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侦查模式的重构
本文选题:侦查模式 + 司法审查 ; 参考:《重庆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摘要】:由于近年来冤假错案频发,刑讯逼供、超期羁押、违法取证及滥用强制措施等现象虽然不断被提上议程,,立法者们也希望通过出台一些司法解释乃至重修刑事诉讼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可是从出台的一些司法解释的实施情况上看,成效仍然甚微,上述问题始终不能从根本上得到禁止。同时,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不断深入,对于进一步保障我国公民基本人权的呼声也愈来愈高,进而对落实司法最终裁判的法治原则和控诉与裁判相分离的基本诉讼原则等都提出了新的要求,这些都使得我国现有的侦查模式弊端日益显现,不仅满足不了我国新时期法治建设的需要,对于公民的宪法性权利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害。 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些典型的大陆法系与英美法系国家的侦查模式进行比较分析,阐述两大法系国家的侦查模式是由哪几大要素共同构成,并进而分析两大法系中代表性国家的侦查模式之利弊,产生该利弊之根源,及所形成侦查模式的意义影响等。同时,对我国现行侦查模式的弊端作出详尽的论述,分析产生这些弊端的缘由,从而对于侦查模式的重构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使得最终那些积弊已久的问题能够在一个正确的方向上逐渐得到改善。
[Abstract]:Because of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unjust, false and wrong cases in recent years, the phenomenon of extorting confessions by torture, prolonged detention, illegal collection of evidence and abuse of coercive measures, etc., although they have been constantly put on the agenda, Legislators also hope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of som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and even the revision of the Criminal procedure Law. However, judging from the implementation of some of the judicial interpretations issued, the results are still very little. The above problems can never be fundamentally prohibited. At the same time, with the continuous deepening of the rule of law in our country, the voice for further safeguarding the basic human rights of our citizens is also getting louder and higher. Furthermore, it puts forward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inciple of the rule of law of the final judicial decision and the basic procedural principle of separating the complaint from the adjudication, which makes the malpractice of the existing investigation mode of our country appear day by day. Not only can not meet the need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rule of law in the new period of our country, but also damage the constitutional rights of citizens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investigation models of some typical countries of civil law system and common law system, and to expound which elements constitute the investigation mode of the two law system countries. And then analyz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the investigation model of the representative countries in the two legal systems, the origin of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investigation model formed. At the same time, the malpractice of the current investigation mode in our country is discussed in detail, the causes of these malpractices are analyzed, and some feasible suggestions for the reconstruc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mode are put forward. So that eventually those long-malpractices can be gradually improved in the right direction.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1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保卫;我国侦查模式的特点及其重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2 杨荣华;张晨;;论我国侦查模式的现状与完善[J];科技信息;2011年04期
3 郑炳辉;李晓刚;;论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现状与完善[J];法制与社会;2010年05期
4 李寒松;庭审中心主义理念下侦查模式的变革[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5 林淑芳;;试论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J];警官教育论坛;2006年01期
6 范海鹏;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反思与本土构建[J];犯罪研究;2005年03期
7 韩德明;陈志军;;论侦查模式和侦查目的[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8 黄文臻;;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权利保障探析[J];贵州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9 童建平;仇小东;;检察机关职务犯罪侦查模式探究[J];政治与法律;2008年06期
10 冯萍;;侦查模式改革思考[J];攀登;2007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成良;;便衣侦查工作模式初探[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2 马楠;;公诉案件简易程序法律制度改革与适用机制完善——以社会矛盾化解为视角[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龚培华;秦新承;;检察环节律师辩护权存在的问题及其完善[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4 李首山;赵佳;刘晓光;;试论公诉引导取证的法律适用与监督途径[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舒洪水;吴红岗;;论破解反贪三大瓶颈的对策与出路[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6 孙月华;宋剑峰;尚勇;;加强和完善立案监督工作机制并建议将立案监督职能纳入《人民检察院组织法》[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戴萍;赵靖;;检察机关侦查监督权优化配制研究[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8 宋剑锋;任丽敏;;建议将“提前介入引导取证”在刑诉法中进一步确认和明确[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9 潘勇;杨俊;;对当前我国侦查监督的反思与设想[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10 王吉贤;;法治视角下侦查监督制度的加强与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樊崇义;确立由证到供侦查模式势在必行[N];人民公安报;2002年
2 陈聪 叶爱国 施建清 陈吉吉;福州:新侦查模式运转二年成效初显[N];检察日报;2005年
3 郭金霞 中国政法大学侦查学研究所所长;法治与科技视野下侦查模式的变革[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4 顾德镳;意大利的侦查模式[N];人民法院报;2004年
5 记者晁毓虹、特约记者胡广娥、张传军;济宁积极改进侦查模式[N];人民公安报;2002年
6 唐琪 傅鉴 谢良奎;成都举行“被盗抢汽车发还仪式暨防范宣传活动”[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9年
7 傅晓海;侦查模式相关问题探讨[N];人民公安报;2003年
8 郝宏奎;以科技推进侦查模式的根本性变革[N];人民公安报;2005年
9 市公宣邋本报记者 吴丹;800便衣民警街头抓“现行”[N];成都日报;2007年
10 ;打破传统侦查模式[N];人民公安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余捷;职务犯罪侦查模式论[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左德起;职务犯罪侦查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苏云;贿赂犯罪侦查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4 蒋石平;侦查行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5 塔娜;刑法与刑事诉讼法交互作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马方;任意侦查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袁坦中;刑事扣押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8 于平;羁押审查程序要素论[D];吉林大学;2010年
9 陈永生;侦查程序原理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10 王桂萍;定罪总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卢路;论我国侦查模式的重构[D];重庆大学;2013年
2 樊桂霞;简论我国侦查模式[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柳学全;贪污贿赂案件侦查模式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4 龚德云;我国刑事侦查模式之重构[D];湘潭大学;2003年
5 汪涛;在理想与现实之间[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孙维愈;计算机犯罪侦查问题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7 李鸣;论我国刑事侦查模式的改革与完善[D];安徽大学;2007年
8 范海鹏;我国职务犯罪侦查模式的现代化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9 刚彦;我国侦查模式之重构[D];河北大学;2006年
10 张海东;论我国侦查制度的改革和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902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02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