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民工犯罪的社会成因及其控制
本文选题:新生代民工 + 犯罪 ; 参考:《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5年06期
【摘要】:新生代民工是在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中,由于二元社会结构以及城乡分割的政策制度原因所导致形成的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和第一代农民工相比,他们受过较高程度的教育,对农村生活的反叛、农民身份的反感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对城市的向往远远高于第一代农民工;在一个日益开放和价值观念多元的时代背景下,他们的自主意识和成就动机明显增强;但在人生经历、社会经验上则相对缺乏,对承受生活的艰辛和困难的能力也相对较低。因此,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新生代民工的犯罪和其他社会群体犯罪有着很大的不同。其犯罪原因主要在于社会制度的不公正、相对剥夺感的产生以及社会性歧视等。治理和控制新生代民工应从铲除诱发其犯罪的根源和土壤着手。
[Abstract]: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s a special vulnerable group formed in the process of industrialization and urbanization in China due to the dual social structure and the policy system of urban-rural division. Compared with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they have received a higher level of education, rebelled against rural life, rebelled against the identity of farmers, yearned for a better life and yearned for the city far higher than the first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In an era of increasingly open and pluralistic values, their sense of autonomy and motivation for achievement are obviously enhanced, but their experience in life and social experience are relatively lacking, and their ability to bear the hardships and difficulties of life is relatively low. Therefore, as a unique social group, the crimes committed by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re ver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other social groups. The main causes of crime lie in the injustice of social system, the emergence of relative deprivation and social discrimination. The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the new gene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should start from the root and soil of the crime induced by them.
【作者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徐刚,张俊;对城市农民工犯罪现象的透视与反思[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2 蔡志海;制度变迁中农民工的生存状态及其未来命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3 周明宝;浅析“相对剥夺感”[J];社会;2002年05期
4 李文安;城市民工犯罪的社会因素和控制对策[J];社会科学辑刊;200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学梦;荣梅;;电子网络: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新路径[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2 姜辉军;冷新科;;流动与城市体验对农民健身观念的影响[J];安康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3 蔡景台;;民营企业农民工体育活动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4期
4 李建周;;身份焦虑与文本误读——兼及王朔小说与“先锋小说”的差异性[J];当代文坛;2009年01期
5 罗苟新;;浅谈农民工普法教育[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07年07期
6 林志华;;农民工犯罪若干问题浅析[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3期
7 王仲兴;蔡曦蕾;;农民工犯罪:概念、司法宽容及类型[J];犯罪学论丛;2009年00期
8 陆幸福;杨毅伟;;对城市农民工“讨薪”犯罪现象的透视与反思——从“讨薪死囚”王斌余案谈起[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9 顾天浩;孙树峰;于耳;;社会排斥:进城农民工犯罪的一种诱因[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10 严慧;夏辛萍;;农民工消费行为考察——与下岗职工消费行为比较[J];消费导刊;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陈倩;;金融危机背景下农民工迁移的理性归因[A];道路 创新 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界第三届(2009)学术年会暨陕西省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社会保障与就业论坛论文集[C];2009年
2 王仲兴;蔡曦蕾;;农民工犯罪:概念、司法宽容及类型[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3 肖辉;孙文胜;;论农民工的普法及法律援助[A];创新·发展·和谐——河北省第二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8年
4 刘旭;;社会稳定若干基本理论问题探讨[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5 李建周;;身份焦虑与文本误读——兼及王朔小说与“先锋小说”的差异性[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蔡志海;农民进城[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3 吴玲;中国城市女性贫困问题及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4 宋艳;进城农民工弱势地位改变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颜明权;农民工市民化过程社会公正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6 于丽敏;农民工消费行为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7 孔媛;城市“新二元结构”从分割到融合的新政治经济学分析[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周新伟;城市政策制定中的农民工参与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罗忆源;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性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3 覃双凌;我国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缺失问题探析[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4 陈宇海;进城农民街头务工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5 丰帆;我国媒体对“农民工”报道的内容分析与话语探讨[D];暨南大学;2005年
