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省医疗事故省市两级鉴定结论分析
本文选题:医疗事故 + 技术鉴定 ; 参考:《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年06期
【摘要】:目的了解某省省市两级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的状况。方法对某省医学会2003年1月1日到2003年12月31日期间医疗事故再次鉴定的案例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某省省市两级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结论一致率仅为48.15%,省市两级鉴定结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Kappa=0.22,95%可信区间为0.11~0.33,P0.05);再次鉴定结论患方有利率为38.16%,医方为67.74%,医患双方结论有利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申请方委托途径构成及医疗机构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省市两级医学会鉴定结论一致性较低;申请再次鉴定时,患方再次鉴定结论有利率低于医方;再次鉴定委托途径及医疗机构级别不影响鉴定结论的公平性。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echnical identification of medical malpractice at two levels in a province. Methods from January 1, 2003 to December 31, 2003, the cases of reappraisal of medical malpractice in a province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consistent rate of technical identification of medical malpractice was only 48.15, and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levels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The confidence interval of 0.22% was 0.110.33% P 0.050.Conclusion the interest rate of patients was 38.16%, that of doctors was 67.74, that of doctors and patients was 67.74. Conclusion the difference of interest rate i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 but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composition of different applicant's entrustment way and the level of medical institution. Conclusion the consistency of the identification conclusions between provincial and municipal medical associations is low. When applying for re-appraisal, the benefit rate of the patients' re-appraisal conclusion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medical side, and the reappraisal entrustment way and the level of the medical institution do not affect the fairness of the appraisal conclusion.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教研室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监督与法学教研室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卫生监督与法学教研室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研室 郑州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教研室
【分类号】:D919.4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刘志勤;再议医疗事故技术鉴定[J];中国医院管理;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日成;;卫生监督信访处理的分析与建议[J];才智;2012年13期
2 郑蕾;蒲川;;乡镇卫生院医疗纠纷的成因及对策分析[J];重庆医学;2010年21期
3 周建玲,李碧兰;急诊科护士心理压力调查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4年12期
4 黄秀兰;;ICU护士心身耗竭综合症的预防[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年02期
5 郭淑梅;沈树花;曲桂珍;;护士职业压力分析与对策[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6年07期
6 田兴洪;论医疗事故罪的几个问题[J];鄂州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7 王言贵;医源性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探讨[J];福建医药杂志;2005年05期
8 陈新山,胡俊,刘艳,黄光照;医疗纠纷中135例猝死分析[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8年03期
9 裴小梅,朱广友;医疗纠纷的法医学鉴定:关于医疗行为的承诺与说明[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10 田斌榜;法医参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3例分析[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刘慧媛;;骨科内固定手术的医疗纠纷原因分析[A];第二届航天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张磊;中国强制责任保险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德堂;医疗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适用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2 刘宁;医疗侵权诉讼中过错证明责任分配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曾坤瑜;我国医疗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厦门大学;2001年
4 田兴洪;医疗事故罪构成特征及法定刑配置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1年
5 石彩秋;独生子女护士工作压力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6 曲乃强;论医疗事故罪[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孙丽娜;中外医患关系法律调节的比较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8 郑渊;我国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6年
9 石彬彬;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律制度研究[D];汕头大学;2007年
