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制度至上是银行内部犯罪最有效的防范

发布时间:2018-04-25 13:00

  本文选题:作案人 + 思想教育 ; 参考:《经济师》2003年08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工商银行武汉市武昌支行
【分类号】:D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郑成功;李益明;;城市化进程中的外来人口犯罪问题研究[J];云南电大学报;2011年02期

2 钟敦雄;;论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1年10期

3 张敏;;未成年人犯罪量刑平衡问题研究[J];甘肃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4 朱力影;;关于易产生青少年犯罪的家庭类型分析[J];神州;2011年14期

5 冯玉维;;学校如何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思考[J];泸州教育学院学报;1999年S1期

6 关鹏;;依据工具痕迹识别伪装现场[J];中国刑事警察;2010年02期

7 袁新华;;我国心理测试技术两种编题方法的比较研究——以实案测试题目为例[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年04期

8 刘和海;;从个案看安监领域玩忽职守犯罪的预防[J];中国检察官;2011年12期

9 沈臻懿;;弹头中的秘密[J];检察风云;2011年11期

10 刘娇;;谁之罪?——“市场经济与法治建设研讨会”侧记[J];中国企业家;2011年1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叶景山;;网络成瘾与青少年犯罪[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2 陈颐;王小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预防[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3 李军;;网络时代如何应对计算机信息系统领域的犯罪[A];冶金企业自动化、信息化与创新——全国冶金自动化信息网建网30周年论文集[C];2007年

4 甄杰;;家庭教育与青少年犯罪[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5 李玲;董常青;;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黄京平;石磊;;试论“入世”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王立花;张妍萃;侯超;;对青少年网络成瘾导致违法犯罪的心理分析[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赵福红;;社会分层与多元化背景下的高学历人员犯罪研究摘要[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9 张淼;王志远;;外来人口犯罪趋势与原因分析——以宁波地区为样本的分析与考察[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徐天合;;法制视野下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魏存武 何静;8类犯罪是侦破重点[N];兰州日报;2005年

2 记者 吴卫;坚决遏制“两抢一盗”犯罪势头[N];天津政法报;2005年

3 梁奇;打击窃电犯罪要双管齐下[N];中国电力报;2004年

4 傅一鸣;衢江严打涉农犯罪[N];人民公安报;2005年

5 常鹏仕;重视立案统计 确保如实立案[N];人民公安报;2003年

6 郭铁男;放火犯罪的特征及防控对策[N];人民公安报;2005年

7 王录军 路强;为了老百姓的平安[N];消费日报;2009年

8 徐虎;手莫伸,,伸手必被捉[N];人民公安报;2005年

9 记者 曾屹崧 通讯员 冯光;出门在外要小心 警察支招防“两抢”[N];法治快报;2006年

10 刘啸飞;到金融机构存取钱都该注意啥[N];秦皇岛日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姜晓敏;略论西汉对犯罪的预防与惩治[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3 杨如彦;公司犯罪与刑事责任的经济学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3年

4 卓翔;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杨慧芳;女性犯罪者的人格、应付方式、情境因素与犯罪行为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马静;我国的证券交易犯罪及防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2 梅方挺;计算机犯罪及其立法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张敏;生态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屈迎昕;青少年犯罪的文化思考[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5 梁小辉;黑社会性质组织向经济领域渗透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6 李志辉;网络犯罪的惩治与预防:现状、问题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7 王志华;试论犯罪综合动因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8 杨列;跨国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9 蒋涛;犯罪本质特征之社会危害性——在全球化语境和社会转型背景下论社会危害性[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10 谢明华;公安信息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80141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80141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3f2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