6 朱秋莲;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的制度社会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7 梅定祥;二元制结构下农民工权益保护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蔡文;农民工教育培训[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闫秋芹;身份与机会: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农民工犯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隋春波;社会排斥与个体自我认同的重构[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姚国宏;漂泊的命运[J];读书;2001年01期
2 李强;关于城市农民工的情绪倾向及社会冲突问题[J];社会学研究;1995年04期
3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年04期
4 ;在流动中实现精英移民──广东省外来民工调研报告[J];战略与管理;1995年05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岩;;中央集权下的法国教育行政体制及成因[J];学理论;2011年20期
2 王东;;论网络金融犯罪的成因与法律监管[J];中国经贸导刊;2011年14期
3 李想;李守峰;;家庭暴力问题的成因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7期
4 胡清芳;;转型期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对策探析[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年09期
5 陈帅;范入今;;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预防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1年16期
6 白红杰;韩自源;;浅析农民工犯罪的成因及其预防[J];华章;2011年13期
7 李晓芬;;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其治理[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8 孔凡彬;张晓莲;;中国公民社会的成因与特点[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1年03期
9 张清;;陕西省汉中市汉台区重大火灾隐患现状研讨[J];科技信息;2011年21期
10 刘肖熙;;试议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对策[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宗潮;;试谈“法轮功”邪教组织兴起的原因[A];邪教防范与治理对策学术论文精选[C];2003年
2 季宇彬;高世勇;王帅帅;;中国水污染成因及安全性检测的研究[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卷)[C];2006年
3 王玉泽;冯文学;周卫忠;;干武线沙结皮成因分析[A];中国西部地区铁路治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李耀先;;近50年广西干旱分析研究[A];中国气象学会2008年年会干旱与减灾——第六届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学术研讨会分会场论文集[C];2008年
5 辇雪妮;;突破“玻璃天花板”——浅谈女性领导如何脱颖而出[A];吉林省行政管理学会“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建设服务型政府”研讨会论文集(《吉林政报》2008·理论专刊)[C];2008年
6 王志红;;社会控制与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吐尔逊·艾山;;基于遥感技术的土壤盐渍化研究进展与展望[A];中国地理学会百年庆典学术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张凤荣;;大陆沙漠化状况、成因及其防治对策[A];土地利用与城乡发展——2000海峡两岸土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9 刘国卫;巫建甫;董瑞敏;;落后锭的成因与纺纱企业的基础管理[A];第十一届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五爱杯”胶辊胶圈等纺织牵伸部件应用技术经验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10 林立德;;福建省山洪灾害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A];海峡西岸防抗台风抗洪抢险救灾论坛论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王志恒;中国“旱极”成因初步探明[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9年
2 郴州技师学院 周界名;浅谈青少年违法心理的主体成因、变化及对策[N];郴州日报;2009年
3 记者 邱家和;价格成因再思考[N];上海证券报;2011年
4 本报记者 周斌;电视购物乱象成因调查[N];法制日报;2008年
5 本报记者 王中宙 通讯员 赵素文;当前盗窃汽车犯罪现象突出受关注[N];呼和浩特日报(汉);2010年
6 徐 哲;“村官”犯罪现象呈上升趋势[N];人民法院报;2003年
7 李新农 张建文;当前影响打击传销效能的成因及对策[N];江苏经济报;2008年
8 汕头市龙湖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严俊有;浅谈我市就业再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成因和对策[N];汕头日报;2010年
9 黄国庆;浅析职工心理压力的成因[N];工人日报;2010年
10 任荣 陈刚;对当前传销活动屡禁不止成因的思考[N];江苏经济报;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拓;中国土地沙漠化及其防治策略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2 王叙华;中国证券公司生存危机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3 丁英华;公司犯罪及其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罗嘉司;竞技体育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肖启云;河南南阳独山玉的宝石学及其成因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年
6 李鹏春;湘东北地区显生宙花岗岩岩浆作用及其演化规律[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6年
7 杨根兰;蚀变岩特性及其工程响应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07年
8 刘建民;大别造山带东部假玄武玻璃的成因与构造意义[D];中国地质科学院;2003年
9 高峰;威廉·詹姆斯实用主义思想的历史成因及社会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10 冯慰荣;人力资源国际流动的经济分析[D];南开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金强;中国白领犯罪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2 唐素芝;大学生弱势群体问题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胡年珊;大学生违法犯罪的成因及防范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4 马祥林;S公司销售队伍建设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04年
5 徐敏辉;国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与防范[D];上海海事大学;2004年
6 赵楠;国内证券投资基金的羊群效应、成因及对策[D];武汉大学;2004年
7 易向红;法律援助制度运行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扈航;新中国成立后阶级斗争扩大化发展轨迹之考察[D];曲阜师范大学;2006年
9 贾玉香;高中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解决[D];辽宁师范大学;2006年
10 吴成霞;物理学习困难成因及教育转化策略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94808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48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