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从伦理学维度检视群体性事件

发布时间:2018-03-16 03:05

  本文选题:群体性事件 切入点:社会调控机制 出处:《求实》2012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群体性事件"是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环境不和谐的表征。如何有效预防和解决群体性事件,是有关职能部门和学界探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从完善社会调控机制、转变执政方式和公民社会构建等方面梳理应对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成果,并从伦理学的视角提出了分析探究其应对策略。
[Abstract]:"Mass event" is a sign of social contradiction intensification and disharmony of social environment. How to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solve group inciden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topics to be explored by relevant functional departments and academic circl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esearch results of dealing with group events in the aspects of changing the way of ruling and constructing civil society,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ics.
【作者单位】: 皖西学院;
【基金】: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群体性事件的伦理学研究”(AHSKF09-10D113)
【分类号】:D631.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肯尼斯·纽顿,杨松;社会资本与民主[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0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征汉年;刘玲;;习惯权利基本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3 何志鹏;;“自然的权利”与权利理论的发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4 谢青松;;《物权法》的伦理审视[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5 章礼福,李卫东;“法治”、“人治”、“德治”辨析[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温纯如;康德自我学说的理论渊源[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7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2004年05期

8 侯艳芳;;治理商业贿赂:深度、限度、力度与广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宋振美,刘翠娥;道德与文明:谁是权威——卢梭历史观悖论之揭示[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10 叶强,朱今;公民宪政意识:宪政建设的观念基础[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袁雪;;无需法律的秩序——当代社会中非国家法存在的必要性与合理性探究[A];繁荣学术 服务龙江——黑龙江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上册)[C];2010年

2 熊富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战略意义:三大宏观视角[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3 伍俊斌;;社会转型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对策分析[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4 陈柳钦;;全球化视野下国家主权理论的演变与发展[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5 姚小林;;地方立法立项的经济分析[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6 罗依平;;深化我国政府决策机制改革的基本方略[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马起辉;徐敏宁;;政府职能定位的三维考量[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1年年会暨“加强行政管理研究,推动政府体制改革”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8 杨慧;;“口语”的革命动力学——略论瞿秋白的“文艺大众化”思想[A];中华美学学会第七届全国美学大会会议论文集[C];2009年

9 赵一强;;法律伦理主要问题研究简述[A];中国伦理学三十年——中国伦理学会第七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讨论会论文汇编[C];2009年

10 沈开举;王红建;;土地征收的公共利益解读——一种检验反证的思路[A];新农村建设的制度保障[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孙峰;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3 刘宇;从臣民到公民[D];南开大学;2010年

4 刘自学;论政治哲学范式的演进[D];南开大学;2010年

5 孙经国;从理想性政治哲学到现实性政治哲学[D];南开大学;2010年

6 李海燕;现代性视野中的陈独秀文艺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7 郑少霖;航空联盟反垄断豁免法律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8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9 王君玲;网络表达研究[D];武汉大学;2009年

10 刘吉林;权力博弈下高等教育评估合法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2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黄湘平;政府公信力评价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葛令磊;法律与发展运动述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毕圣洁;中国政治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构成与获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汶庆;论专利强制许可制度的作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谢涛;论效率违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郑艳艳;社会进步标准的当代阐释[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孙欢;政治参与的伦理维度[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3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4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处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5 张笑春;;重建信任: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所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4期

6 余泓波;;严防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肆虐[J];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7 刘校均;崔昊;;湘潭中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8 路璐;;简论群体性事件中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原则——以四川内江“特警抢尸”案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9 马慧娟;佴澎;;处置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主体问题(下)[J];中国公证;2011年06期

10 叶启昌;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原则与策略[J];公安研究;199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白河[N];西部法制报;2010年

2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3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4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5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6 志灵;没有矛盾化解机制,深究“鼓动者”何用[N];检察日报;2010年

7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延荣科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宋永健;当前楚雄州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8 记者 李玉梅;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N];金昌日报;2006年

9 张美荣;切实防范群体事件 全力确保和谐稳定[N];宜春日报;2006年

10 曾丽霞 童杨 陈启芳;上青乡平安创建促平安[N];三明日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3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杨炯;警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云;突发群体性事件冲突源头阻断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马旭东;试论群体性事件不同阶段的危机传播策略[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彤;我国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李永祥;庄河市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6180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6180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19a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