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我国警察权现代转向中的若干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18-01-26 15:20

  本文关键词: 警察权 现代转向 和谐社会 出处:《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为我们深入研究我国警察权的现代转向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更加明晰的思路。在警察权的现代转向过程中,应该紧扣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遵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等基本原则,合理配置警察权力,保证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配置格局的结构性均衡;厘清警察权力行为与非警察权力行为之间的界限,杜绝警察权失范及其运行的紊乱现象,保证警察权力理性地实施;建立和完善警察执法保障体系,确保警察权得以准确、及时、有效地执行。同时,必须准确把握警察的基本职能,充分认识秩序的必要性、强制的有限性和人权保障的重要性。
[Abstract]:The scientific proposition of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is put forward. It provides an important theoretical basis and clearer thinking for us to study the modern turning of police power in our country. In the process of modern turning of police power, we should closely adhere to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a harmonious society. Following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democracy and the rule of law, fairness and justice, the rational allocation of police power to ensure the structural balance between police power and civil rights allocation pattern; To clarify the boundary between police power behavior and non-police power behavior, to put an end to the disorder of police power and its operation, and to ensure the rational implementation of police power;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police law enforcement security system to ensure that the police power can be accurate, timely an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At the same time, we must accurately grasp the basic functions of the police, fully understand the necessity of order. The limitation of coercion and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rights protection.
【作者单位】: 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D631.1
【正文快照】: 近年来,人们从不同的视角,对以摒弃“刀把子”、“专政工具”等错误理念、转变执法观念、强调人权保障和服务职能,以及限权、分权等为主要内容的警察权的现代转向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其中多有真知灼见,但也不乏所谓片面深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科学命题的提出,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漆多俊;论权力[J];法学研究;2001年01期

2 张耀宇;;袭警罪立法离我们是近还是远[J];人民公安;2006年08期

3 徐珊,龚海燕,陈卫东;关于改善公安执法环境的思考[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4 朱义生,闫颖;对保障公安机关办案经费的思考[J];山西财税;2000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大刚,刘峰,刘卫儒;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三个有利于”标准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2 张富良;论邓小平的独立自主外交思想[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2期

3 郑文瑜;对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邓小平理论的几点认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4 余松;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阿坝师专教育改革和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3期

5 王玉琼;《共产党宣言》的真实价值[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6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7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8 李海红;论新形势下腐败现象及其防治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李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浅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4期

10 于学强;;论邓小平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合法性的探索[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李光辉;;伦理视野下的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2 王东红;王国坛;;奥林匹克精神与和谐社会的契合[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3 高国希;;和谐社会的道德基础[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4 孔毅;;儒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执政伦理思想及其启示[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5 廖加林;;公私观念与公德、私德[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6 王淑芹;;博弈均衡理论与和谐社会的建构[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7 徐大建;;社会公平、和谐与经济效率[A];“人文奥运与和谐社会”论坛文集[C];2006年

8 晏辉;;在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之间:传统伦理的现代境遇[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一)[C];2007年

9 庞永红;;论和谐社会视角下的制度伦理建设[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10 王芳;;浅论冯友兰“道德境界说”与和谐社会理想人格的建构[A];传统伦理与现代社会——第15次中韩伦理学国际讨论会论文汇编(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晋入勤;企业国有产权交易法律制度创新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吴瑛;中国话语权生产机制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8 秦曼;海洋渔业资源资产的产权效率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9 刘卫先;后代人权利论批判[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10 卢迎春;论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政治功能[D];苏州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董芳芳;湖北省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胡纯;基于社区发展的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陈姝媛;再犯罪人员特殊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的责任分析[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张丽;我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运行中的公正问题探讨[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曾焕平;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教育公平的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10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童之伟;再论法理学的更新[J];法学研究;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乐有金;;和谐社会视野下警察权法律规制问题研究[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2 谢飞云;;构建和谐社会中公安机关警察权力的运行[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3 李焱;;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公安法治建设[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4期

4 吕绍忠;;和谐社会的构建与警察权的行使[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5 程艳;王炜;;和谐社会视野下的警察权控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6 高鹏;高望;邬家鸣;;浅析和谐社会警察权益的保障[J];法制与社会;2009年13期

7 王桂胜;周明红;;浅议和谐社会中警察权益的保障机制[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高望;;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的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01期

9 李宝对;胡素芳;;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维护警察正当执法权益工作[J];公安研究;2011年01期

10 耿银平;;少点烟酒味,多些书卷气[J];党建;2006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明君;李云平;;人性化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晓静;许月潮;李慧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的要求[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3 孙路宝;;浅议和谐文化[A];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4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盖玉彪;陈伟;;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军事司法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潘兆康;;和谐社会视野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新视角:恢复性司法模式[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许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出狱人保护制度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9 刘晓梅;;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杨崇华;张美英;;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恢复性司法”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庆 张亦嵘;警察权力有多大 法律说了算[N];法制日报;2005年

2 韩福东(北京);警察权力不宜过大[N];中国商报;2004年

3 吴钩;如何以公民权利平衡警察权力[N];贵阳日报;2005年

4 戴伟;合理配置警察权力[N];人民公安报;2003年

5 邓清波(湖南,公务员);某些警察的特权意识为何难根除[N];华夏时报;2006年

6 张树义;树立控权观念[N];人民日报;2005年

7 尹卫国;出示警证是尊重公民[N];经济参考报;2006年

8 刘武俊;《治安管理处罚法》:规范警察权力的控权法[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9 主持人:谢庆 本报法律人专刊编辑 特约嘉宾:刘卫林 晓东 中国政法大学继续教育学院、点睛政法网络学堂编辑;治安警察权:扩张与限制[N];法制日报;2005年

10 朱达志;制约特权离不开第三方监督[N];检察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贵峰;我国警察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3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4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5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6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7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8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9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白葆莉;中国少数民族生态伦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侯巍;社会治安防控的人文关怀与和谐社会法治秩序[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李欣欣;警察权及其规制问题初论[D];河北大学;2006年

3 顾丽;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4 杨静;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危机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张小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D];山西大学;2006年

6 顾晓卿;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郭秋娟;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8 胡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刘跃亭;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10 文大山;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4659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4659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6fb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