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不安全感的关系研究
本文关键词:整合视角下安全感概念的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年
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不安全感的关系研究
华小萌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周围环境的不断变化使人们感到从未有过的不可控感和不确定感,也因此产生了前所未有的不安全感。同时安全感也是一个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因而不容忽视的问题,学者认为安全感是生理需要以外最基本的需要,是心理健康的基础。因此,降低不安全感,无论对于社会还是个人,都是当今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值得深入探讨。如何降低不安全感则涉及到安全感与不安全感的关系。学界普遍认为安全感与不安全感之间呈现此消彼长的关系,符合情绪的双极模型;而少数学者的研究却发现两者可能相互独立,符合双变量模型,那么安全感和不安全感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急需探讨。因此,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情境实验的方法,以来自北京、天津、上海及海外的大学生为被试,对于特质安全感与特质不安全感、状态安全感与状态不安全感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究,并且讨论了唤醒对于状态安全感与状态不安全感之间的关系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大学生的特质安全感与特质不安全感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符合情绪的双变量模型。(2)在混合刺激的诱发下,大学生的状态安全感与状态不安全感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且状态安全感与状态不安全感被个体同时体验,符合情绪的双变量模型。(3)唤醒度对于状态安全感与状态不安全感的关系有影响作用;随着唤醒水平增高,状态安全感与状态不安全感相关关系加强。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B844.2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海彬;姚本先;;城市居民安全感问卷的编制[J];人类工效学;2012年04期
2 姚本先;汪海彬;;整合视角下安全感概念的探究[J];江淮论坛;2011年05期
3 曹中平;黄月胜;杨元花;;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在初中生中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4 雷丹;赵玉芳;汤永隆;邓丽俐;刘玲爽;李哲;;四川灾区震后一个月PTSR、社会支持、安全感状况及相互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5 甘甜;罗跃嘉;张志杰;;情绪对时间知觉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9年04期
6 刘玲爽;汤永隆;张静秋;邓丽俐;雷丹;刘红梅;;5·12地震灾民安全感与PTSD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7 孙思玉;吴琼;王海兰;罗宇茜;管健;;天津市大学生安全感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8 王俊秀;;面对风险:公众安全感研究[J];社会;2008年04期
9 王海宝;谌业荣;余永强;张诚;赵本胜;张达人;;情绪加工中唤醒度的作用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7年10期
10 李静;;民族心理学跨文化研究及其等值确定[J];广西民族研究;2007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漆光紫;陈施;何炫珏;李丹;;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医学生心理安全感与气质类型相关性[J];中国学校卫生;2016年07期
2 刘佑生;杨元花;;国内近十年关于安全感的研究述评[J];湘潮(下半月);2016年06期
3 王共强;韩咏竹;胡纪源;马心锋;杨任民;;肝主疏泄与情绪加工的神经机制初探[J];中医学报;2016年06期
4 杨世宏;王智勇;薛继伟;;辽宁省大中学生精神压力与相对学习成绩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6年05期
5 俞国良;王浩;;社会转型:国民安全感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社会学评论;2016年03期
6 吴慧中;尚俊辰;邱香;;群际行为对女大学生时间知觉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05期
7 洪宇翔;吴伟炯;;公共安全意识现状及对策研究——基于杭州市的调查[J];浙江社会科学;2016年05期
8 陆静怡;王越;;心理不安全状态下决策者的风险偏好[J];心理科学进展;2016年05期
9 周芳名;;乡村“关系疏离”与个体安全感研究——以鄂东某村艾滋病人为例[J];劳动保障世界;2016年09期
10 王可晖;石静;彭怀晴;王丽;张晓茹;;芦山地震后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与自我意识[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6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本先;汪海彬;;整合视角下安全感概念的探究[J];江淮论坛;2011年05期
2 欧阳海燕;;2009~2010年度中国平安小康指数:69.4 中国人安全感大调查[J];小康;2010年07期
3 曹中平;黄月胜;杨元花;;马斯洛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在初中生中的修订[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0年02期
4 王娟;;公众安全感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研究——以社会治安秩序为视角[J];政法学刊;2009年05期
5 雷丹;赵玉芳;汤永隆;邓丽俐;刘玲爽;李哲;;四川灾区震后一个月PTSR、社会支持、安全感状况及相互关系[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年08期
6 姚本先;汪海彬;王道阳;;1987~2008年我国安全感研究现状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心理学探新;2009年04期
7 刘玲爽;汤永隆;张静秋;邓丽俐;雷丹;刘红梅;;5·12地震灾民安全感与PTSD的关系[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8 孙思玉;吴琼;王海兰;罗宇茜;管健;;天津市大学生安全感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3期
9 周世军;李科生;张亚婷;李瑞;彭秋艳;;初中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年04期
