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吸纳社会的实践逻辑——基于个案的描述和分析
本文关键词:行政吸纳社会的实践逻辑——基于个案的描述和分析 出处:《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康晓光、韩恒借鉴"行政吸纳政治"的分析范式,提出"行政吸纳社会"的概念,以此来描述和解释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领域的变迁。行政吸纳社会理论对我们整体把握中国市民社会的发展现状而言,"有着较大的解释力"。以一家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为例,考察行政吸纳社会的实践逻辑,并检验理论的描述和解释能力,同时,找出行政吸纳社会理论框架下不同策略的使用条件及其背后的实践逻辑。
[Abstract]:Kang Xiaoguang and Han Heng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administration absorbing society" by referring to the analytical paradigm of "administration absorbing politics". This is to describe and explain the changes in the field of Chinese societ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The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absorption of society is for us to grasp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 society as a whole. Tak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a social organization and the governmen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practical logic of administrative absorption of society, and tests the theoretical description and interpretation ability. Find out the conditions and the practical logic of different strategies under the framework of the social theory of administrative absorption.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
【基金】:福特基金会“中国人民大学非营利组织研究所能力建设项目”(一期)(1055-0790)
【分类号】:D926.8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领域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迁,由此引起了学术界对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问题的热切关注和讨论。主流的做法是运用西方的理论分析中国的问题,其中市民社会和法团主义是两个主要的理论框架[1]。尽管市民社会和法团主义之间有很大不同,但二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王宏玉;;北京市社区矫正调查[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2 赵秀梅;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一个初步考察[J];开放时代;2004年06期
3 赵秀梅;;基层治理中的国家—社会关系——对一个参与社区公共服务的NGO的考察[J];开放时代;2008年04期
4 康晓光;韩恒;;行政吸纳社会——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再研究[J];Social Sciences in China;2007年02期
5 王宁;代表性还是典型性?——个案的属性与个案研究方法的逻辑基础[J];社会学研究;2002年05期
6 张紧跟;庄文嘉;;非正式政治:一个草根NGO的行动策略——以广州业主委员会联谊会筹备委员会为例[J];社会学研究;200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明,方罗来;法治是基本环境 德治是根本策略——统治阶级意志实现的问题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2 陈福勇;;仲裁机构的独立、胜任和公正如何可能——对S仲裁委的个案考察[J];北大法律评论;2009年02期
3 刘继同;冯喜良;;转型期多元福利实践与整体性福利理论框架[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张浩;;对布迪厄反思社会学的一点反思[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5 周自勇;;新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的现状与根源探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12期
6 朱旭东,蒋贞蕾;国家发展与教育发展模式探讨——教育现代化的视角[J];比较教育研究;2001年01期
7 吕德文;;中国研究三十年[J];长春市委党校学报;2009年03期
8 周自勇;;新农村建设与农村民间政治组织关系的理性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6年10期
9 姜正君;;中国市民社会和国家架构关系研究述评[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4期
10 高宜新;柳长兴;;参与公共服务与社会组织发展的路径选择[J];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袁方成;;对农业乡镇体制变迁的一次考察——以河南省X乡为例[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2 郁建兴;黄红华;;村民自治研究的研究[A];村民自治进程中的乡村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C];2001年
3 孙莉莉;;政府与NGO互动中的合作生成[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4 金冠军;郑涵;龙锦;;上海文化发展的市场环境建设对策思考[A];第八届全国文化管理研讨会暨中国首届农村文化管理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金桥;;社区民间组织与城市社会管理——对上海市两个高档社区的个案研究[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6 陈勋;;乡村社会力量何以可能:温州老人协会研究[A];浙江省社会学学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张雨;;论城市社区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困境与出路研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晓ng;乡村人民法庭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2 杨文硕;民间金融习惯法的实践逻辑[D];上海大学;2011年
3 刘召;国家自主性理论的批判与重构[D];南京大学;2011年
4 周爱萍;非营利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的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5 董明;新兴商人群体形成与社会的转型[D];上海大学;2011年
6 李汉宗;农民工群体的内部差异:社会流动与社会网络[D];武汉大学;2011年
7 何晓杰;“后农业税时代”中国乡村治理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陈世伟;土地流转背景下的村社治理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思敏;我国公民社会的建构路径[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孙莉莉;行动者及其行动能力[D];上海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锡璐;社区民间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2 杨宇;网络NGO组织形式科层化研究[D];广西大学;2011年
3 刘畅;外部创始模式下中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影响政策议程设置过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4 吴宁;社团组织与政府间关系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5 张国超;自治抑或他治:社区居民自治中的国家控制[D];华东理工大学;2012年
6 张媛;礼金背后的社会交换模式探讨[D];东北财经大学;2011年
7 安彦;辽宁省民间组织与政治稳定互促关系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8 刘强;国家介入与村民行动[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9 王雪婷;我国社区组织参与社区建设问题浅论[D];复旦大学;2011年
10 吴秋鹏;我国基于WEB2.0的民间组织微公益模式及其应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陶庆;;地方政府与民间组织“正当妥协”的宪政维度——南方市福街草根商会的“民族志”视角[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3期
2 邓正来;市民社会与国家知识治理制度的重构──民间传播机制的生长与作用[J];开放时代;2000年03期
3 赵秀梅;中国NGO对政府的策略:一个初步考察[J];开放时代;2004年06期
4 朱健刚;草根NGO与中国公民社会的成长[J];开放时代;2004年06期
5 郁建兴,吴宇;中国民间组织的兴起与国家—社会关系理论的转型[J];人文杂志;2003年04期
6 符平;;青年农民工的城市适应:实践社会学研究的发现[J];社会;2006年02期
7 孙志祥;北京市民间组织个案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1年01期
8 顾昕,王旭;从国家主义到法团主义——中国市场转型过程中国家与专业团体关系的演变[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9 张磊;业主维权运动:产生原因及动员机制——对北京市几个小区个案的考查[J];社会学研究;2005年06期
10 康晓光,韩恒;分类控制:当前中国大陆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5年06期
【相似文献】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7条
1 本报记者 何继凤;市政府召开第101次常务会议[N];永州日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刘宏;刚毕业大学生容易陷入传销骗局[N];法制日报;2009年
3 魏平岩;将科技强警推向纵深化[N];人民公安报;2005年
4 记者 张勇斌;融入发展大局 创新工作思路[N];铁岭日报;2006年
5 徐立法 钱德华 记者 郭 明;8小时内解决问题[N];中国质量报;2006年
6 记者 张秉龙 刘 鹏;宁夏局与银川海关建立关检合作机制[N];中国国门时报;2005年
7 记者 刘欢;突发应急救援将有高科技后盾[N];北京日报;2011年
,本文编号:13790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3790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