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鉴定人出庭质证的相关法律问题

发布时间:2017-12-24 19:07

  本文关键词:鉴定人出庭质证的相关法律问题 出处:《中国司法鉴定》2010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司法鉴定 鉴定人 出庭质证


【摘要】:鉴定结论,作为证据的一种,经过庭审质证和认证后,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和裁判的根据,直接影响法官定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的质询"。目前在司法实践中鉴定人出庭率低已是个不争的事实。应从明确鉴定人的强制出庭义务,规定鉴定人不出庭的法律后果,明确规定鉴定人可以不出庭的法定情形,以及加强鉴定人出庭的人身权利保障和规范鉴定人出庭费用收取制度等方式,构建鉴定人不出庭质证制度。
【作者单位】: 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
【分类号】:D918.9
【正文快照】: 鉴定人出庭接受质询系法律对鉴定人的明确要求,是鉴定人的主要义务之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定》)第五十九条第一款也明确规定:“鉴定人应当出庭接受当事人的质询。”可是在审判实务中,绝大部分案件中的鉴定人因主客观原因均不能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申柳华;对我国鉴定人不出庭现象的反思[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04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丛卉;;试论建立法律援助经济困难证明制度[J];中国司法;2006年01期

2 陈桂明;李仕春;;论程序形成权——以民事诉讼权利的类型化为基点[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3 潘伟;关于知识产权诉前行为保全的法律思考[J];法律适用;2004年04期

4 吴剑锋;司法鉴定若干理论问题研究(1)(1998年北京大学法学硕士研究生论文)[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5 吴剑锋;司法鉴定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2年01期

6 洪冬英;正当程序的价值——对下落不明当事人民诉权利的保护[J];法学;2004年08期

7 王杏捷;制定司法鉴定法有关问题探讨[J];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陈福江;民事诉讼保全程序之比较研究[J];广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9 常廷彬;试论民事诉讼中的诚信原则[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5年02期

10 孙立智,唐磊;浅析司法鉴定中当事人权利保护问题[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纪格非;论证据能力——以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侍东波;程序参与及其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王福华;民事保全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金_gf ;论我国法务会计理论框架的构建及在诉讼支持中的运用[D];复旦大学;2005年

5 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6 严仁群;民事执行权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于兵;私权救济的时间限度[D];吉林大学;2005年

8 赵泽君;论民事争点整理程序[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朱颖;国际民事诉讼程序统一立法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10 陶涛;法医学尸体解剖鉴定结论的规范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赵秀萍;公安高等院校刑事技术教学现状与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2 付文元;英美证据法上的专家证人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年

3 卞辉;我国区际司法协助问题探讨[D];西北大学;2004年

4 戴龙凤;证券纠纷仲裁制度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5 李丽;试论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D];湘潭大学;2005年

6 郭贵银;职业化、非职业化[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7 沈颖迪;论国际商事仲裁中多方当事人同一争议之合并仲裁[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8 赵永恒;关于影响法官裁判的若干因素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王洪青;构建中国刑事专家证人制度的设想[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许德琴;试论审判流程管理[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樊崇义,陈永生;我国刑事鉴定制度改革与完善[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0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读者·编者[J];人民司法;1980年04期

2 崔厚泽;;谈谈我国刑事诉讼法中的有关辩护规定和一点建议[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3 陈中绳;;外国司法点滴[J];现代法学;1980年03期

4 林文肯;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1981年04期

5 沈关生 ,孙世光;在伪证问题上要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J];人民司法;1981年03期

6 林兴法;庭审中使用和核对证据应注意的问题[J];人民司法;1981年04期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J];人民司法;1982年05期

8 唐德华;民事诉讼法知识问答(八)[J];人民司法;1982年09期

9 杨奉琨;疑狱集[J];法学;1982年02期

10 高捷;司法人员如何正确使用法医学尸体检验鉴定书[J];法学;1982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蒯应松;黄力力;;法医物证学发展概述与展望[A];科技进步与学科发展——“科学技术面向新世纪”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2 冯育;何毅;;固相萃取结合衍生化方法分析吸毒者体液中的吗啡类毒品[A];首届全国毒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3 褚建新;;毒品检验中漏检问题浅析(文摘)[A];首届全国毒品检验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7年

4 李云金;;三例霰弹创法医学鉴定[A];第三届全国法医损伤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5 魏绍义;;105例死因复核案件剖析[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6 苏兵;刘莹;曹国臣;李友林;;急慢性呼吸道阻塞电生理改变的探讨[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7 王季中;;八起杀人案定性错误的分析[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8 侯华象;翁国华;;一例颇有争议的胸腹部流弹伤报告[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9 马骥;孙长平;;法医学再鉴定否定原鉴定结论49例分析[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10 张文丽;汪守义;;浅谈损伤鉴定标准的量化[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北京市高法法医鉴定室 鲁涤 张凤芹;隐蔽的暴力 严重的伤害[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张海燕;文物鉴定人才断档 众位专家合力办学[N];中国艺术报;2000年

3 刘根生;司法鉴定为何不能一锤定音[N];法制日报;2000年

4 记者 郭佳平;女记者被伤害案又开庭[N];法制日报;2000年

5 焦友龙;医疗纠纷处理六大症结[N];法制日报;2000年

6 张延丹 胡育宏;对建立刑事诉讼证人出庭制度的建议[N];法制日报;2000年

7 记者 刘建;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在沪成立[N];法制日报;2000年

8 许朝阳;为医疗纠纷把脉论治(下)[N];检察日报;2000年

9 朱文峰 王洪涛;运用鉴定结论应注意的问题[N];检察日报;2000年

10 朱彤;伪证罪不应局限于刑事诉讼[N];检察日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相自成;中国残疾人保护法律问题历史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2 黄维智;鉴定结论论——作为证据形式的相关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俞一彪;基于互信息理论的说话人识别研究[D];上海大学;2004年

4 刘玫;传闻证据规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张登宏;人的类RecD解旋酶Pif1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调控端粒延伸[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2006年

6 刘革新;构建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王国忠;刑事诉讼交叉询问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章礼明;论刑事鉴定权配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清科;论我国司法鉴定程序的调整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王晓木;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D];四川大学;2002年

3 马t ;对法官审理民商事案件中审查运用鉴定结论现状的调查与思考[D];四川大学;2002年

4 王霁虹;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5 向国慧;鉴定人错误鉴定责任追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6 曹伟文;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7 梁剑;中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唐永梅;司法鉴定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宋敏;司法鉴定结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10 赵艳群;民事司法鉴定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13295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3295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a3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