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及对策

发布时间:2018-01-26 03:48

  本文关键词: 大学生违法犯罪 大学生犯罪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家庭教育 成因 犯罪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问题 社会关注 重要内容 出处:《中国成人教育》2007年2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正大学生历来被人们视为优秀的群体,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偷窃、赌博、酗酒已经不是新闻,甚至出现了投毒、杀人、贩毒、吸毒,参加黑社会性质的帮会组织等极端行为。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大学生接受的是高等教育,守法意识应当比较强,因此大学生犯罪问题有其特殊性,应当引起重视。分析当代大学生犯罪的成因,研究化解的对策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have always been regarded as an excellent group, but in recent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college students committing crimes is common. Theft, gambling, alcoholism is no longer news, even appear poison, murder, drug trafficking, drug abuse. Participation in the triad nature of gang organizations and other extreme acts. These people living in ivory tower has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all parties. The reason why the lucky son who lives in the ivory tower has taken the road of crime has aroused the attention of all parties. College students are receiving higher education. The consciousness of abiding by the law should be strong, so the problem of college students' crime has its particularity and should be paid attention to. It is an important cont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analyze the causes of contemporary college students' crimes and to study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m.
【作者单位】: 东华理工大学 东华理工大学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大学生历来被人们视为优秀的群体,可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的现象却屡见不鲜。偷窃、赌博、酗酒已经不是新闻,甚至出现了投毒、杀人、贩毒、吸毒,参加黑社会性质的帮会组织等极端行为。这些生活在象牙塔中备受社会关注的天之骄子为何走上犯罪的道路,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大学生接受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赵文经;当代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透视[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性越轨现象的社会缘由解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胡双;浅析大学生犯罪之原因[J];甘肃农业;2005年06期

3 艾晶;;民国初年女性的教育问题与女性性犯罪探析[J];甘肃社会科学;2010年01期

4 苏方元;;未成年被害人犯罪人化的原因探析——兼谈被害之预防[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5 徐凝;田谧;;未成年被害人转为犯罪人的原因及被害预防[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6年03期

6 李如响;唐永;侯垎;;由青少年严重刑事犯罪的现场透视其犯罪心理[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6期

7 郑谊英;大学生犯罪心理透析[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8 于力;;大学生犯罪原因及其预防探析[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4期

9 邰蕾蕾;;当代大学生网络犯罪心理及预防对策初探[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10 康杰,王丽英,陈绍辉;试论腐败现象的社会心理成因[J];辽宁商务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冯卫国;行刑社会化论纲[D];北京大学;2002年

2 艾晶;清末民初女性犯罪研究(1901-1919年)[D];四川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袁华;中学校园暴力犯罪预防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阎鸿泰;社区矫正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宋之卫;社区矫正的理论与实践[D];吉林大学;2007年

4 朱阁雯;清代女性杀伤类犯罪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保强;;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J];犯罪研究;2008年03期

2 李峻;;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心理动因及对策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年24期

3 陈鸿雁;张义平;;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预防机制研究[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4 付煜;;大学生违法犯罪对策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1年02期

5 孙耀胜;刘丽娟;;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职业时空;2007年12期

6 张广芝;谈大学生违法犯罪的诱因与防范[J];郑州牧业工程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7 柏廷恒;;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J];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8 张蓓蓓;;谈大学生违法犯罪的原因[J];今日南国(理论创新版);2008年03期

9 关明伟;;当代大学生犯罪的特点、产生的原因及预防[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10 孙震;;大学生犯罪之原因及对策分析[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邹晓抒;;当下女大学生犯罪问题浅析[A];“和谐发展与贵州小康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2 王鹰;;提高家长道德素质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当务之急[A];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教育实验研究文集(第六卷)[C];2001年

3 田雅娥;;第二讲 更新家教观念 争做合格家长[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4 孙浩哲;;第八讲 我国家庭教养方式的误区及对策[A];辽宁省社会科学普及系列丛书5——辽海讲坛·第三辑(家教卷)[C];2008年

5 赵莉;;谈家庭教育的时代特点与家长学校的兴办和发展[A];黑龙江省家庭教育学会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四届年会资料汇编[C];2001年

6 段维荣;;全日制幼儿园如何开展家庭教育指导工作[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7 乔晓莉;;给孩子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浅谈班主任与家庭教育[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8 陆超;张余恨;李俊达;宁德志;;浅析农村家庭教育现状[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一卷)[C];2005年

9 蒙廷英;;家庭教育与留守儿童的成长初探[A];2007乌蒙论坛论文集(三)[C];2007年

10 李雯;李莉;孙建华;;试论在家庭中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摘要[A];山东心理学会第十届学术会议论文提要汇编[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崔洁 肖水金 通讯员 范年红;要重视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N];检察日报;2002年

2 廊坊职业技术学院 陈景安;预防和控制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探索[N];廊坊日报;2009年

3 张建信;大学生犯罪面面观[N];西部法制报;2005年

4 高建萍;大学生犯罪应引起社会重视[N];山西经济日报;2004年

5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检察院 黄福涛;对大学生犯罪:不从宽为原则,从宽为例外[N];检察日报;2011年

6 王广星 朱庆乐;“天之骄子”缘何跌进高墙[N];河南日报;2007年

7 任然;“法官妈妈”心忧大学生犯罪[N];中国妇女报;2005年

8 孔申 陈万洲;大学生犯罪缘何增多[N];江苏法制报;2005年

9 姜述玉;家庭教育中的“无为而治”[N];中国经济导报;2004年

10 苗元江;家庭教育ABC[N];大众科技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殿朝;中国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2 南钢;上海家庭教育的近代转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3 肖强;学校课程与家庭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4 杨佳;西方元素对中国近代学前教育的影响[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5 邵正坤;北朝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6 左群英;儿童同情的教育现象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0年

7 王瑜;明清士绅家训研究(1368-1840)[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志勇;唐宋家训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刘丽娟;清末女性才德观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10 刘玉梅;在京朝鲜族父母育儿方式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晶晶;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11年

2 李颖;大学生犯罪成因的多维度审视[D];江西农业大学;2011年

3 李传鹏;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对策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2年

4 闫如丹;思想政治教育视野下大学生违法犯罪的预防[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5 曹振宇;大学生违法犯罪研究[D];郑州大学;2001年

6 陶重任;当前我国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及教育对策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7 王琳;当前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探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8 张珊珊;女大学生犯罪境外化问题初探[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杨海霞;大学生违法犯罪成因分析及预防对策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10 熊丽;大学生犯罪新闻报道研究(2004-2011)[D];暨南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4645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4645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7d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