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发生的“引发式”解释及其价值
本文选题:犯罪倾向 切入点:犯罪人类学 出处:《比较法研究》2005年05期
【摘要】:编者提按:知其然易,知其所以然谈何容易!但惟有知其然方能更有效地防患于未然,此所以尤为犯罪学之重要课题。犯罪何以发生,从来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此处文章大胆重提“人格罪因论”,并以此为出发点对于“犯罪人格”的构成与形成因素作了尝试性的探讨。文章对“引发式”理论的制度价值予以肯定并分析论证,力求为犯罪控制或犯罪抗制的更高效率与效果提供思路。论难题于平易之中,寓深意于淡写之笔,颇有“引发”之功。
[Abstract]:To the editor: know that it is so easy to know why, but it is easier said than done! Know it can more effectively nip in the bud, so thi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of crime. Criminology could have occurred, is never a problem. Each one according to his lights to the bold again "crime because of personality theory, and as a starting point for the formation of a crime and personality factors make a tentative study on the value of the system." trigger "theory affirmed and analysis, and strive to greater efficiency and effect for crime control or anti crime system provided ideas. The problem in the plain, profound meaning in the light writing pen, a" trigger "power.
【作者单位】: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中央司法警官学院
【分类号】:D9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婴虹;论农民利益的缺失——从国家与农民契约关系的角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高新华;论以人为本司法观的理论基础——从新宪法修正案谈起[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3 陈乐雪;社会危害性与犯罪概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4 张文,马家福;我国刑事科学的学科结构研究——兼论刑事一体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5期
5 董玉庭;董进宇;;刑事自由裁量权负效应及其克服[J];北方论丛;2006年02期
6 时显群;波斯纳法律经济学思想及其可借鉴性[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7 陈正云;波斯纳的刑法经济分析理论述评[J];比较法研究;1996年04期
8 刘艳红;刑法类型化概念与法治国原则之哲理——兼论开放的构成要件之存在根据[J];比较法研究;2003年03期
9 曾尔恕,黄宇昕;中华法律现代化的原点——沈家本西法认识形成刍议[J];比较法研究;2003年04期
10 叶晓川,李定轶;生与死的冲突及抉择——安乐死在我国能否合法化[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王飞;;民企“原罪”问题的刑法学辨正[A];2005年贵州省法学会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许兰亭;刑事一审程序实务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孙笑侠;程序的法理[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彭灵勇;法律推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7 李文伟;法人刑事责任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8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赵雪纲;论人权的哲学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10 尹晨;中国证券市场信息监管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建民;试论流动人口犯罪[D];湘潭大学;2006年
2 于前军;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3 廖芳;论侵犯商业秘密罪[D];湘潭大学;2001年
4 曹丽华;从死刑的历史沿革论中国死刑的发展趋势[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丁天球;罪刑相适应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方文军;犯罪既遂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李健;论刑法上的严格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刘月楚;罪刑法定的程序性要素[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秦小兵;论受贿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史庆今;环境刑法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宏斌;;当前我国盗窃犯罪的现状及治理[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肖建国;姚建龙;颜湘颖;张惠红;;建设和谐社会与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体系[A];犯罪学论丛(第五卷)[C];2007年
2 李喜和;赵艳;;确立“问题少年”社会调查制度的构想[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3 丛梅;;构建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犯罪防控的重点人群[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4 周后良;谢本珉;陈丽梅;;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5 刘广三;;“染色体异常”与犯罪学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陈刚;李树;陈屹立;;人口流动增加了犯罪吗?——基于中国经验的实证研究[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7 白明;;大学生犯罪心理浅析[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8 徐忠华;何沙;段长英;;基于心理分析的职务犯罪模糊评价[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9 史晋川;吴兴杰;;我国流动人口与刑事犯罪率的实证研究:1997-2007[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10 赵宝成;;犯罪学与刑法学的关系——兼谈犯罪学的性质与特点[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曹树林;还要开公捕大会吗[N];人民日报;2007年
2 陈广念;句容市强化对社区矫正对象监督管理[N];镇江日报;2008年
3 伍红梅 鲁方玉;郑州举行公捕大会 市民喝彩专家质疑[N];中国改革报;2007年
4 吴广文 牛乐;“平安创建”活动成效显著[N];吉林农村报;2007年
5 记者 曲直 刘鸯;模仿——青少年犯罪新症结[N];西部法制报;2008年
6 包金伟邋潘晓华;预防青少年犯罪不应忽视学校教育[N];人民公安报;2008年
7 魏娜 记者李e,
本文编号:1728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728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