雇凶杀人犯罪的经济分析
本文选题:雇凶杀人 切入点:雇主、受雇人和被害人 出处:《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摘要】:雇凶杀人犯罪是雇佣犯罪中的一种 ,是杀人犯罪的一种变异和升级 ;随着社会的发展 ,雇凶杀人犯罪本身也有升级的趋势 ,其严重性不容忽视。本文首先对其定义、历史、现状和研究概况作了分析和讨论 ;进而用经济分析方法及其理论基础作了分析 ;最后主要是用犯罪经济学的理论对雇凶杀人犯罪中雇主、受雇人和被害人三方关系的本质 ,雇凶杀人犯罪决策过程和对其控制对策等三方面作了详细地分析。
[Abstract]:The crime of hiring a murderer is one of the crimes of employment, which is a kind of variation and upgrade of the crime of murd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crime of hiring a murderer itself has a tendency of escalation, and its seriousness cannot be ignored.This paper first analyzes and discusses its definition, history, current situation and research situation, then analyses it with the method of economic analysis and its theoretical basis. Finally, it mainly uses the theory of criminal economics to analyze the employer in the crime of employing murderous people.The essence of the tripartit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employee and the victim, the decision-making process of the crime of murder and the control strategy are analyzed in detail.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学院青少年犯罪研究所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文;雇佣犯罪问题研究[J];政治与法律;2001年06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时显群;波斯纳法律经济学思想及其可借鉴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2 霍宪丹,翟中东;犯罪发生的“引发式”解释及其价值[J];比较法研究;2005年05期
3 辛巍巍;污染型环境犯罪的特点及其立法完善[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田鹏辉;论自救行为[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5 支起来,鲍华民;雇佣犯罪刑事责任研究[J];法学杂志;2005年06期
6 刘华;论票据犯罪之刑罚[J];法学;2003年02期
7 李明琪;犯罪刑事制裁之经济分析初探[J];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05期
8 宋浩波;犯罪市场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02期
9 李鹏展;部分公安院校学生人格状况的测量及分析[J];公安教育;2003年03期
10 卫磊;乡土秩序的失落——对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思考[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张利兆;保险诈骗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2 万国海;经济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3 刘惠荣;论国际贸易与环境保护的法律协调[D];中国海洋大学;2004年
4 陆敏;非监禁刑论纲[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游劝荣;法治成本分析[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6 周娅;短期自由刑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黄嵩;贷款诈骗罪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联巍;论特殊侦查手段[D];山东大学;2007年
2 孙兆钧;治安防控的经济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3 伍拥军;法经济学视野下的行政复议救济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4 黄宇超;论盗窃犯罪的预防[D];四川大学;2007年
5 孙婷婷;“安乐死”及其合法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陈谦信;全球化视野中的中国刑法未来趋势[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李天浔;矿难发生的原因及其治理措施的经济学分析[D];辽宁大学;2007年
8 唐晓敏;不可罚的事前事后行为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9 刘巍;辩诉交易制度理论探讨及在我国刑事诉讼中的构建[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刘琪;论雇佣犯罪的刑事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阳;一个雇凶杀人的企业家[J];法律与生活;2000年11期
2 米格;政法委书记雇凶杀人 责任追究制面临考验[J];河北审计;2000年03期
3 刘铁柱;害怕罪行泄露 雇凶纵火杀人[J];河南消防;2000年04期
4 允公;官场“雇凶案”缘何频发?[J];市场经济导报;2000年02期
5 李宏光,米厚民;老支书为何雇凶杀对手?[J];支部建设;2000年10期
6 平安 ,祁永亮 ,靳登高 ,田万华;局长雇凶错杀人 馆长含冤赴黄泉[J];检察风云;2000年10期
7 宋健 ,陈跃;雇凶追杀网上情人[J];法律与生活;2001年04期
8 郭子贤;雇凶杀人犯罪研究[J];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9 李光明;析谋官雇凶杀人案[J];中国监察;2001年16期
10 廖康碧;雇凶杀弟 只为保费[J];中国保险;2001年1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张英华;雇凶杀人 依法严惩[N];法制日报;2000年
2 孙焕英;“特权思想”敢杀人?[N];工人日报;2000年
3 曾市南;腐败分子的法制观[N];检察日报;2000年
4 郑义;杀人者偿命[N];科技日报;2000年
5 叶燕;雇凶杀人官场中的“黑色污染”[N];山西经济日报;2000年
6 赵化南;切实保护举报人[N];团结报;2000年
7 刘乾;充满杀气的腐败[N];团结报;2000年
8 程红根 王国明;郝瑞端被一审判处死刑[N];新华每日电讯;2000年
9 陈君;向体坛暴力宣战[N];中国体育报;2000年
10 曹味东 缪琴奇;无过错方要求赔偿得到支持[N];人民法院报;2001年
,本文编号:17054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705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