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
本文关键词: 经济犯罪案件 获取证据 收集证据 经济犯罪分子 经济犯罪活动 证据特点 证据收集 被告人 小金库 侦查取证 出处:《政法论丛》1994年04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论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收集陆良民经济犯罪案件,其主体多为国家工作人员和集体组织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作案手段狡诈,潜心预谋,精心策划。这些人又掌握一定的权力,关系网密,保护层厚,,涉及面广。这给我们的侦查取证工作造成困难。因此,研究经济犯罪案件的证据特点,以...
[Abstract]:On the evidence collection of economic crime cases in Luliangmin's economic crimes, the main body of which is mostly state functionaries and staff members of collective organizations. Their means of committing crimes are cunning, premeditated and carefully planned. These people also have certain powers. The relation network is close, the protection layer is thick, involves a wide area. This causes the difficulty to our investigation and evidence collection work. Therefore, studies the evidence characteristic of the economic crime case, with.
【分类号】: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晓;;经济犯罪的“杠子”怎么划?[J];南方金融;1986年10期
2 张柏峰;对当前经济犯罪案件中几个问题的分析[J];人民司法;1995年01期
3 王余标;;办理经济犯罪案件中的认识误区[J];现代法学;1990年02期
4 罗三齐;移送经济犯罪案件需掌握的几个问题[J];政治与法律;1987年05期
5 张瑞幸;经济犯罪的数额对定罪量刑的作用[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0年02期
6 张永江;;审理职务犯罪案件中的法律问题[J];新疆人大(汉文);2009年03期
7 周振想;;经济犯罪数额与定罪量刑[J];现代法学;1987年03期
8 张吉;一定要分清罪与非罪的界限[J];人民司法;1982年10期
9 崔正军;;对经济犯罪案件适用缓刑的探讨意见[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86年02期
10 赵国强;论经济刑事立法与经济刑事司法的改革[J];宁夏社会科学;1988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刘飞;陈志超;;论经济犯罪的轻刑化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2 刘庆华;梁明;;办理计算机犯罪案件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新《刑法》实施后大连市查破首例计算机犯罪案件的启示[A];第十三届全国计算机安全技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8年
3 张天虹;;合同诈骗罪之独立价值和“非法占有目的”的初步研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4 吕捷;;论我国商业秘密刑法保护的完善[A];2009中华全国律师协会知识产权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律师知识产权高层论坛论文集(上)[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审计署法制司 尹摇山;从公款私存私放看犯罪构成标准[N];中国审计报;2008年
2 审计署法制司 尹摇山;从一起骗贷案看贷款诈骗罪的犯罪构成[N];中国审计报;2008年
3 常熟工商局局长 姜轩栋 公交交易科科长助理 王勇;浅谈移送经济犯罪案件的标准和时机[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本报两会报道组;大股东损害上市公司利益超150万将负刑责[N];上海证券报;2008年
5 隋笑飞;追诉5类证券期货犯罪,有法可依了[N];新华每日电讯;2008年
6 本报记者 李霞 通讯员 陈鹏;对阵经济犯罪新形势[N];内蒙古日报(汉);2008年
7 上海新望闻达律师事务所 宋一欣;量化刑事制裁手段 证券犯罪无处可逃[N];证券时报;2008年
8 证券时报记者 肖渔;适时修订犯罪追诉标准 依法打击证券期货犯罪[N];证券时报;2008年
9 史国栋;盗卖证据 该当何罪[N];中国档案报;2002年
10 记者 张立;五类证券期货犯罪案件追诉标准得以明确[N];检察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谭志君;证据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2 万国海;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李文生;清代职务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福芹;证据犯罪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2 赵敏;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3 杨建国;论行政处罚与刑事处罚的衔接机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4 陈睿;试论连续行为犯[D];吉林大学;2007年
5 聂资钝;非国家工作人员共同受贿犯罪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6 聂资钝;共同受贿犯罪主体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郑海燕;我国串通投标罪刑事立法检视及完善[D];厦门大学;2007年
8 杨瑞侠;刑事责任年龄争议的举证责任与司法认定[D];苏州大学;2009年
9 彭三军;论合同诈骗罪主观目的的司法认定[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10 黄志明;“孙凤娟等虚报注册资本、抽逃出资案”若干法律问题探析[D];兰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5389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5389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