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
本文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自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群体性事件日益增多,尽管说这些事件多以经济因素为诱因,但不引起重视也会给社会安定带来威胁。作为考察对象,本文将通过对现阶段群体事件的分析、重点论证制度结构与群体事件之间关系,并以此对当前群体性事件产生的原因提出一个解释性框架和相应的对策建议。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群体性事件 社会机制治理 制度结构 对策建议
【基金】:2001年国家杰出青年《当代中国公共政策理论体系的研究》(项目号70125005)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2005年6月,胡总书记在中央党校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发表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提出的重大任务……”这不仅阐明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鼎新;西方社会运动与革命理论发展之述评——站在中国的角度思考[J];社会学研究;2005年01期
2 李强;“丁字型”社会结构与“结构紧张”[J];社会学研究;2005年02期
3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武中哲;;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的社会结构根源及集约化制度选择[J];经济学动态;2007年04期
2 赵旭东;;互惠、公正与法制现代性——一个华北村落的纠纷解决[J];北大法律评论;1999年01期
3 施雪华;赵臻;;1949—1956年中国政治发展的表现、动因和隐患[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李江源;教育制度的本质与现代转型(上)——基于社会哲学的视野[J];江苏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年01期
5 李本;当前我国社会政治的稳定机制与不稳定因素[J];中州大学学报;2002年03期
6 吕金记;转型经济中寻租性腐败的制度分析[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01年05期
7 王洛忠;论中国政府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以1998年中央政府机构改革为例[J];中国行政管理;2000年10期
8 吕恒立,陈晨;行政改革中的价值重塑与制度重塑[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9 沙颂;试论社区在中国城市社会整合中的作用[J];新视野;2000年02期
10 朱卫兵;;“转向”与左翼“剧联”——中国左翼戏剧的发生学研究[J];戏剧艺术;2006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婷;;社会自治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A];2006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下)[C];2006年
2 龙朝双;荣卫林;;提高政府在新农村建设中主导作用的思考[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汪居扬;;业主维权和社区权力结构的变迁——基于对社区纠纷的一项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张兆曙;;大树进城:一种城乡关系的实践过程视角[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春华;温志强;;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政府面临的挑战与对策[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宗礼;;民间社会与社区自治[A];社会转型与社区发展——社区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刘玉照;;新型工业社会运行方式与“断裂社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新理念[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下)[C];2004年
8 段凡;;论和谐社会下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9 王永杰;;从对抗到对话:刑事司法协商制度论纲[A];和谐社会 价值·政策·制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文集(2006年度)(政治·法律·社会学科卷)[C];2006年
10 刘玉照;梁波;;上海市“新移民”身份获得与结构分化——转型期外来人口的“移民化”研究[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克霞;革命与变迁[D];山东大学;2007年
2 郭哲;政府干预经济机制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3 杨茂林;县级可持续政治发展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4 李玉连;基于异质性的共享资源治理过程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07年
5 李华一;建筑业农民工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6 姜广东;非正式制度、财产权利与分工扩展[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7 金桥;基层权力运作的逻辑[D];上海大学;2007年
8 张晓溪;启蒙与醒世[D];吉林大学;2007年
9 宋嘉革;中国户籍制度改革与农村人口城市化转移[D];东北财经大学;2006年
10 赖波军;F高级法院:司法运作与国家治理的嬗变[D];四川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丽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社会管理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刘玮;社会转型期中国文化政策变动研究(1949-1958)[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3 齐冠华;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之公众参与[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4 李占营;提高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执行力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5 胡军;规范行政权力运行与反腐败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7年
6 乔凯;从“单位化农场”到“农场新社区”[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7 盛红杰;市民社会视域下的行政权力规制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8 周航;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城市新贫困群体社会保障制度的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9 苏琳;公民社会的发展与政治参与相关性研究[D];山西大学;2007年
10 金兴礼;一党独大制与印度政治现代化[D];山西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太军;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永运;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 认真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学习《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的一些体会[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4年03期
2 李进武;关于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 维护社会稳定的思考[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3期
3 黄光祖,李昱;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民内部矛盾和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置[J];公安研究;1994年06期
4 郑训斌;浅析几种经济利益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J];公安研究;1994年06期
5 陈有芳;关于正确处理群体性事件的思考[J];公安研究;1995年03期
6 张栋荣;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的形成方式及处置对策[J];公安研究;1995年05期
7 卢进宝,曹大勇;群体性事件的透析与防处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4期
8 张秉法;如何化解国有困难企业内部的矛盾[J];领导科学;1997年06期
9 张秉法;国有困难企业不安定因素分析[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7年07期
10 刘文成;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处置原则[J];四川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兴荣;;2008北京奥运会安全保卫工作前瞻[A];贵州省2004年刑法学年会论文集[C];2004年
2 王芳;;从两起群体突发事件谈党政机关执政能力建设[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杨雄;;风险社会理论的意义及对当前中国社会公共安全问题的政策思考[A];当代中国:发展·安全·价值——第二届(2004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学术年会文集 (上)[C];2004年
4 王再文;王玉萍;;应对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 提高基层政权执政能力[A];全国高等财经院校《资本论》研究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5 明瑞有;;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思考[A];“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和谐社会”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古长珍;;构建和谐社会问题研究[A];政府改革与行政能力建设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洪远朋;陈波;卢志强;;制度变迁与经济利益关系演变[A];上海市经济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明瑞有;;当前我国基层政府构建和谐社会的若干思考[A];湖北省行政管理学会2005年年会论文集[C];2005年
9 朱雁津;;共同努力 创造一个平安、和谐、稳定的高校校园环境——兼论安全保卫和思想政治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10 舒晓建;;坚持把维护高校安全稳定作为第一位的政治任务[A];“完善安全防控体系 构建和谐校园”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永祥 晁新 见君;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努力维护社会稳定[N];安徽日报;2000年
2 ;形成大调解格局[N];经济日报;2000年
3 郑坚(作者单位:省司法厅);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分析与防范对策[N];江苏法制报;2000年
4 中共靖江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陈汉高;切实做好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处置工作[N];江苏法制报;2000年
5 武振元(作者单位:连云港市司法局);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和对策[N];江苏法制报;2000年
6 振翼;乐平龙年砸龙舟 百万私产毁一日[N];民主与法制;2000年
7 江西省宜丰县法院 蔡小林;法院执行中群体性事件增多应高度重视[N];人民法院报;2000年
8 中共山东陵县县委书记 袁秀和;为农村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N];市场报;2000年
9 本报记者 张天春;维护人民利益确保社会稳定[N];云南日报;2000年
10 赵怀印;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 扎实做好农村社会稳定工作[N];安徽日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宋善文;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修成;1978年以来中国信访工作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赖小燕;转型期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05年
2 王红;群体性事件的矛盾解析[D];山西大学;2006年
3 彭晓宽;论思想政治工作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D];西南大学;2006年
4 陈林;基层政府在处置群体性涉稳事件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5年
5 周志文;转型期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对党的执政基础的挑战及对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6 吴小永;传统与理性[D];郑州大学;2006年
7 龚炜;群体性事件处置相关法律问题[D];苏州大学;2005年
8 黄琴;当前农村群体性事件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9 曹孔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10 王全兴;我国地方基层政府信用问题的实证分析与案例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755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755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