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江门市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1 20:22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众的思想观念发生深刻变化,群众权利意识觉醒,利益分化和社会矛盾不断更迭,警民关系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尤其是21世纪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创新日新月异,社会转型加快,社会治安形势也发生了重大变化,长期形成的良好警民关系受到了很大冲击。在此背景下,研究如何构建和谐警民关系对于提升人民群众对公安工作的信任度和满意度,增强人民群众对我党执政的支持与拥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江门地处珠三角西部地区,紧邻佛山、中山,毗邻港澳,人口流动频繁,社会治安情况复杂。江门又是中国华侨之乡,有其独特的地缘特点与历史文化,本地居民与海外华侨联系频繁,一旦警民关系不和谐恶化,发生大型群体性事件,往往会有境外华侨的影响与参与。因此,分析和研究江门市警民关系中存在问题和影响因素,构建江门市和谐警民关系,既是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践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因地制宜促进江门公安工作可持续发展,构建“平安江门”的职责所在,更是贯彻落实“立警为公、执法为民”重要思想,实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根本要求。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分析法、经验总结法等方法,立足于国内外警民关系的理论研究,实地调查了解江门市警民关系的现状及存在的不和谐问题,深入分析了江门市警民关系的影响因素,力求为江门市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提供决策依据。本文旨在以江门市警民关系的现状为基础,从影响警民关系因素的主体、客体、外部社会因素出发,提出化解江门市公安机关警民关系中不和谐问题以及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对策及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31.1
【图文】:

公安工作,江门市,群众,满意度


江门市警民关系总体表现良好,呈良性满意度不高、警察职责扩大化及公安队伍建设表现如下:作的满意度不高作为维护五邑侨乡和谐稳定的重要力量,江门放在公安工作的重中之重,通过积极开展公安治行动,加快推进公安行政管理工作的改革,有力地维护了江门社会的治安与民生稳定,人显示,受访群众中只有 12.5%对江门市公安工受访群众对江门公安工作并不否定,这说明江总体持积极态度。但是我们从中不难发现,仍态度,说明百姓对江门市公安工作认可度不够

负面信息,群众,态度


图 2-2 受访群众对网络涉警负面信息的态度 图 2-3 受访群众对民警走访案件的配合度虽然受访群众中对网络涉警负面信息持中肯态度和对民警工作配合度持积极态度的仍占大多数,但是不难看出,江门地区群众对于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信任度并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超越警务职责与能力的过度承诺损害了公安形象[44]。自从上世纪 90 年代福建漳州 110 向社会承诺“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灾必抢”的过度宣传口号后,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认识就开始产生误区,认为公安机关无所不能,主要职责就是服务好广大群众。但当公安机关无法满足群众百姓提出的各种“困难”与要求时,群众就会认为公安民警不作为,没有真正的为群众为百姓服务,引发其对公安机关及民警的不满,甚至将对社会的不满和怨气,发泄在民警身上,引发警民关系的紧张与不和谐。第二,公安机关与民警已然成为愈发激烈的社会冲突的直接面对者。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征地拆迁、土地确权、污染等案件数量增多,公安执法人员在处理这些案件的时候,案件受害者通常会将怨气和愤怒发泄到公安机关身上,

民警,配合度,群众,案件


图 2-2 受访群众对网络涉警负面信息的态度 图 2-3 受访群众对民警走访案件的配合度虽然受访群众中对网络涉警负面信息持中肯态度和对民警工作配合度持积极态度的仍占大多数,但是不难看出,江门地区群众对于公安机关及人民警察的信任度并不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超越警务职责与能力的过度承诺损害了公安形象[44]。自从上世纪 90 年代福建漳州 110 向社会承诺“有警必接,有难必帮,有险必救,有灾必抢”的过度宣传口号后,社会公众对公安机关的认识就开始产生误区,认为公安机关无所不能,主要职责就是服务好广大群众。但当公安机关无法满足群众百姓提出的各种“困难”与要求时,群众就会认为公安民警不作为,没有真正的为群众为百姓服务,引发其对公安机关及民警的不满,甚至将对社会的不满和怨气,发泄在民警身上,引发警民关系的紧张与不和谐。第二,公安机关与民警已然成为愈发激烈的社会冲突的直接面对者。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征地拆迁、土地确权、污染等案件数量增多,公安执法人员在处理这些案件的时候,案件受害者通常会将怨气和愤怒发泄到公安机关身上,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简晓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筑牢维稳群众基础[J];决策导刊;2010年01期

2 蒋朝晖;;基层民警失信于民原因探析[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年12期

3 修瑞;;浅析我国警民关系紧张的原因[J];南方农机;2018年05期

4 黄鹏;;从政治社会学视角对警民关系再理解[J];北京警察学院学报;2018年02期

5 任继兵;;那年我是片儿警[J];派出所工作;2016年09期

6 赵雪莲;;新媒体时代公安微信在构建和谐警民关系中的应用[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17年03期

7 段林萍;;政治信任视角下的和谐警民关系及其构建[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04期

8 徐海波;;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6年02期

9 安亚彬;;浅析公安信息化发展对增进和谐警民关系的作用[J];法制博览;2016年23期

10 张宇涵;;和谐警民关系的理论分析[J];民营科技;2014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6条

1 张毅;;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背景下的警民关系构建研究[A];“决策论坛——企业行政管理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16年

2 饶俊新;;和谐警民关系构建之外部环境分析[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解辉;张秋成;王瑞昌;;构建和谐警民关系 深化社会平安建设[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4 张国贵;;构筑新型警民关系的新格局[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C];2002年

5 刘文成;;关于加强新时期公安群众工作的思考[A];科学发展·生态文明——天津市社会科学界第九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中)[C];2013年

6 黄臻睿;;档案与公安文化建设[A];中国档案学会第六次全国档案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王烨捷;警花警草忙“触网”[N];中国青年报;2011年

2 李景谋;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的思考[N];西部法制报;2017年

3 傅达林;以法治共识呵护警民关系[N];人民日报;2018年

4 山东省东阿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民警 刘少生;感悟经典 构建和谐警民关系[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18年

5 本报记者 肖海员 通讯员 涂林华 熊智华;修水创新“案件点评制”构建和谐警民关系[N];人民公安报;2018年

6 记者 张燕 通讯员 张奎;共建警民关系建设创作实践基地[N];深圳特区报;2018年

7 胡印斌;请柬能加强什么样的警民关系[N];中国青年报;2010年

8 本报驻美国记者 张朋辉;袭警事件增多折射美国治安困境[N];人民日报;2017年

9 本报记者 王俊奇 通讯员 叶军蓉 黄传钢;赣州:“爱民护安”解决实际问题1190个[N];人民公安报;2017年

10 江苏省南京市公安局 赵向辉;网络时代密切警民关系的路径[N];人民公安报;201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猛;警民关系的博弈论分析[D];武汉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丁俊阳;警民心理距离与警民关系的构建[D];厦门大学;2017年

2 杨龙;江门市和谐警民关系构建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3 尹健胜;新时期江门市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8年

4 张建超;新形势下和谐警民关系的构建[D];新疆大学;2018年

5 苏维;大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7年

6 彭伟;新时期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12年

7 陈晨林;网络时代构建和谐警民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8 刘乃成;和谐警民关系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年

9 张豪;新型警民关系及其构建研究[D];青岛大学;2009年

10 朱彩霞;论新型警民关系的构建[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7647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7647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763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