10 王俊秀;;面对风险:公众安全感研究[J];社会;2008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西;;不安全感[J];中国新闻周刊;2006年26期
2 亦心;;与“不安全感”说拜拜[J];英语沙龙(实战版);2013年03期
3 胡三嫚;佐斌;;工作不安全感及其对工作压力感、工作满意感和绩效的影响[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7年02期
4 胡三嫚;;工作不安全感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6期
5 张岗英;董倩;;工作不安全感对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影响[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3年02期
6 邓清波;;中国富豪需要两种“不安全感”[J];同舟共进;2006年09期
7 胡三嫚;李中斌;;企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的实证分析[J];心理学探新;2010年02期
8 周浩;龙立荣;;工作不安全感、创造力自我效能对员工创造力的影响[J];心理学报;2011年08期
9 曾奇峰;;有一门学问叫父母[J];心理与健康;2014年01期
10 鞠丹;;我一直生活在一个迷人的世界里[J];体育博览;1992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学军;陈斯燕;;大学生职业不安全感的实证研究[A];第五届(2010)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10年
2 冯冬冬;王海江;陆昌勤;;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绩效、身心紧张的关系:可雇用性的调节作用[A];第四届(2009)中国管理学年会——组织行为与人力资源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2009年
3 胡三嫚;佐斌;;工作不安全感与组织承诺:领导-部属交换的调节作用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冯冬冬;陆昌勤;萧爱铃;;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满意度、绩效的关系:身心紧张的中介作用[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宋兆岩;;企业员工心理资本、工作不安全感和工作绩效的关系[A];心理学与创新能力提升——第十六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3年
6 王海江;冯冬冬;陆昌勤;;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心理与行为的关系:个人传统性的调节作用[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张瑞芳;陆昌勤;;工作不安全感与员工工作满意度及绩效的关系:自我效能感与积极应对的作用[A];北京市社会心理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胡三嫚;佐斌;;工作不安全感与离职意愿:工作绩效的调节作用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9 杨元花;谭凤娥;;安全感-不安全感问卷适用性初步研究[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曦;王海江;陆昌勤;;工作不安感与员工绩效:上司支持的调节作用[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三嫚 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2 本报评论员 阮修星;[N];中华工商时报;2013年
3 姜媛;[N];华夏时报;2005年
4 星杓;[N];南方日报;2010年
5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 约翰·汉密尔顿;[N];人民日报;2013年
6 英国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学院社会学教授 邓肯·盖里;[N];人民日报;2013年
7 袁启华;[N];中国企业报;2006年
8 赵学勤;[N];中国保险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赵倩;[N];中国劳动保障报;2006年
10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中心 丛中博士;[N];光明日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胡三嫚;工作不安全感及其对组织结果变量的影响机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2 严开胜;生产型企业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机制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3 张淑敏;零售商业企业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与积极应激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解飞;个人组织匹配与工作不安全感关系研究:领导成员交换的调节效应[D];苏州大学;2010年
2 陈海华;工作不安全感的来源和结果[D];浙江大学;2006年
3 李记娟;员工可雇佣能力与工作不安全感关系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彭新艳;工作不安全感与工作绩效的关系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2012年
5 沙飞翼;工作不安全感对工作满意度的影响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4年
6 陈马娟;新生代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对职业倦怠的影响—工作中乐趣的调节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7 马文达;职场排斥对工作不安全感的影响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15年
8 文飞人;雅安市大学生村官工作不安全感测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4年
9 华小萌;大学生心理安全感与不安全感的关系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10 李业川;员工工作不安全感及其应对措施研究[D];重庆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整合视角下安全感概念的探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479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479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