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西部地区少数民族犯罪现状及预防措施
发布时间:2020-07-30 07:40
【摘要】:21世纪,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处于转型的特殊时期,随之而来的各种社会矛盾日渐增多,导致我国的社会治安形势较之以前更加严峻。中国从古至今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我国现有的五十六个民族中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实证研究表明,以少数民族为主体的犯罪呈逐年上涨的趋势且再犯现象突出。因此,少数民族犯罪的防控政策问题值得深入思考和研究。但在当前的刑法学和犯罪学领域,对少数民族犯罪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各项数据和调查都还较为缺乏。由于中国特殊的民族结构,加之笔者自身也是一名少数民族,且在学校研习期间以刑法学与犯罪学为主,因此对少数民族犯罪以及预防展开研究。论文开篇论述当前少数民族犯罪研究的不同学术观点,总结了少数民族犯罪定义以及其犯罪特点,笔者将少数民族犯罪概括为:一定时期内、一定区域范围内发生,以少数民族犯罪人为主体,犯罪具有相关性、集中性、群发性特点的总和。且该类型犯罪表现出地域性和集中性,民族群众种习惯、轻法律,宗族性强,犯罪主体文化水平普遍低的特征。接着文章论述了研究此类犯罪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从而证明了文章的研究必要性。文章在第三章中详细论述当前少数民族犯罪中比较突出的几个类型:暴力性犯罪、毒品犯罪。根据前文,文章以数据以及司法实际对当前的少数民族犯罪形势和原因进行分析,且根据这些原因预估了该类犯罪的未来走向。文章最后根据全篇的论述从国家和社会两个方面提出一些犯罪控制路径。在国家控制中,主要以推进法律改革、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高教育质量、重视亚文化结构等为主要方式。在社会控制路径中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利用和发挥民族地区宗教组织作用、发挥民族风俗习惯在少数民族群体中的影响、利用少数民族骨干人物的良好带头作用、加强民族地区劳动力输出、培养少数民族执法干部队伍等对策来改善少数民族犯罪上升的现状。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17.3
本文编号:2775235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17.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飞;吴大华;;少数民族习惯法的当代法治意蕴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4年01期
2 谭祈炜;;四川凉山彝族地区吸毒问题调查思考[J];民族学刊;2012年06期
3 梁芳;韦波;凌小凤;;我国少数民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J];西南军医;2009年02期
4 余军;;浅论大学生犯罪的预防[J];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15期
5 张建军;;少数民族刑事政策的内涵及适用——以甘南藏族自治州犯罪现状为视角[J];犯罪研究;2008年03期
6 杜邈;徐雨衡;;宽严相济在惩治恐怖主义犯罪中的运用[J];政法论坛;2008年01期
7 曾维希;张进辅;;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异域文化下的心理适应[J];西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葛东升;周小宁;;冷战后极端民族主义与世界安全[J];军事历史;2006年12期
9 刘希;;论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犯罪的社会控制——基于法律人类学视角[J];犯罪研究;2006年03期
10 陈兴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研究[J];法学杂志;2006年0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艾尔肯·沙木沙克;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下的少数民族犯罪控制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27752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7752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