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论刑事法治观念在和谐社会中的作用——以惩治恐怖主义犯罪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8-06-06 13:58

  本文选题:刑事法治观念 + 和谐社会 ; 参考:《中共中央党校学报》2006年05期


【摘要】:合理的刑事法治观念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就国内外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立法、执行措施及政策的现状,进一步阐明刑事法治观念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的作用,具有深刻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Abstract]:Reasonable concept of criminal rule of law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Combined with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our country, it is of profound theoretical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clarify the role of the concept of criminal rule of law in the process of construct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on the ba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legislation, implementation measures and policies of punishing terrorist crimes at home and abroad.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 人民法院出版社
【分类号】:D917.6;D914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征汉年;刘玲;;习惯权利基本问题研究[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史际春;孙虹;;论“大民事”[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4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5 孙晓光;;从家庭本位到个人本位——古代法与近代私法主体之比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6 王圣扬;夏珍珍;;论中国当代传媒与司法的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7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8 杨海坤;曾祥华;;行政过程的社会正当性——利益平衡[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9 何志鹏;;非社会契约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10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赵秉志;阴建峰;;新中国刑法立法60年——以影响刑法立法的客观范畴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泽明;;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谢望原;邹兵;;试论民事赔偿对不起诉的影响和具体适用[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冯仁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解读[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黄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与检察工作[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8 丁英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9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10 张黎明;杨国章;;从法秩序利益看检察权的正当性[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岩;职业体育联盟的经济分析[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旅燕;论我国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薛磊;当代国际法中的承认制度[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邓继好;程序正义理论在西方的历史演进[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廉靖;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村矛盾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念明;形式法治下的实质课税主义[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5 王国涛;纳税人权利保护司法论[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6 仉义品;量能课税原则视域下的《企业所得税法》[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7 杨鹏章;非强制性环境行政执法行为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10年

8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9 安光;论我国公民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10 周晓郁;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构[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童伟华;恐怖主义犯罪论纲[J];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2 严惠;恐怖主义犯罪及其惩治对策[J];时事(时事报告大学生版);2003年04期

3 喻义东;关于我国恐怖主义犯罪刑事化的思考[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4 王立民;中国的反恐怖立法及其完善[J];探索与争鸣;2003年03期

5 王立民;反恐立法述评[J];犯罪研究;2003年01期

6 岳平;恐怖主义犯罪特征及对策分析[J];法治论丛;2003年03期

7 喻义东;恐怖主义犯罪原因研析——兼论恐怖主义犯罪研究的方法论[J];行政与法;2005年02期

8 梁晓春;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刑事处置[J];政法学刊;2003年01期

9 莫洪宪,王明星;我国对恐怖主义犯罪的刑法控制及立法完善[J];法商研究;2003年06期

10 杨学文;;试论恐怖主义犯罪[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1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明君;李云平;;人性化执法与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暨“政府行政能力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2 郭晓静;许月潮;李慧勤;;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加快发展我国天然气的要求[A];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地学哲学委员会第十届学术会议代表论文集[C];2005年

3 孙路宝;;浅议和谐文化[A];努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领导能力研讨会暨2006年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论文集[C];2006年

4 段冬林;李小鲁;;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A];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第二届全国“科技与社会发展”中青年南方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国雪利;刘惠军;;积极心理学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6 盖玉彪;陈伟;;论和谐社会语境下的军事司法改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7 潘兆康;;和谐社会视野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新视角:恢复性司法模式[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8 许宁;;和谐社会视野下的出狱人保护制度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9 刘晓梅;;中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杨崇华;张美英;;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的建设——以“恢复性司法”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孟娜;中国加紧研究制定反恐法[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

2 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刘华;法眼聚焦恐怖主义犯罪[N];社会科学报;2002年

3 赵秉志王秀梅;恐怖主义犯罪及其惩治对策[N];法制日报;2003年

4 赵颖 孟昭武;关于恐怖主义犯罪的司法认定及防范[N];人民公安报;2005年

5 记者 王斗斗 见习记者 徐伟;恐怖主义犯罪应视为可引渡罪行[N];法制日报;2006年

6 穆吐;运用法律手段防范与惩治恐怖主义犯罪[N];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2007年

7 华东政法学院副院长 王立民;恐怖主义难以逍遥法外[N];社会科学报;2003年

8 谢望原邋季理华 作者分别为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财经学院法学院讲师;聚焦和谐社会语境下刑事政策五大问题[N];检察日报;2007年

9 杨耕身;坚决摧毁任何恐怖挑衅[N];东方早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蒋安杰 见习记者 唐俊;我国反恐立法亟需破题[N];法制日报;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赞;惩治恐怖主义犯罪立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2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阮传胜;恐怖主义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5年

4 谭德宇;当代中国民主发展中的公民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公民教育[D];复旦大学;2005年

6 朱金花;教育公平:政策的视角[D];吉林大学;2005年

7 武君婷;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县级政府的作用[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8 李晓平;和谐社会的舆论环境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9 赵睿;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实践内涵与中国知识分子问题[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10 何影;利益共享的理念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丽;基于和谐社会建设的生态化技术创新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2 杨静;和谐社会视野中的政府危机管理[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张小芳;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思考[D];山西大学;2006年

4 顾晓卿;构建和谐社会背景下的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与管理[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郭秋娟;构建和谐社会与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6 胡涛;和谐社会视角下的社会保障公平问题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7 刘跃亭;加快郑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天津大学;2006年

8 文大山;构建和谐社会视野下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9 任占弟;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新市民培育[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杨锋;执政党与民间组织关系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98681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98681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163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