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关于建构腐败犯罪学的几个问题

发布时间:2018-05-30 01:43

  本文选题:腐败犯罪 + 建构 ; 参考:《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摘要】:腐败犯罪是一种历史久远的丑恶现象 ,在新时期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最大障碍。反腐败经验的积累和学科的发展为腐败犯罪学的建构提供了实践与理论基础。本文对腐败犯罪学的建构问题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
[Abstract]:Corruption is an ugly phenomenon with a long history, which has become the biggest obstacle to the modernization of our country in the new period. The accumulation of anti-corruption experienc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discipline provide practical and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orruption criminology.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corruption criminology from many aspects.
【作者单位】: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湖南长沙410126 湖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湖南长沙410126
【分类号】:D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马长生,蔡雪冰;关于建构腐败犯罪学的几个问题[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2 毛齐;;农村基层组织工作人员腐败犯罪问题研究[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08年03期

3 卫磊;;社会资本解释范式下的集团腐败犯罪研究[J];河北法学;2009年10期

4 孙多金;;作为国际犯罪之腐败的定义[J];甘肃农业;2006年06期

5 孙智慧;;惩治和预防腐败犯罪的宪法保障[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6 赵桔水;;一位“中国十大杰出检察官”的忠告——腐败犯罪是要付出惨重代价的[J];党政干部文摘;2009年03期

7 尚华;李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第37条对我国的启示[J];保定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8 张开骏;;转型期公职人员腐败犯罪成因的一般考察[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9 邢爱芬;;履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国内立法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毛蕙;;浅谈对如何解决腐败问题的认识[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梅;;全力遏制腐败——当前我国腐败犯罪的形势、根源以及对策[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杨梅;;全力遏制腐败——当前我国腐败犯罪的形势、根源以及对策[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3 刘汉民;;论当代腐败犯罪的重要特征[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秦永雄;;反腐败相关人员法律保护体系[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七辑)[C];2008年

5 贾盛荣;;浅论《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中国刑事反腐败工作的影响[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苏敏华;;我国刑事司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冲突与协调[A];社会主义与中国现代化 政治·法律与社会: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9年

7 苏敏华;;我国刑事司法与《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冲突与协调[A];中国的立场 现代化与社会主义: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青年学者文集[C];2009年

8 黄华生;;刑罚轻缓化的犯罪学根据[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9 张智辉;;试论腐败犯罪的制度原因[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10 张长生;;构建法治社会防腐体系[A];新时期反腐倡廉研究文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罗欣;五大法律机制治理腐败[N];检察日报;2006年

2 李伟迪(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教授) 曾惠燕(作者系湖南师范大学院副教授);腐败犯罪的故意推定[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5年

3 黎 虹;腐败犯罪数额不是量刑的唯一依据[N];人民法院报;2006年

4 简闻之;加强资产追回国际合作有效打击腐败犯罪 为推动国际反腐败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N];检察日报;2011年

5 陈正云;以科学有效的机制共同应对腐败[N];检察日报;2005年

6 骆兰兰;我对国际反贪局联合会充满期望[N];检察日报;2006年

7 ;国际司法合作公约是个好平台[N];检察日报;2006年

8 记者 李玉龙;马 与哈萨克斯坦反经济与腐败犯罪署代表团举行工作会谈[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0年

9 陈正云;追逃和追赃机制严控腐败犯罪的两道闸门[N];检察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王霞;国际刑法界关注腐败犯罪[N];中国纪检监察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兆斌;追缴腐败犯罪所得国际司法协助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2 任学强;腐败犯罪特殊诉讼程序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3 陈雷;反腐败国际公约视野下的我国刑法的现状与完善[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4 刘勇;论中国现代文学史诗意识的建构[D];武汉大学;2005年

5 徐善宝;建构共同利益:中国—东盟关系研究的新视角[D];暨南大学;2007年

6 李秀娟;《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与我国刑事诉讼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7 王英伟;社会工程与中国现代性的建构[D];吉林大学;2009年

8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9 杨桃莲;大学生自我认同的建构[D];复旦大学;2009年

10 秦海霞;关系网络的建构:私营企业主的行动逻辑[D];上海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盛兆林;高校腐败犯罪研究[D];烟台大学;2011年

2 辛志远;腐败犯罪涉案款物追缴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3 韦冠凡;北京市腐败犯罪司法代价的测量与评估[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崔晓倩;腐败犯罪证明制度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2年

5 肖丽娜;腐败犯罪诉讼管辖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6 孙红日;腐败犯罪的心理分析与心理预防[D];复旦大学;2010年

7 亓玉娟;论犯罪学视野中的集体腐败犯罪[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李洪莉;我国信用体系的建构与政府职能[D];吉林大学;2005年

9 李颖;课堂交往中的学生人格发展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05年

10 庞瑞红;民办中学学生管理制度构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533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533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0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