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建设现况与发展对策研究
本文关键词:山东省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机构建设现况与发展对策研究 出处:《济南大学》201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 机构建设 经济运行 人力资源 工作压力 对策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山东省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建设现状的调查,全面客观地描述山东省医疗事故鉴定机构在机构建设、鉴定工作、经济运行、医鉴档案管理、人力资源、专家库建设等方面的基本情况,通过对现状的分析,找出其存在的问题,提出未来医鉴办发展的对策建议。 方法:本研究主要采用现场调研的方法。通过现场调研,对山东省内18家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办公室进行调查,了解医鉴办在机构建设、鉴定工作、经济运行、医鉴档案管理、人力资源、专家库建设等方面的情况。 结果:山东省省、市18家医鉴办于2002年及时组建,保障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的顺利移交;医鉴办以事业单位为主,一半以上的医鉴办或医鉴办主任有相应的行政级别;医鉴办的办公用房面积小,科室设置不甚完整,办公与查体设备的配置也有待完善。2002年9月-2008年12月的6年间,山东省17市医鉴办共完成首次鉴定3832例,市级医鉴办年完成鉴定37例;省医鉴办完成再次鉴定740例,年均123例,省、市两级医鉴办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量差异较为显著。医鉴办共有三种收入渠道,鉴定费收入、财政拨款和有关培训结余收入,鉴定费收入是医鉴办的主要经济来源,员工工资和办公经费是医鉴办总支出中两大支出项目,医鉴办总体处于亏损运行状态。医鉴档案管理综合状况明显改善,18家医鉴办中有7家制订了医鉴档案管理办法或规范,均有专人负责医鉴档案管理工作;全部配备了医鉴档案存储橱柜,10家设立了专用医鉴档案室,11家医鉴办已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了医鉴档案管理工作;16家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档案借阅工作,但存在缺乏管理规章制度、管理硬件设施不全、电子化管理程度低、档案内容各异以及开发利用程度低等问题。18家医鉴办共有工作人员58人,平均每个医鉴办有3人;工作人员中以女性为主,专业分布广泛,医学专业背景人员占67.27%;66.67%的工作人员参加过各级医学会举办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相关法律、法规、鉴定程序等培训。74.07%的工作人员认为医鉴办工作负荷已满,另有24.07%的人认为工作属超负荷。72.22%的人对工作付出与回报感觉一般、不满意甚至很不满意。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均在2002年建立;18家医鉴办共有入库鉴定专家10782人,平均599人;专家数量和职级层次基本满足各地医鉴工作的实际需要。 结论: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汇总分析,得出现有医鉴办机构建设的主要问题在于:医鉴办办公用房和科室设置现况表明了开展医鉴工作的窘境;医鉴办办公与查体设备的配置影响医鉴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医鉴办建设须在中立性和权威性方面有待进一步完善;专家库更新和鉴定专家培训工作期待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规定;医鉴办工作人员少,流动性强,工作满意度低;经费收支管理政策“二元化”规定既不合法也不合理;医鉴档案开发利用程度低,服务功能和科研价值未能得到充分发挥和实现。提出的对策建议有加强对医鉴办建设和发展的政策支持,确保医鉴办经济运行和科学发展的经费来源;加强医鉴机构人力资源建设,确保医鉴办工作人员队伍的合理与稳定;完善部颁鉴定专家专业划分名录并将卫生管理专业纳入其中;出台行业性或区域性医鉴档案管理法规制度,加强医鉴档案管理的规范化建设;弱化医鉴办与卫生行政部门之间的联系,增加医鉴办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学习贯彻《侵权责任法》,拓展医鉴业务积极承担医疗损害侵权鉴定。
【学位授予单位】:济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8.9;D922.16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敏;黄云;邓振华;;妇产科医疗纠纷司法鉴定82例分析[J];法医学杂志;2009年03期
2 杜同江;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成本的调查[J];粤港澳价格;2003年07期
3 李益;;广东省2001~2003年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事故比率的对比研究[J];广州医药;2006年03期
4 王平;医疗事故争议110例技术鉴定分析[J];海南医学;2005年12期
5 画宝勇,马丽华,姚武,赵毅波,贺容刚,王志新;河南省某市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现状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04年11期
6 冯海燕;黄国华;邓若望;刘莉;熊中骥;;江西省2003~2005年再次鉴定医疗事故的成因及对策研究(附97例案例分析)[J];江西医药;2006年08期
7 王有民,王文君,张秦初;医疗纠纷法医鉴定33例分析[J];临床误诊误治;2005年04期
8 谢鹏;曹建华;王雷;;国外医疗纠纷处理方式对我国医疗纠纷解决机制的启示[J];临床误诊误治;2009年05期
9 睢党臣;李晓静;;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排序研究[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6年11期
10 刘俊明;浅论技术职称的真实体现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J];生产力研究;2002年05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赵林;医疗事故鉴定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2 张东祥;现行医疗事故鉴定体制的反思及重构[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296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329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