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鉴定文书效力的法理分析——关于鉴定文书加盖公章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11-07 15:48
【摘要】:鉴定文书加盖公章才具有法律效力,具有相应的法律依据,它在表明鉴定主体合法性、鉴定文书制作程序规范性和鉴定结论的可采性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但这些意义只是相对的,加盖公章可能模糊鉴定主体法律义务和法律责任的承担、可能无法落实鉴定结论的法庭调查方法、可能使得鉴定人职业资格制度面临巨大挑战。不能把上述论题只当作鉴定文书格式的问题,应从鉴定人制度改革、鉴定权的合理配置以及鉴定结论的采纳采信等方面来把握。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汪建成,孙远;刑事鉴定结论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1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顾双平;蔡立旺;;典型案例引发的农业技术司法鉴定问题的思考[J];安徽农学通报;2006年09期

2 奚玮,张韬;试论民事证明责任的法律性质[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3 李佑标;论行政非法证据排除规则[J];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4 郭子育,王冬梅,纪力,党小博;法务会计与司法会计辨析[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年02期

5 沈健;比较与借鉴:鉴定人制度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2期

6 姚澜;关于树立司法鉴定结论公信力的法律探讨[J];长白学刊;2003年06期

7 王学峰;周南兰;;民事诉讼中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问题[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8 彭志乾;;我国司法鉴定启动问题的思考[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9 廖泽芳;对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反思[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10 蒋尧明;会计信息真实性:基于“法律真实说”的理性思考[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戴鑫;王f ;;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设立的自认制度之不足[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革新;构建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吴卫军;法理与建构:中国司法改革的宏观思考[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5 郭志媛;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6 史立梅;程序正义与刑事证据法[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许身健;刑事程序现代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谭志君;证据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9 郑未媚;自由心证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侍东波;程序参与及其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开;刑事鉴定结论质证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殷永军;论我国法医学鉴定体制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张永忠;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书的认证[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4年

4 翟东堂;论民事证据证明力[D];河南大学;2001年

5 陈健;民事证据适用研究及其价值取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邓治军;民事质证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7 黄小明;我国刑事鉴定启动制度改革与完善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李雪莲;略论民诉中的举证与查证[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9 李玉华;论诉讼证明标准[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刘炳良;试论完善民事证据立法中的几个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建伟;从龚如心巨额遗产继承案看我国文件鉴定工作的完善[J];贵州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2 玉梅;;试论司法鉴定文书的规范化[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3 裴小梅;论法医学鉴定的本质及其科学性[J];法医学杂志;2000年01期

4 吴军;编写法医学鉴定结论常用词语的运用[J];法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5 蒋丽华;;论刑事技术鉴定结论的审查[J];刑事技术;2007年01期

6 梅玉兰,常林;试论法医学鉴定缺陷[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8年02期

7 尹金凤;;谈对司法鉴定结论的审查[J];辽宁警专学报;2007年02期

8 邢永杰;;涉案物品价格鉴定的规范[J];中国司法鉴定;2010年04期

9 马玮玮,唐晓波;浅谈鉴定结论的证据作用[J];刑事技术;1999年03期

10 姜琳玮;江涛;冯斌;;浅议鉴定结论的运用[J];中国司法鉴定;2005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朴京哲;杜渐;张凤彬;;关于司法鉴定文书结论称谓表述的讨论[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三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杨晓娜;;伤害案件中鉴定结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黄颖宏;夏明天;;浅谈刑事案件中法医学鉴定体制[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隋成敏;吕传勇;陈燕;;浅谈在法医伤情鉴定中临床病历资料审查的重要性[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5 钱小荣;林伟毅;苏浩;;改革与完善我国鉴定结论质证制度[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6 郭鹏;韩全峰;;在伤害案中鉴定的体会[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十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李伟;张怀金;;浅谈法医学鉴定人应具备的基本素质[A];全国第十二次法医临床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8 叶松青;;关于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的范围探讨[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9 刘萍;;检讨鉴定结论[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10 张峰;;浅析我国鉴定人不出庭现象[A];中国法医学会全国第九次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李庆伟 温永乾 河南省登封市人民法院;启动重新鉴定应注意的问题[N];人民法院报;2009年

2 徐烨;刑事司法中的价格鉴定需规范[N];江苏法制报;2007年

3 庆阳市公安局西峰分局刑事技术室 李自强;对有争议的人体损伤鉴定结论采信问题的探讨[N];甘肃法制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冯莹 赵兴武;需要完善的四个环节[N];人民法院报;2006年

5 陕西省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 孙海龙邋姚建军;对司法鉴定随意性的规制[N];人民法院报;2008年

6 何柏松;采用骨龄鉴定结论应视情而定[N];检察日报;2006年

7 李灿梅;DNA技术威力凸显[N];大理日报(汉);2008年

8 张卫平 汪建成 何家弘;从亲子鉴定看鉴定制度[N];北京日报;2007年

9 叶红 郭玉超 记者 石朕;司法鉴定文书可与国际接轨[N];大连日报;2011年

10 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 何柏松;怎样审查侵犯计算机程序的技术鉴定结论[N];检察日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郭华;鉴定结论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2 郭金霞;鉴定结论适用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陶涛;法医学尸体解剖鉴定结论的规范化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4 吕泽华;DNA鉴定技术在刑事司法中的运用与规制[D];中国人民大学;2010年

5 刘革新;构建中国的司法鉴定体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吴s,

本文编号:25573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573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98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