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
发布时间:2018-03-13 11:03
本文选题:黑社会性 切入点:质的 出处:《华东政法学院》2001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关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自《刑法》修改以来,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人们的认识极不统一。本文试图从刑法学角度,结合社会学、犯罪学的观点,阐明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概念,分析我国当前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现状、成因和发展趋势,探讨打击与防范此类犯罪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对策。文章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概念辨析。首先说明了我国对黑社会犯罪现象的认识历程;其次,分析了黑社会及其性质;再次重点分析了我国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的概念及特征,认为“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是以获取非法的政治、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对外不公开组织的存在,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结构和组织纪律,通过暴力、威胁、贿赂等手段,有组织地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一定区域内称王称霸,严重破坏经济、社会秩序的犯罪集团组织。基本特征包括:有组织性,隐蔽性,行为手段的残忍性,地域上的势力性,危害的严重性等。最后文章从与相关概念(如黑社会组织、恐怖组织、普通刑事犯罪集团等)比较分析的角度,进一步明确了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的概念、特征。 第二部分,用联系和发展的观点分析了我国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现状、原因和发展趋势。认为犯罪团伙是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存在和发展的组织基础,而我国目前团伙犯罪逐年增多,犯罪团伙名称繁多、分布广泛,其中不少带有黑社会性质。从 WP=3 组织类型看,我国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可分为:称霸一方的地方恶势力,流动型黑社会势力 ,带封建帮会色彩的和职业化的黑社会性质的组织。同时还从此类犯罪的形成、组织、活动、自我保护等方面分析了其特点。对存在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原因,作者认为:一是境外黑社会犯罪渗透和影响;二是封建帮会提供了组织模式和文化支持;三是消极腐朽思想和被扭曲的人生观、价值观;四是无业人员的增加和异动;五是社会制约机制的弱化;六是走私、贩毒、卖淫、赌博、贩枪犯罪巨额收益的极大诱惑和犯罪需要。关于我国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的发展趋势,作者提出如下观点:一般团伙犯罪向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转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且必将向典型的黑社会犯罪演化,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不断向更新领域渗透,职业化程度将进一步提高,犯罪手段向多样化、极端暴力化、隐蔽化、现代化、智能化方向发展。 第三部分,针对实践中打击和预防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存在的问题,用比较的方法,借鉴国内外行之有效的立法、司法经验,研究探讨了遏制与防范此类犯罪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对策及司法实践中应当注意解决的问题。立法对策方面,一是建议在刑法规定外,单独制定特别刑法规定;二是要求从目的、组织、手段等要素方面进一步明确“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概念;三是增设“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法律规定;四是提出了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所涵盖的犯罪行为范围;五是建议增设对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和个人的罚金、没收财产等财产刑。司法对策方面,提出建立功能齐全的反黑社会性质的组织犯罪专门机构,实行秘密侦查等有利于“打黑”的侦查手段和措施,强调证人作证义务并为其提供可靠的法律保护,加强打击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国际协作。文章还针对司法认定和打击该类犯罪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对策。
[Abstract]:About the Mafia organized crime, since the criminal law amendment ", the theory and the judicial practice in the understanding of people is not unified. This article attemp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riminal law, combining sociology, criminology view, clarify the Mafia organized crime concept, analysis of China's current status of organized crime underworld. To explore the causes and trend of development, to prevent and combat such criminal legislative and judicial countermeasures. This article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绗竴閮ㄥ垎,鏄粦绀句細鎬ц川鐨勭姱缃粍缁囨蹇佃鲸鏋,
本文编号:16060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606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