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微博对群体性事件助燃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以“昆明PX事件”为例

发布时间:2017-03-20 15:12

  本文关键词:微博对群体性事件助燃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以“昆明PX事件”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微博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它对群体性事件的发展有一定的助燃作用。本文在对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助燃理论和系统动力学的知识,建立了群体性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图,全面分析群体性事件在现实社会中发生与发展过程中,政府、网民、网络媒体和事件本身所扮演的角色和其影响关系;将该模型简化,从微博关注度和微博信息数量两个方面,分析微博对群体性事件的助燃作用。以"昆明PX事件"为例,对模型进行仿真,了解微博关注度的变化和微博信息数量的变化对于群体性事件关注度变化的影响,认为微博的裂变式传播、广泛性和平台的冗杂性都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群体性事件关注度的增加。
【作者单位】: 北京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中心;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微博 群体性事件 动力学机制 助燃理论 关注度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人才项目“网络社会与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编号:NCET-10-0264)资助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0引言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微博为代表的信息平台在信息传播与信息分享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影响和改变人们的信息认知方式和信息接受水平,同时也对人们的信息观念与信息态度等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社会状态正处于转型时期,长期累积的社会矛盾也呈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久华;;试论网络群体性事件发生的模式、原因及其防范[J];重庆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2 张明军;陈朋;;2011年中国社会典型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态势及学理沉思[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2年01期

3 路茂林;;图书馆危机管理与灾害教育体系的构建[J];高校图书馆工作;2010年01期

4 朱力;卢亚楠;;现代集体行为中的新结构要素——网络助燃理论探讨[J];江苏社会科学;2009年06期

5 孙元明;;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陈强;徐晓林;王国华;;网络群体性事件演变机制研究[J];情报杂志;2011年03期

7 杨成明;;微博客用户行为特征实证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1年12期

8 吴敏琦;;微博用户日常生活信息获取行为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情报科学;2013年01期

9 范泽孟;牛文元;;社会系统稳定性的调控机理模型[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7年07期

10 赵树凯;社区冲突和新型权力关系——关于196封农民来信的初步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199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付允;刘怡君;牛文元;汪云林;李丁;;和谐社会构建中群体性事件演化过程分析[A];和谐发展与系统工程——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第十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8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平;;现阶段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展趋势及应对策略[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宋玢璐;;影视剧对社会性别观念的正面建构——从受众接受的角度[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袁立庠;;微博的传播模式与传播效果[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4 赵岩;王丽雪;;“开心农场”的传播学视角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0年07期

5 郑亚灵;;论仪式观视域下传播的本质与传播学研究方法[J];安康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6 焦智博;刘大勇;;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0年09期

7 张培立;;地方性传媒面临的挑战与突围[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8 王欢;张静;;手机媒体发布政府信息的权威性研究[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邢立新;;浅谈地方广播媒体应急报道的策略[J];中国编辑;2009年03期

10 王旭一;肖建春;;媒体的捧与棒——解析“李一事件”背后的媒体现象[J];今传媒;2010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炎;;西方传媒对奥运的不实报道与中国的对策——从奥运圣火传递谈起[A];中国传媒大学第二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邢虹文;;电视受众分化中的社会认同——基于上海市民的实证研究[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3 邹妍艳;李波;;“人肉搜索”:网络集群行为解读[A];中国传媒大学第三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4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5 黄时进;蒋霆辉;应佚伦;;城市社区医疗卫生知识的科学传播——基于上海地区的实证分析[A];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2010科普理论国际论坛暨第十七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6 罗云锋;;群体心理学与大众传媒研究[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青年学者文集)[C];2008年

7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吴春华;温志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政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9 顾金喜;;网络群体性事件应对与地方政府治理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熊建军;;试论乌鲁木齐7·5事件的媒介管制作用及政府行为不足[A];中国少数民族地区信息传播与社会发展论丛(2009年刊)[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侯东阳;中国舆情调控机制的渐进与优化[D];暨南大学;2010年

