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防控系统
本文关键词:建立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防控系统 出处:《理论与改革》2012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本文从建立社区防控系统的理论基础入手,分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基本特点,提出要整合社区力量,形成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多元化的犯罪防控格局;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提供的社会文化控制上要从福利性幼儿园建设、社区多样性文化建设等方面加强基础建设工作;社区对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情境控制上可以从社区建筑设计、建设社区治安组织、社区治安信息收集等方面做好建设工作。
[Abstract]:Based on the theoretical foundation of establishing the community control system ,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juvenile delinquency , and puts forward a pluralistic crim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attern to prevent the juvenile delinquency .
【作者单位】: 西南科技大学;
【分类号】:C913.5
【正文快照】: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转型,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发案率越来越高,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之一。根据2010年法律年鉴的数据,“十一五”期间全国法院判罪的未成年罪犯5年间的增长率是12.6%,未成年犯罪数量5年间上涨的比例是68%。政府为此投入了大量精力,试图构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周建棋,杜育群;论社区安全服务的社会化[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3年02期
2 王平;何显兵;;建立防控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社区文化机制[J];学习论坛;2007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黄忠晶;社会问题刍议[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2 黄少宽;社会角色理论与现代图书馆员的角色形象[J];国家图书馆学刊;2001年02期
3 田祖国,白晋湘,钟海平;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现代变迁与少数民族价值意识重构[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4 雷震;从社会学的角度审视体育制度的构成要素与功能[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年06期
5 杨峥峥;儿童流动图书馆资金筹集及运作机制探析——以张掖儿童流动图书馆为例[J];图书与情报;2005年03期
6 段存广;论网络社会问题及其社会控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7 王琼,邵云伟,章志伟,杨勤容,顾潇斐;行刑社会化(社区矫正)问题之探讨(上)[J];中国司法;2004年05期
8 胡海可;网络虚拟扩张与青年社会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刘水林,雷兴虎;论经济法的社会经济功能[J];法学评论;2004年02期
10 关颖;城市闲散未成年犯的家庭教育方式反思[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合群;浙江“二五减租”研究(1927—1949)[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2 许永刚;中国竞技体育制度创新中政府与垄断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刘水林;经济法基本范畴的整体主义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4 潘弘图;福建农村现代化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5年
5 方旭红;集聚·分化·整合:1927-1937年苏州城市化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6 刘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7 平杰;现代化进程中的上海竞技体育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04年
8 贾育林;中国古代廉政法律文化及其现代价值[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蒋纯焦;一个阶层的消失[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李永成;经济法人本主义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韩立军;德育环境的变迁与现代高校德育体系构建思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2年
2 杨志亭;体育在人的早期社会化过程中作用的理论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2年
3 麦惠霞;朋辈影响青少年滥用软性药物的因素[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4 邵明;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态社区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02年
5 杨经福;投资项目利益相关者分析[D];河海大学;2002年
6 陈晓强;网络发展与大学生网民群体研究[D];苏州大学;2002年
7 汪拥政;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保障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3年
8 韩志霞;长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9 庹权;我国社会转型期体育生活方式的现状与趋势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汪小宁;试论关中小城镇发展模式[D];陕西师范大学;2003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廖斌;社区法治建设浅谈[J];学习论坛;2005年09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牧;张远煌;叶青;夏阳;张宇;林维;万春;;未成年人犯罪的基本状况与走向[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张臻;;重庆沙坪坝:外来未成年人“非监禁化”改革[J];检察风云;2011年11期
3 张颖;;论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以宜昌市为例[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年06期
4 申栋;;试论未成年人犯罪的学校预防[J];教学与管理;2011年24期
5 张远煌;;未成年人涉罪现状调查[J];检察风云;2011年11期
6 贾宇;;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制度研究[J];人民检察;2011年05期
7 冯水陆;牟兰;;未成年人犯罪心理矛盾简析[J];泸州职业教育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项传军;;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讨——基于广东某市未成年人犯罪的调查[J];五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姜春玲;;从防范未成年人犯罪出发,大力发展社区未成年人保护维权站工作势在必行[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年24期
10 胡承武;扶正军;;对未成年人犯罪刑事立法的思考[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年1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齐岩军;;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之必要性[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2 唐志军;;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病态心理及矫正[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3 张晓力;;试论检察机关如何增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4 ;湘潭市辍学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情况调查报告[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陈代福;;试析我省未成年人犯罪上升的原因及治理对策[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刘吉芝;周梦玲;刘理;;构建学习型家庭环境,促进“双合格”家庭教育——基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家庭环境比较研究[A];湖北省儿童全面发展研究会第三届第二次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6年
7 张波;陈霞;;重庆市未成年人犯罪十年调查——以法院审判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8 王景丽;;北京市外来未成年流动人口犯罪案件分析[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李维国;郭杰;;未成年人犯罪不起诉标准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10 张远煌;姚兵;;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趋势——以三省市未成年犯问卷调查为分析基础[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丁国锋;未成年人犯罪七成“涉网”[N];法制日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高红十;胡顺康局长和“缓处考察”[N];法制日报;2006年
3 张s,
本文编号:13947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3947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