10 谢慧娟;社会转型期的医患关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陆金钟;杨兵;李辉;;对医疗事故鉴定材料真伪性鉴别的几个相关法律问题的探讨[J];中国卫生法制;2005年05期
2 祁苑青;邢伟国;陈桂兰;;37例医疗纠纷技术鉴定案例分析[J];黑龙江医药;2007年03期
3 胡家强;陶振华;;论医疗事故鉴定体制的改革[J];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施庆喜;盛兴产;姜立学;杨曼曼;;医疗纠纷的处理及其防范——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说起[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06年06期
5 钟惠茹;;病历档案资料对医疗事故处理的影响因素[J];中国现代医生;2009年04期
6 刘丽;;病案资料对医疗事故处理影响的探讨[J];中国医院统计;2007年03期
7 金顺爱;金泰浩;;死亡案例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05期
8 周淑萍;;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公正性初探[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年10期
9 张玲莉;黄光照;陈晓瑞;周亦武;刘良;;医疗事故的原因分析和相关技术鉴定的建议[J];法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10 刘书贵;第二次全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研讨会纪要[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余小滨;韩志东;沈康;;南通市2003~2006年间123例医疗事故起因分析[A];第三届全国卫生质量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卫生质量管理》第二届编委会论文汇编[C];2007年
2 张玲莉;黄光照;陈晓瑞;周亦武;刘良;;32例医疗纠纷技术鉴定的分析与思考[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3 江敏;邱根祥;;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看临床护理存在的缺陷及防范对策[A];衢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选编(2001-2004)[C];2005年
4 张小忠;;利用紧固螺柱鉴别电熨斗火灾方法探析[A];湖北省消防总队、消防协会火灾原因调查研讨及论文交流会论文集[C];2008年
5 李宜春;姚丽娟;张丹凤;;毛细管电泳技术鉴定毒品[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6 夏小云;;学术活动多 人才成长快 宣教工作实[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7 洪少良;涂光忠;马立斌;金怡珠;李从军;肖培根;;用2D NMR系列技术鉴定升麻新苷[A];第八届全国波谱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1994年
8 李福;;海口马鞍岭深层火山岩高锶优质矿泉水[A];海南省地热矿泉水协会第二届二次理事会暨第三届地热矿泉水开发利用研讨会会刊论文[C];2005年
9 邸曼;张明;齐梓博;夏大维;;雷击火灾痕迹物证的技术鉴定方法[A];第三届十省区市机械工程学会科技论坛暨黑龙江省机械工程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10 刘丽;;病历资料对医疗事故处理影响的探讨[A];中国医院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第16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薛志宏 李海芳;分支机构陆续建立 学术会议频繁举办[N];科学导报;2007年
2 实习记者 关剑书 通讯员 刘启丽 孙露萍;鄯善科协与医学会医院携手服务群众[N];吐鲁番报(汉);2007年
3 记者 王文利;省第二届医学鉴定专家培训会议在鸡召开[N];鸡西日报;2008年
4 记者 王孝信;市医学会内分泌(糖尿病)分会成立[N];长白山日报;2011年
5 陈晓悦 记者 周长风;市医学会呼吸专业委员会成立[N];齐齐哈尔日报;2007年
6 张志成;医学会鉴定医疗事故 问题不少[N];检察日报;2005年
7 记者 胡拥军;上海石化员工有了“健康管家”[N];中国石化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万晓东;警惕打着“中国医学会总医院”名义的网络骗子[N];中国消费者报;2009年
9 董玉平邋李冬琴;新能天宁产品通过技术鉴定[N];中国电力报;2007年
10 李建民;鉴定不能“节外生枝”[N];健康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卫华;应用蛋白质组技术鉴定急性白血病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的自身抗体[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06年
2 杨謦伊;台湾中医师执业资格与专业教育之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09年
3 林位强;医疗事故的认定与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高向华;医疗纠纷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5 吴坤鑫;巴西橡胶树死皮机制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6 杨鑫;华山松松塔和毛冬青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的研究[D];江南大学;2005年
7 程水明;香菇交配型偏分离现象及其遗传基础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5年
8 林志雄;胶质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相互作用对胶质瘤微生态系统与组织重构影响的初步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文革;论我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法律制度的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杨国平;医疗事故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丁文;论我国医疗事故赔偿制度之完善[D];山东大学;2006年
4 张东祥;现行医疗事故鉴定体制的反思及重构[D];苏州大学;2006年
5 陈常义;医疗责任鉴定法律制度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09年
6 丁艳玲;论医疗事故的损害赔偿[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7 连迎青;医疗事故赔偿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兰州大学;2007年
8 徐晓东;厦门合强公司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案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9 张磊;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鉴定双岐杆菌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0年
10 王丽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行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8168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8168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