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政策视野下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
【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8
【分类号】:D631.5;D924.3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呵护生命的防线——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志愿者行动启动[J];道路交通管理;2007年01期
2 ;九种道路交通违法行为信息可消除[J];兵团建设;2009年06期
3 ;延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成立市道路交通安全委员会的通知[J];延安市人民政府政报;2011年07期
4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山东省道路交通安全秩序整治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J];山东政报;2001年16期
5 许桃芳;谁该为道路交通安全买单[J];学习月刊;2004年10期
6 新文;;云南省道路交通安全志愿者行动启动[J];道路交通管理;2006年09期
7 本刊编辑部;蒙令华;高志强;蔡安;李秀菊;汪细林;高志强;;酒后不驾车 生命有保障[J];道路交通管理;2007年05期
8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省开展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集中整治专项行动情况的通报[J];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05期
9 邵群红;在全社会营造自觉维护交通秩序的大气候——李纪周副部长就道路交通安全答记者问[J];汽车与安全;1996年03期
10 ;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全生产委员会等部门关于开展全省道路交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意见的通知[J];浙江政报;2001年2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郭洁;;从理性的视角看“严打”刑事政策[A];“三个代表”与理论创新[C];2003年
2 刘莉芬;羊忠民;;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与和谐社会构建[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李卫红;;刑事政策概念误区种种及矫正[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4 廖荣辉;;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刘中发;;和谐社会视野中的轻罪刑事政策——侧重于检察业务的思考[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赵靖;;起诉阶段如何实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杜雄柏;张永红;;刑事政策的导向功能及其限制[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8 吴宗宪;;论社会变迁与刑事政策的调整[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9 徐维忠;;对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统一适用存在问题的思考[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10 周立琦;辛全龙;;刑事政策在司法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窦红生 王维彬;我市安监干部雪夜督查道路交通安全[N];延安日报;2007年
2 通讯员 左雄 阮景红;团风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氛围浓[N];黄冈日报;2007年
3 匡雪邋李仕欣;山东打响冬季交通安全宣传大会战[N];人民公安报;2007年
4 记者 王亚南;莅安督导道路安全整治行动[N];安阳日报;2008年
5 记者 李莉;整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共同预防交通事故[N];周口日报;2008年
6 施忠诚;峨山集中整治农村道路交通安全[N];玉溪日报;2008年
7 记者 文刚;在安全与效率中寻找平衡[N];海南日报;2009年
8 鲁光荣;玉溪全力做好2009年道路交通安全工作[N];玉溪日报;2009年
9 记者 田逢春 实习生 刘畅;部门联动确保道路交通安全[N];云南日报;2009年
10 记者 盛文辉;开创道路交通安全新局面[N];甘肃法制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仁文;刑事政策及其过程[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2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3 曲新久;刑事政策的权力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王振峰;刑事政策模式选择[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沈仲平;香港三合会的源流、演变及刑事政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李元鹤;刑事政策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7 马社强;区域道路交通安全评价的理论与方法[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8 侯宏林;刑事政策的价值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9 唐亮;信息化条件下营运车辆安全监管关键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2年
10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晓彤;刑事政策视野下的道路交通事故预防[D];内蒙古大学;2008年
2 周折;刑事法治二重奏[D];北京大学;2004年
3 刘荣;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之贯彻[D];暨南大学;2011年
4 李清昊;社会转型时期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陈杰;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与刑事检察工作[D];苏州大学;2010年
6 黄淑静;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视野下的我国刑罚制度改革[D];河南大学;2011年
7 裴国富;我国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刑事政策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8 张训;论刑事政策的价值取向[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李鹏;刑事司法视野中的刑事政策:价值冲突与整合[D];南京师范大学;2004年
10 于晓琼;析论我国法治进程中的“严打”刑事政策[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本文编号:25574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574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