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吗啡对丝光绿蝇幼期发育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8-05-31 03:56

  本文选题:吗啡 + 法医昆虫学 ; 参考:《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2005年03期



[Abstract]:......
【作者单位】: 河北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河北医科大学药理学教研室 河北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河北医科大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
【分类号】:D919.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胡丙杰,黄瑞亭,陈玉川,祝家镇;法医昆虫学的发展与主要成就[J];法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江峰,尹晓宏,陈强胜,陈玉川,竞花兰;北美、欧洲法医昆虫学学术会议综述[J];法律与医学杂志;2004年04期

2 陈禄仕;嗜尸昆虫侵袭不同环境中尸体与死后经过时间的实验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0年03期

3 牛青山,潘永峰,温志成,王龙;丝光绿蝇的发育速度和有效积温的实验观察及其法医学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0年04期

4 陈禄仕;贵阳地区嗜尸蝇类季节分布实验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1年03期

5 陆惠玲,杨庆恩,侯一平;双亲皆疑亲子鉴定STR分型亲权指数计算方法探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1年04期

6 李世幸,吴晓龙,廖信彪;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破裂猝死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年S1期

7 李凯,叶恭银,胡萃;DNA分析技术在法医昆虫学中的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年02期

8 严江伟,刘雅诚,唐晖,王静,朱晓军,高俊薇,张庆霞;异基因骨髓移植术后样本基因型的检验观察[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9 李春风;邢占军;靳国硕;;外伤性帽状腱膜下血肿1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1期

10 吕有信,欧志东,张正明,王颖;医源性损伤责任参与度的评定[J];法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朱光辉;尸食性蝇类的生物化学特征用于死后间隔时间推断的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2 胡华子;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1和溺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3 蔡继峰;苍蝇群落演替及MtDNA分子标记的法医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潘洪富;人死后玻璃体液化学成分含量改变与死亡时间关系的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李凯;尸食性蝇类的分子鉴别及其发育生物化学特征用于死后间隔时间推断的基础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高建波;大鼠皮肤挫伤修复过程中NFκB P65及IκBα表达的免疫组织化学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2 田洁;吗啡对大头金蝇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在死后间隔时间推断方面的应用[D];河北医科大学;2004年

3 张雁儒;闭合性脑损伤后Ast结构及NGF基因表达时间性变化的实验研究[D];新疆医科大学;2004年

4 戴军;安定对丝光绿蝇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法医学意义[D];河北医科大学;2005年

5 高熹;棕尾别麻蝇雄性附腺的发育及其分泌物功能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2005年

6 张蕾萍;MDMA在大鼠体内的分布与死后再分布[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7 尉志文;利多卡因在硬膜外麻醉意外致死犬体内的死后再分布研究[D];山西医科大学;2005年

8 陈伟;重庆汉族、土家族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5年

9 龙仁;大鼠组织ATP、DNA、肌动蛋白含量与PMI相关性研究[D];南华大学;2005年

10 聂文敏;家蝇野外品系与溴氰菊酯敏感品系的蛋白表达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汤治洲;根据蛆长推断死亡时间的回归方程[J];法医学杂志;1994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江;上官守琴;胡祁生;;吗啡减弱电刺激诱发大鼠脊髓背角长时程电位[A];湖北省生理学会2007年度年会暨学术报告会论文集[C];2007年

2 沈行良;董战玲;;内吗啡肽的生理作用及其机制[A];中南地区第六届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3 赵丽霞;陈Oz;;吗啡诱导细胞发生自吞噬的分子机制[A];第十次中国生物物理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6年

4 康定鑫;曾因明;;M_5受体参与激活腹侧背盖区和伏隔核nNOS表达[A];2004年浙江省麻醉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4年

5 郭瑞鲜;唐小卿;李平阳;冯鉴强;陈培熹;;阿片μ受体和NMDA受体在吗啡耐受过程中的变化[A];中南地区第六届生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6 朱慧;梅兵;卢红;王建民;殷慧镇;;大白鼠中脑中央灰质神经元放电的观察[A];动物学专辑——上海市动物学会1999年年会论文集[C];1999年

7 范彦琦;梁子敬;;阿片受体与脑功能的研究进展[A];2008年广东省中医热病、急症、中西医结合急救、危重病、灾害医学学术会议学术论文集[C];2008年

8 ;神经通路、神经递质(调质)和受体[A];中国解剖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C];2010年

9 马莉;程红霞;于荣敏;吕和平;王颖;张辉;;野罂粟组织培养及其生产生物碱的研究[A];全国中药研究与开发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1年

10 张旭;;初级感觉神经元中δ和μ阿片受体相互作用及其对吗啡镇痛的调制[A];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暨青年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4条

1 张满红;科学福尔摩斯--DNA技术[N];大众科技报;2003年

2 金 戈;痒,神秘的人体感觉[N];中国商报;2003年

3 编译 王金元;疼痛感受为何男女有别[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知名科普作家 方舟子;螃蟹究竟有没有痛觉[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李光星;猫初级视皮层神经元方位选择性强度与抑制的关系[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08年

2 杨祺;孤啡肽及其类似物的构效关系及ORL1、NK1和阿片受体系统在痛觉调节中的相互关系[D];兰州大学;2006年

3 李英霞;锰离子增强磁共振成像技术及其在研究大鼠脑功能活动和神经投射中的应用[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贺世明;吗啡对成瘾大鼠腹侧苍白球神经元放电的影响[D];第四军医大学;2001年

2 李琳;吗啡疫苗及抗体制备的实验研究[D];第一军医大学;2004年

3 王旭;通过诱导P物质的表达可促进HIV病毒对人类T淋巴细胞的感染—吗啡戒断的体外模型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4 费旭东;中国丽蝇科分类学研究及在法医昆虫学中应用的探讨[D];沈阳师范大学;2011年

5 王策;电刺激隐神经对大鼠扣带回前部c-fos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6 王旭东;郑州地区4种尸食性苍蝇mtDNA中COI基因序列的检测[D];郑州大学;2008年

7 李珏闻;东北地区埋葬甲科分类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9年

8 王鹏;吗啡成瘾对小鼠腹腔巨噬细胞表达CD80和MHC-Ⅱ分子的影响[D];第二军医大学;2002年

9 程勃超;Cobratoxin对丘脑束旁核神经元痛放电的抑制及其机制的初步分析[D];苏州大学;2007年

10 王昱;兴奋剂对生长发育期小鼠大脑颞叶皮层组织结构和相关酶活性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D];西北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9581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581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f9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