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行城市外来人口管理方式的弊端
[Abstract]:......
【作者单位】: 宁波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631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周运清,王培刚;农民工进城方式选择及职业流动特点研究[J];青年研究;2002年09期
2 严善平;中国九十年代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实态及其机制[J];人口与经济;1998年03期
3 杨克明,董冲;双轨就业体系的制度分析[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8年06期
4 孔祥成,刘芳;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问题研究综述[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刘平青,姜长云;我国农民工培训需求调查与思考[J];上海经济研究;2005年09期
6 陈万灵;社区研究的经济学模型——基于农村社区机制的研究[J];经济研究;2002年09期
7 杨达;;潜隐性“拐点”现象与城乡协调发展新需求——赣南90村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J];江西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8 马九杰 ,孟凡友;城市农民工第二市场择业——关于深圳市的个案剖析[J];开放时代;2003年04期
9 李学昌;危机与出路:当前农村社会问题研究述评[J];史林;2003年04期
10 郭忠兴,李岳云;农民理性与“政策”理性:对粮改的评析[J];南京经济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黄京平;石磊;;试论“入世”对城市流动人口犯罪的影响[A];加入WTO与新时期政法工作前瞻——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法律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欣欣;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与迁移——理论、实证与政策分析[D];浙江大学;2001年
2 赵建国;国有企业过剩就业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2年
3 黄玉捷;内生性制度的演进逻辑[D];复旦大学;2004年
4 张小斐;企业合约的经济学思考与统计学分析[D];天津财经学院;1999年
5 高杰;政府R&D投入对中国就业的效应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6 苗苗;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剩余劳动力迁移定量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7 余斌;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住区系统演变与人居环境优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8 彭文兵;经济社会学理论方法与运用[D];上海财经大学;2001年
9 杨正喜;珠三角以农民工为劳动者的劳资冲突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10 牟新云;基于需要理论的进城农民工行为分析与管理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齐晓丽;河北省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城市化进程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02年
2 聂玉梅;企业白领地位获得和流动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付华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分析[D];华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郝团虎;行政管理学视角下的中国乡—城流动人口[D];西北大学;2004年
5 林江波;杭州市农民收入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实证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6 付志强;论我国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制度创新[D];浙江工商大学;2006年
7 刘东玲;当代农民外出务工行为的感性特征分析[D];吉林大学;2006年
8 潘煜龙;江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途径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6年
9 李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制度障碍分析[D];山东大学;2007年
10 严亮;信息化对农户行为的影响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训珉,,方W
本文编号:242798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4279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