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组织黑社会化——对黑社会组织形成的另一种解读
[Abstract]:The black socialization of criminal organizations refers to the process in which criminal organizations run counter to social norms and develop into triad organizations. Specifically, it refers to the process in which general criminal organizations, in order to obtain greater economic interests, establish umbrellas, closely organize structure and management, form organizational subculture, monopolize crime market, and gradually evolve into underworld organizations. That is, the process in which the general criminal organization evolves into a triad organization. Including the black soci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the black socialization of criminal activities and the black soci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security. The motivation of black socialization of criminal organization is both individual and organizational.
【作者单位】: 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4条
1 康树华;论有组织犯罪的基本手段[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2期
2 李若菊,姜燕;黑社会性质犯罪集团形成条件[J];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4期
3 赵秉志,赫兴旺;跨国跨地区有组织犯罪及其惩治与防范[J];政法论坛;1997年04期
4 宋小明;试析有组织犯罪分子对国家工作人员的贿赂腐蚀及其对策[J];政法学刊;1997年03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海燕;张小玲;;刑事诉讼效率与刑事证据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于师号;;基于角色转换的大学语文教学新模式[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年02期
3 俞宁;;从文化剥离到文化敏感——从个案工作看精神健康服务中的文化意识转向[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李德孝;;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与剩余劳动力转移[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5 刘长运;茆长荣;;景区依附型旅游小企业调查——以丹霞山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29期
6 单以红;;关于水权市场特征及需求管理的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7 毛瑞芹;;城乡文化冲突视域中的农村大学生再社会化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36期
8 邬丽群;何景洋;高明星;;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调查与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9 陈云亮;;“挥泪斩马谡”悲剧的社会心理学分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杨甜甜;;暖春中的社会心理学理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7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朱黎杰;;职业安全健康管理经济评价成本-收益分析法[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3 欧阳国华;;基于分子生物学的快感人假设论纲[A];2005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精选论文(第二部分)[C];2005年
4 罗宝珍;;浅析叛逆期青少年对电视的逆反心理[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5 徐新林;;文化冲突、和谐校园与农村大学生社会化[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三)[C];2007年
6 纪伟;;正名·定分·成事——法官角色定位之于审判权独立行使[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7 王亚卓;任志华;;七、公共产品特性及其提供方式探析[A];2010中国国有经济发展论坛暨“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国有经济战略调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8 ;第六章 外语教学改革[A];高等教育改革创新理论与实践[C];2008年
9 何兵;;人文关怀中情感思维的价值审视[A];《思维科学与21世纪》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杨国昌;;坚持劳动创造价值的一元论[A];中国经济热点问题探索(上)[C];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远飞;市场化环境下的大学运行逻辑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2 刘茜;公共物品供给机制与政府定位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3 丁玉海;法经济学理性主义的逻辑与历史分析及其启发[D];东北财经大学;2010年
4 朱德友;高校教师激励机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5 刘梅;农户可持续农业生产行为理论与实证研究[D];江南大学;2011年
6 朱孟才;中国行政决策听证制度优化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孙长松;交易成本视角的铁路客运制度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徐艳;社会公正视角下的农民工报道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9 白琼英;青少年心理理论的发展及其马基雅维里主义信仰的影响[D];西南大学;2011年
10 黄靖;企业慈善捐赠行为与税收政策关系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莉莉;上海市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与心理健康现状研究[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王婷婷;中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3 秦璐;网络舆情引导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朱吉丽;初中生非正式群体管理沟通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游梦潇;虚拟社区中的人际互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6 王云;初中班级留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管理策略[D];苏州大学;2010年
7 徐春华;高中生诚信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梁青春;大学生抗挫折能力培养问题探析[D];苏州大学;2010年
9 郑清;互联网条件下高中生道德教育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10 白军鹏;高中生数学教育信念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汝昆,张建伟;试析黑社会和黑社会性质的犯罪组织[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5年01期
2 李天波;李兴锋;;对涉黑组织在经济领域犯罪的防控[J];中国刑事警察;2005年03期
3 刘晓丽;禾子;;中国黑社会治理研究[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0年02期
4 赵可;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发展趋势[J];人民公安;2000年14期
5 刘守芬,王小明;关于惩治黑社会组织犯罪的立法思考[J];中外法学;1996年06期
6 付兆丽;析黑社会犯罪[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7 郜尔彬;;黑社会性质组织与黑社会组织之比较[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6年04期
8 郭子贤;;黑社会组织亚文化表征[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9 关飞;;黑社会组织犯罪成因及遏制对策[J];理论界;2008年09期
10 周心捷;;解读“黑社会组织”[J];政法学刊;2009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董玉庭;;黑社会组织特征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2 ;法制心理分组报告[A];第十三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3 岳平;;犯罪学层面上的反思——黑社会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罗大华;王名湖;;黑社会犯罪心理问题对话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王钧;;“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法学注释[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6 刘文成;周路;;试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与治理[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7 朱沅沅;;准确把握黑社会性质组织概念 全面防控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8 黄芸;;海峡两岸黑社会犯罪组织之成因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刘文成;周路;;试析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征与治理[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10 郭浩善;马献钊;;从我省情况谈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特点及发展趋势[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陆威 实习生 王思远;其犯罪组织具有四项特征[N];北海日报;2010年
2 王赫 曾芳;突破传销犯罪组织铁幕[N];人民公安报;2009年
3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杨郁娟;侦办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基本策略[N];检察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吴m#麓 王宁;黑帮研究:魔高一尺,道高一丈[N];北京科技报;2009年
5 杨琳琳;国外关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相关规定[N];人民政协报;2010年
6 法学博士 章敬平;1930:不是黑社会太黑[N];经济观察报;2011年
7 记者 杨维汉 周婷玉;明确黑社会组织特征,加大“打黑”力度[N];新华每日电讯;2010年
8 记者 陈丽平;应加重黑社会组织保护伞刑罚[N];法制日报;2011年
9 本报特约记者 闵U
本文编号:248746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4874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