德性善恶观中的理论依据。庄子善恶观的理论基础——“道”作为伦理思想的本体论依据。庄子的善恶观以“与道合一”作为终极价值追求,“道”作为本体论依据,将个人与宇宙联系在一起,超越于社会价值之上,具有超道德价值。庄子齐物论的“善恶齐一”体现了超道德性善恶观的方法论的认识方法。庄子的“齐物论”是要泯除善恶二者的对立,使之相同为一。第三章论述的是庄子超道德性善恶观的内涵。首先,庄子“逍遥游”体现了善恶观的本质,即以自由生命为超道德价值追求,先在于道德价值。其次,庄子善恶观的特征即是“大善不善”,庄子的善恶观不标榜“善”作为社会道德规范,真正的“大善”、“至善”蕴含在“道”本身,庄子在超道德价值层面提出“大仁不仁”、“至孝无亲”是对世俗意义上的孝亲思想的超越。最后,庄子理想人格的归宿是天地境界超越善恶,庄子的理想人格是超越善恶道德价值的,是具有超道德价值的“天地境界”。
【关键词】:庄子伦理思想 超道德 善恶观
【学位授予单位】:江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B82-0


本文编号:9646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falvlunlilunwen/9646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dd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