2 董素青;消费电视[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刘琼;中国网络新闻可信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劲松;都市类报纸的社会角色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7 朱海龙;场域、动员和行动:网络社会政治参与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8 杨海军;广告舆论传播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韩巍;新媒体背景下的政治整合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10 马晓超;电视的假相[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丹;“人肉搜索”的伦理学考察[D];湘潭大学;2010年

2 班晓宇;《时尚》杂志中的男性形象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3 温婷桢;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纸营销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4 周知;网络暴民成因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张鸿举;群体性事件应对[D];兰州大学;2010年

6 陈凯;建设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稳定问题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7 刘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过程舆论引导中的政府媒体公众三方关系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8 韦柳明;地方政府处置群体性事件的能力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9 曹叶秋;《公众的怒火》对美国政治的透视[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10 唐飞;大学生对介入群体性事件的选择取向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苌瑞月;;政府应对公共危机的信息机制研究综述[J];图书与情报;2007年04期

2 孙恪廉;增强应变能力 构建和谐社会——关于突发事件防范的思考[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2期

3 王赐江;;群体性事件类型化及发展趋向[J];长江论坛;2010年04期

4 于建嵘;;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08年01期

5 范明;中外“群体性事件”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3年01期

6 杜骏飞;;网络群体事件的类型辨析[J];国际新闻界;2009年07期

7 王玲;王东;;防范基于网络组织群体性事件研究[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8 李金龙;黄峤;;挑战与应对:网络群体性事件下的政府信息管理[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年01期

9 于海达;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与对策[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03期

10 薛澜;张杨;;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2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3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4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处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5 张笑春;;重建信任:预防和减少群体性事件的根本所在[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0年04期

6 余泓波;;严防谣言在群体性事件中肆虐[J];中外企业文化;2010年12期

7 刘校均;崔昊;;湘潭中院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群体性事件发生[J];企业家天地;2004年12期

8 路璐;;简论群体性事件中新闻媒体舆论监督的原则——以四川内江“特警抢尸”案为例[J];群文天地;2011年12期

9 马慧娟;佴澎;;处置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的法律主体问题(下)[J];中国公证;2011年06期

10 叶启昌;谈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原则与策略[J];公安研究;199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2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4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8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詹祖良;;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的反思詹祖良[A];2011广东社会科学学术年会——地方政府职能与社会公共管理论文集[C];2011年

10 毕雁英;;群体性事件的性质及其根源分析[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白河[N];西部法制报;2010年

2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3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4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5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6 志灵;没有矛盾化解机制,深究“鼓动者”何用[N];检察日报;2010年

7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州长 延荣科 楚雄彝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副秘书长 宋永健;当前楚雄州群体性事件的对策建议[N];云南经济日报;2004年

8 记者 李玉梅;切实保护群众利益 坚决维护社会稳定[N];金昌日报;2006年

9 张美荣;切实防范群体事件 全力确保和谐稳定[N];宜春日报;2006年

10 曾丽霞 童杨 陈启芳;上青乡平安创建促平安[N];三明日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洁;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4 李伟;新媒体时代群体性事件舆论引导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华雯文;社会保障:规避群体性事件的有效机制[D];吉林大学;2013年

7 孙静;群体性事件的情感社会学分析[D];华东理工大学;2013年

8 向良云;非常规群体性突发事件演化机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杨炯;警务危机与媒体关系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钟丹;当前我国群体性事件报道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5 骆毅;新世纪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吕嘉琳;我国现阶段群体性事件的矛盾分析及路径选择[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7 陈云;突发群体性事件冲突源头阻断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8 马旭东;试论群体性事件不同阶段的危机传播策略[D];复旦大学;2010年

9 李彤;我国群体性事件预防与处置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10 李永祥;庄河市群体性事件的化解机制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微博对群体性事件助燃的动力学机制分析——以“昆明PX事件”为例,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580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580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b0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