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犯罪欲抑制及其心理预防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孙绍伟;张明;;关于环境保护法立法完善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 陈广计;;当前职务犯罪侦查工作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芜湖市基层院为视角[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汪小丽;;现代法治视野下的“亲亲相隐”原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4 马春晓;;刑事诉讼效率不应过度追求[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5 王振生;;论基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改革的理论基础及其理念的创新[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6 徐倩;;论刑法的谦抑性——以《刑法修正案八》第22条为视角[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2年03期
7 陈兴良;;犯罪:规范与事实的双重视角及其分野[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8 白建军;;从犯罪互动看刑罚立场[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9 陈兴良;;关于死刑的通信[J];北大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10 廖瑜;;情节的定义[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2 陈新生;金石;;检察机关对刑讯逼供行为的监督查处机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丁英华;;和谐社会视野下的犯罪被害人补偿制度[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高继明;;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正确处理职务犯罪侦查中的几个关系[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5 陈屹立;;严打政策的政治经济学:实证主义的视角[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6 王秀科;刘加尧;;主要国家动物福利立法概况及启示[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潘伟明;;刑事非法证据排除的困境与出路——以《“两高三部”刑事非法证据排除规定》为视角[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许家铭;;论当前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矫正[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1辑)[C];2010年
9 姚兵;;德国犯罪论体系中目的犯沿革考评[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10 袁春怡;周东平;;董必武的刑事司法思想及其对中国刑事司法现代化的启示[A];董必武法学思想研究文集(第五辑)[C];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东平;近代中国监狱的感化教育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姜文秀;美国“囚犯战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彩红;竞技体育犯罪法律治理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1年
6 郭响宏;俄国1864年司法改革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7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8 肖晚祥;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9 梁捷;寻求一致的公平理论[D];复旦大学;2010年
10 杨芳;平等原则在少数民族人权保障中的适用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钱元昌;浅析一人公司的刑事主体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马朗;犯罪的二次性违法属性理论与实践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宋磊;我国死刑执行制度中若干争议性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卢苇;我国死缓适用标准的实证性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周强智;校园暴力视野下的校园警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陈婧;不作为犯的理论研究与立法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张小萍;论假冒专利罪的扩张与限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陈亭亭;论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9 吴刚;从狱霸现象看我国看守所管理改革[D];湘潭大学;2010年
10 王朋;论绑架罪中的“情节较轻”[D];湘潭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焦利;金融领域犯罪心理探究[J];前进;1997年04期
2 任克勤,刘柏纯;论犯罪心理学与其他刑事法学之关联[J];福建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公共安全研究;2003年05期
3 李玫瑾;;“犯罪心理”辨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4 温伙成,陈丙贵;浅析犯罪心理在串并案件中的运用[J];广东公安科技;1995年01期
5 周永亮;;谈犯罪心理矫正[J];魅力中国;2010年13期
6 聂庆柏;中专《犯罪心理学》教材修订之浅见[J];公安教育;1994年03期
7 陈毕君;利益驱动是犯罪心理外显的重要原因——三起绑架撕票案引发的思索[J];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6期
8 高锋;犯罪心理美学论[J];湖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03期
9 李玲;;群体犯罪心理简议[J];消费导刊;2009年12期
10 罗大华,何为民;对犯罪心理学研究取向的思考[J];政法论坛;2004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何为民;;论犯罪心理矫治的概念及其操作体系[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2 梅传强;;论犯罪与刑罚的人性基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罗大华;许相明;;商业贿赂犯罪心理及其预防措施[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4 徐巍;周宗奎;郑文清;曾彦雅;;犯罪心理形成机制探析[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5 邱国j;;市场经济与犯罪心理[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6 张翠琼;田宝;;我国保安员犯罪可能性预测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赵佳芝;马翠莲;赵佳英;;青少年犯罪心理与对策[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8 靳跃;毛书贵;;司法精神病学与犯罪心理分析技术之比较[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丁平;;入室盗窃犯罪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调查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10 曹运伟;胡志泽;;被害人权益保护的缺失与立法完善[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孟娟;探究留守青少年犯罪心理[N];自贡日报;2008年
2 郁枫;大学生犯罪心理与心理疾病有关[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董文怡(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校);把脉青少年犯罪心理[N];廊坊日报;2005年
4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 安玲;犯罪心理画像可给侦查提供方向[N];人民公安报;2004年
5 ;三大因素导致犯罪心理产生[N];天津日报;2005年
6 长沙指挥学院 陈庆强;浅谈对犯罪心理的预防[N];人民武警;2008年
7 记者 欧阳敏;留守青少年为何产生犯罪心理[N];自贡日报;2008年
8 彭德倩根据演讲录音整理;一分完整的犯罪心理报告[N];文学报;2003年
9 山东警察学院治安系 王超 刘浩 秦超;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N];中国贸易报;2008年
10 何春生;犯罪心理的经济因素[N];江苏法制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刘艳萍;美国刑事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蔡国芹;刑事调解制度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4 郑伟;法社会学视野中的刑罚理念及制度[D];吉林大学;2006年
5 田鹤城;经济发展与犯罪关系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6 邓晓霞;自首制度的理论与实践反思[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7 吴宗宪;罪犯改造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8 黄广进;论刑事责任的根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9 何显兵;死缓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10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莉;论异常心理向犯罪心理转化的控制[D];吉林大学;2010年
2 唐彦;网络与青少年犯罪心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刘志妍;论财产犯罪预防[D];黑龙江大学;2006年
4 郝斌;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5 张远;当代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王敬轩;系列杀人犯犯罪心理分析及对策[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7 夏郁芳;我国林业行政案件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8 孙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9 刘丹;欲望与犯罪[D];国际关系学院;2007年
10 王电赏;犯罪人和解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5570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570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