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浅议侵犯知识产权犯罪侦查

发布时间:2018-06-22 20:12

  本文选题:知识产权 + 犯罪 ; 参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摘要】:侵犯知识产权犯罪是典型的法定犯,也称为行政犯。在我国,其特点为犯罪种类分布不平衡,侵犯商标专用权犯罪十分突出等。由于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缺乏有效衔接,导致该类犯罪案件的侦查始终处于被动,难以提高侦查水平和效率。因此,应当转变观念,增强保障意识、服务意识、促进意识,提升我国知识产权的创造和保护水平;整合资源,形成统一、长效、完善的侦查协作机制;积极开展国际执法交流与合作;注重发挥舆论优势,扩大宣传,提高公民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权利人的自我保护意识。
[Abstract]:The crime of infrin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s a typical legal offense, also known as administrative offense. In our country, it is characterized by unbalanced distribution of crime types and very prominent crime of infringing trademark exclusive right. Due to the lack of effective link between administrative law enforcement and criminal law enforcement, the investigation of this kind of criminal cases is always passive, and it is difficult to improve the level and efficiency of investigation. Therefore, we should change the concept, strengthen the sense of security, service consciousness, promote awareness, improve the level of creation and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rights in China, integrate resources, form a unified, long-term, and perfect investigative cooperation mechanism. We should actively carry out international law enforcement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pay attention to giving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public opinion, expand publicity, and enhance citizens' awareness of intellectual property protection and the right holders' awareness of self-protection.
【作者单位】: 公安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分类号】:D918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行星;;知识产权犯罪案件的级别管辖[J];中华商标;2006年06期

2 黄丽勤;周铭川;;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若干问题探究[J];研究生法学;2005年04期

3 吴汉东;李瑞登;;中国知识产权法学研究30年[J];法商研究;2010年03期

4 肖乾利;季理华;;论非法制造、销售非法制造的注册商标标识罪的几个问题[J];法学杂志;2007年06期

5 董文辉;敦宁;;网络背景下侵犯著作权罪若干疑难问题的司法认定[J];法学与实践;2011年04期

6 潘舫;;浅析我国侵犯商标权刑法保护范围之不足及完善[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09年07期

7 杜国强;;侵犯商业秘密罪的犯罪形态研究[J];法治论坛;2011年04期

8 李正新;;侵犯著作权罪犯罪客体及对象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6年17期

9 曲歌;;再论侵犯商业秘密罪[J];法制与社会;2008年08期

10 赵志芳;朱攀峰;;论国内外驰名商标的对等刑法保护[J];法制与社会;2008年2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贺志军;;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我国知识产权犯罪之刑事控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邵小平;著作权刑事保护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2 于阜民;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3 张术麟;企业商业标记权法律保护问题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4 邓建志;WTO框架下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问题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5 高晓莹;知识产权犯罪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汤涛;知识产权海关保护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小萍;论假冒专利罪的扩张与限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费美娟;论商业秘密的刑事保护[D];苏州大学;2010年

3 陈奕熙;饶平地区卷烟制假严重的成因和对策[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刘芳;论知识产权的刑事保护[D];山东大学;2010年

5 布文文;知识产权犯罪被害人法律保护制度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6 李石磊;论我国商业秘密的刑法保护问题[D];西北大学;2011年

7 王川梅;合理使用制度对信息网络传播权限制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8 韩帅;人才流动中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D];西南大学;2011年

9 王悦鹂;我国商标权的刑事立法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袁亦方;浅析侵犯商业秘密罪[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红卫;略论知识经济时代高校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J];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2 雷长风;不能弃权[J];检察风云;2002年20期

3 赵炜;是侵占公司财物还是侵犯商业秘密——剖析侵占错误与侵犯知识产权错误之违纪构成及区别[J];正气;2003年07期

4 沙文茹 ,李松;保护知识产权——奔跑中的再提速[J];中国军转民;2004年10期

5 李汉军,张文;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J];中国法学;1995年03期

6 李恩慈;论新刑法对知识产权的保护[J];中央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7年04期

7 滕丽,庄天赐;论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J];沈阳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8 柯庆;WTO框架下的知识产权刑事司法保护[J];人民公安;2002年06期

9 崔玲娥;论知识产权的侵权损害赔偿制度[J];陕西省行政学院.陕西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10 ;最高人民法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04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知识产权[A];中国缝制械行业“十一五”发展战略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吴洁;宋卫红;;加强科研工作中的知识产权保护[A];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进展——全国青年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论文集(第4卷)[C];1997年

3 郭宝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A];树立科学发展观 促进宝鸡“四市”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谢竞;;知识经济时代的知识产权保护[A];图书馆改革与发展——陕西省社会科学信息学会第六次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5 曹新明;梁志文;;中国知识产权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6 ;中美知识产权纠纷出现升级趋势[A];中国缝制械行业“十一五”发展战略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5年

7 刘文扬;;山东省知识产权工作现状及发展战略研究[A];信息时代——科技情报研究学术论文集(第二辑)[C];2006年

8 李浩;;我国知识产权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第十二次资本论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徐家力;于正原;;337条款背后的思考[A];中华全国律师协会WTO专门委员会2005年年会会议手册[C];2005年

10 冯汉桥;;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执法与司法保护协调问题研究[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七)[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蔡 军;四川“知识产权上山下乡活动”促农增收[N];中国工商报;2005年

2 高昱;知识产权不能过度保护[N];民营经济报;2005年

3 伟 超;沪审结知识产权案创新高[N];中国商报;2005年

4 ;以怎样的心态维护知识产权[N];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导报;2005年

5 本报记者 侯志鸿;跨国公司为何滥用知识产权[N];中国消费者报;2005年

6 俞丽虹;知识产权不可滥用[N];中国改革报;2004年

7 本报记者 张煜林;上柴:知识产权孵化“研发链”[N];中国汽车报;2005年

8 沈理平;民企知识产权也需保护[N];经济日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王孟霞;“走出去”:莫让知识产权成“软肋”[N];中国经济导报;2005年

10 本报记者 乔申颖;知识产权:艰难前行[N];经济日报;2004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晓春;知识产权、企业竞争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D];复旦大学;2004年

2 范世涛;技术创新的制度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2001年

3 夏先良;知识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4 李高峡;中药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04年

5 林平;变频控制系统集成模块及其控制芯片技术的研究[D];浙江大学;2003年

6 胡永华;深亚微米理论及IP核设计技术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1年

7 李伦;Linux及其伦理意蕴[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8 杨艺文;知识产权保护国际化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9 卓翔;网络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10 周晓松;美国《关税法》337条款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许颖;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2 周华;知识产权领域垄断问题及其法律规制[D];郑州大学;2003年

3 卢丕;知识产权的刑法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4 梁燕;高校科技创新中的知识产权保护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5 郭亚辉;我国企业的专利战略探索[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6 彭磊;知识产权质权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7 万仞;设计法规与知识产权[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8 邱加化;论竞争法在知识产权领域的适用[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9 杨建成;论知识产权的法律适用[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10 祝丽娜;知识产权领域的国际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05409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05409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86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