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结论质证问题刍议
本文关键词:司法鉴定结论质证问题刍议 出处:《前沿》2010年1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鉴定结论又称鉴定人意见,从本质上讲是证据资料,证据资料必须经查证属实后才能转化为定案证据从而成为裁判者认定事实的依据。在科学技术日益进步的今天,鉴定结论对裁判结果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因此如何判断鉴定结论的合法性、如何正确使用鉴定结论,就成为各国司法界所普遍关注的命题。本文就是在比较研究国外鉴定结论质证程序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司法鉴定实践,提出进一步完善甚至重构我国鉴定结论质证程序的建设性意见。
[Abstract]:In this paper ,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some constructive suggestions on how to perfect and even reconstruct the qualification procedure of our country ' s appraisal conclusion .
【作者单位】: 河北大学政法学院;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河北省教育厅课题“司法鉴定结论质证问题研究”(课题编号:S090101)
【分类号】:D918.9
【正文快照】: 一、两大法系鉴定结论(专家证言)质证程序的比较(一)英美法系国家的专家证言质证程序英美法系国家专家证言等同于大陆法系的鉴定结论,其质证程序起源于英国。英国的质证程序实行的是典型的当事人自由主义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必须保证当事人对专家证言的判断有充分参与、发言的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章武生,杨严炎;德国民事诉讼制度改革之评析[J];比较法研究;2003年01期
2 沈健;比较与借鉴:鉴定人制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3 柯阳友,吴英旗;民事诉讼当事人真实义务研究[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张云强;对自由心证制度的重新认识——以民事诉讼为中心[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5 宋平,严俊;“攻击防御方法”之平衡——简论民事证据调查令制度[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6 祝颖;试论当事人真实陈述义务[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7 王福华;当事人陈述的制度化处理[J];当代法学;2004年02期
8 杨波;;对科学证据的反思——以程序为视角的关照[J];当代法学;2005年06期
9 刘庆国;马家辉;;论“无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权益保护[J];当代经理人(下半月);2005年01期
10 徐晓峰;责任竞合与诉讼标的理论[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仕春;民事保全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徐胜萍;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纪格非;论证据能力——以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侍东波;程序参与及其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杜闻;民事再审程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郭美松;人事诉讼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7 张晓薇;民事诉权滥用规制论[D];四川大学;2005年
8 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9 严仁群;民事执行权论[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10 郭华;鉴定结论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勇华;简易程序论[D];湘潭大学;2002年
2 郭笔成;我国民事再审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2年
3 刘友国;我国民事普通程序的检讨与完善[D];厦门大学;2002年
4 张睿;民事诉讼行为瑕疵及其救济初探[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5 杨卫华;民事诉讼证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刘鹏;论民事证明标准及其司法适用[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金殿军;鉴定结论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黄虹;论我国民事诉讼的调查取证制度[D];湘潭大学;2003年
9 魏文果;论督促程序[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刘长春;民事强制执行理论及司法实践中几个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盛钟;卢春英;郑建英;;努力构建统一规范的林业物证司法鉴定管理体制[J];中国林业;2010年05期
2 刘金升;谭增庆;王双;高镇北;;两例DNA检验失误引发的思考[J];刑事技术;2010年01期
3 李颖;;两种鉴定结果 七年医疗诉讼[J];中国质量万里行;2010年03期
4 章雪萍;;医疗损害赔偿双轨制的统一[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5 向春华;;咨询热线[J];中国社会保障;2010年01期
6 曾哲;马莉;;美国安然案对我国法务会计制度的启示意蕴[J];会计之友(上旬刊);2010年02期
7 雷顺甫;;论鉴定决定权的配置[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8 罗小年;;对一个司法精神病鉴定的认识[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01期
9 师洪;曹大刚;;休克的基本内涵及其法医学意义[J];中外医疗;2010年03期
10 李慧;韩学平;;我国农业司法鉴定体系的缺失现状及构建路径探析[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1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朱航;陈煌;林澍;;医疗事故鉴定中审查病历的要点[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2 朱继东;苗全喜;王晓民;;目前医疗事故处理存在的问题[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3 童铁军;童辉军;;肋骨骨折X线漏诊原因分析[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4 胡宏远;;弥漫性轴索损伤鉴定争议1例[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聂波;邹金志;沈国怀;;腹壁穿通伤(腹腔积血)是否一定为重伤?[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6 罗斌;张尊爱;;器官囊肿破裂的损伤程度鉴定探讨[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鲍炎生;黄丽霞;张丰收;王炎;;预谋伪盲鉴定一例[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魏清春;张恒久;;谈鼓膜穿孔的鉴别与鉴定[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9 苏杰利;韩振才;;股骨骨折内固定材料松动因果关系鉴定一例[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魏清春;谢凤山;;外伤性肩关节脱位的法医学鉴定(附4例)[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 黄明锦;什么是合格的政府采购投诉处理决定书[N];中国财经报;2010年
2 上海市嘉定区人民检察院 张少林 卜文;应当限制和规范刑事案件中的“情况说明”[N];检察日报;2010年
3 中国政法大学环境资源法研究所 杨素娟;正确理解和适用举证责任倒置[N];中国环境报;2010年
4 代晓;应审慎对待产品生产企业的鉴定结论[N];中国工商报;2010年
5 山西省应县检察院副检察长 赵志军;“五个细化”提升公诉形象[N];检察日报;2010年
6 记者 曾祥素;一套古董家具引发一场诉讼[N];中国质量报;2010年
7 案例编写人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 于同志;利用WAP技术传播淫秽信息点击数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8 ;东营市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N];东营日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高荆萍;大连电瓷集团一项目获科技进步一等奖[N];中国工业报;2010年
10 安徽省宿松县工商局 孙骁勇;浅谈行政机关对检验结论的认识与适用[N];中国工商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郭金霞;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2 陶涛;法医学尸体解剖鉴定结论的规范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3 郭华;鉴定结论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刘革新;构建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章礼明;论刑事鉴定权配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6 黄维智;鉴定结论论——作为证据形式的相关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7 吴s,
本文编号:13768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3768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