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从对外政策层面解读我国维和警务与外交的互动

发布时间:2018-04-15 16:30

  本文选题:对外政策 + 维和警务 ; 参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5年05期


【摘要】:中国外交政策的制定是基于对国际国内形势切合实际的判断,外交目标的明确是为了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开展维和警务符合我国对外政策的战略宗旨,是我国大国地位和综合实力的体现,是多边外交的具体实践,丰富了我国的外交手段,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形象和国家的“软实力”,对发展我国的对外关系潜移默化地起到了搭桥铺路的作用。
[Abstract]:The formulation of China's foreign policy is based on the realistic judgment of the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situation, and the explicit diplomatic goal is to safeguard and promote the national interests.The development of peacekeeping policing conforms to the strategic purpose of our foreign policy, is the embodiment of our country's status as a great country and its comprehensive strength, and is a concrete practice of multilateral diplomacy, and enriches our diplomatic means.It promotes our country's international image and country's "soft power", and plays a role in paving the way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s foreign relation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分类号】:D63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章一平;中国战略思维需要强化的两个方面[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05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方长平;加强中国对外政策的政治学研究[J];教学与研究;2005年11期

2 马坤;;中国“和平崛起”战略内含的战争正义逻辑[J];长白学刊;2006年05期

3 徐善宝;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多边关系发展的若干特点[J];东南亚研究;2005年04期

4 张丽红;滕培圣;;论全球治理中的行为体及其认知范式[J];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龙小农;外交构想力与软权力的形成[J];国际观察;2005年05期

6 李存娜;;国际关系研究中的心理分析[J];国际论坛;2006年02期

7 门洪华;联合国维和机制的创新[J];国际问题研究;2002年06期

8 张清敏;;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中国外交决策评析[J];国际政治研究;2006年01期

9 朱立群;;观念转变、领导能力与中国外交的变化[J];国际政治研究;2007年01期

10 刘青建;挑战·应对·构建——中国多边外交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5年09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雪;冷战后美国应对“国家失败”政策研究[D];外交学院;2007年

2 涂怡超;美国基督教福音派及其对国际关系的影响[D];复旦大学;2007年

3 焦世新;利益的权衡:美国在中国加入国际机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7年

4 王显峰;当代中国非法移民研究[D];暨南大学;2005年

5 刘智勇;中国国家身份与外交战略的选择(1949-2004)[D];外交学院;2005年

6 阮宗泽;国际秩序的转型与东亚安全[D];外交学院;2005年

7 贾烈英;无政府性与国际制度有效性的实证研究[D];外交学院;2005年

8 王曙光;中国地区主义战略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9 江涛;美国对外关系中的重建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06年

10 赵磊;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D];外交学院;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跃龙;构建农村和谐社会:现实困惑与理性对策[D];南昌大学;2008年

2 杨志刚;冷战后日美军事同盟的“新发展”与东亚安全[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3 贾彩霞;中韩经济外交与中韩合作[D];青岛大学;2007年

4 刘慧燕;参与联合国维和与中国“负责任大国”形象的树立[D];外交学院;2007年

5 于志强;中国融入国际机制的民族心理需求解析[D];暨南大学;2007年

6 金玉丹;朝鲜核问题与新时期中国外交[D];延边大学;2007年

7 梁媛;媒介外交与国家形象塑造[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刘振江;中国外交的国际身份研究[D];辽宁大学;2007年

9 任志强;《联合国宪章》第八章之区域办法在集体安全制度中之地位[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陈旭;从三代领导人对世界和中国的认识看新中国外交观念的演进[D];内蒙古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章百家;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J];中国社会科学;2002年0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维新;;《八十年代的美国》[J];世界知识;1981年01期

2 胡征庆;;美国大选后的政治气氛——访美观感[J];世界知识;1981年01期

3 庄去病;;里根的外交棋局[J];世界知识;1981年06期

4 丁幸豪;董祖杰;;对里根政府对苏对华政策的估计[J];国际展望;1981年13期

5 J·阿兹雷尔;李方仲;;苏联的民族问题:国内的压力与对外政策的牵制[J];世界民族;1981年05期

6 柳光青;;对苏共二十六大的初步看法[J];国际展望;1981年04期

7 丁幸豪;;里根上台后的对外政策动向[J];国际展望;1981年05期

8 黄昌保 ,何新华;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J];求实;1982年10期

9 张钢;土耳其对外政策的新发展[J];西亚非洲;1982年01期

10 金君晖;;里根政府的对外政策[J];国际问题研究;198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范中义;;明代长城与边防战略[A];长城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4年

2 林金树;;明代政治史研究思考[A];第七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3 陈福坡;;明代东亚关系之研究(摘要)[A];第八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4 万明;;傅安西使与明初中西陆路交通的畅达[A];明史研究第2辑——纪念谢国桢先生九十诞辰专辑[C];1992年

5 小野信尔;卞崇道;;《民吁报》的斗争[A];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C];1981年

6 黄纪莲;;早期中苏国家关系概述(1917~1924)[A];走向近代世界的中国——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建所40周年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0年

7 胡德坤;;中国抗日战争与日本对德关系的演变[A];抗日战争与中国历史——“九·一八”事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1991年

8 章百家;;改变自己 影响世界——20世纪中国外交基本线索刍议[A];近代中国与世界——第二届近代中国与世界学术讨论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0年

9 卓s,

本文编号:175489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75489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e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