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政治系统论视角下泄愤型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0-08-08 16:04
【摘要】:随着党的十九大的胜利召开,我国进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一方面在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环境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但是在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社会冲突不断,群体性事件频发,不仅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也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其中,尤为值得关注的是泄愤型群体性事件的产生,该类事件具有偶然性、突发性以及严重的破坏性等特征,最重要的是大多数的参与者与事件的发生没有直接的利益关系,有的学者称之为“无直接利益冲突”。该类群体性事件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转型的不断推进,爆发的频率也日益增多,这就说明了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存在着明显的问题导致社会群体的不满,引发社会秩序混乱。通过对比分析近几年来国内发生的典型的泄愤型群体性事件,我们发现该类事件的主要焦点在于经济利益,尚未上升到政治诉求,主要是社会群体借机偶然事件进行情绪发泄的行为。该类事件的发生也暴露了现阶段我国需求表达渠道不畅通、社会贫富差距过大、官民矛盾尖锐以及政府缺乏应急能力等问题,虽然这些问题是经济转型进程中阶段性的特征,但是由于其关乎广大社会群体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稳定问题,所以仍需要加以重视。本文通过对近几年来国内发生的几起典型的泄愤型群体性事件进行分析和研究,首先对该类事件的发生形成宏观的认识,其次利用政治系统分析理论剖析我国典型泄愤型群体性事件产生的缘由,将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并对每一个阶段事件发生的特征、社会群体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解读。再次通过对泄愤型群体性事件发生过程原因及其他要素的分析和总结,得出政府权威部门在每个阶段应对泄愤型群体性事件过程中存在的困境以及产生困境的原因,从而为完善政府应对路径奠定基础。最后通过借鉴一些基层政府应对泄愤型群体性事件过程中的有益经验,通过对泄愤型群体性事件发生的不同阶段进行引导和调整,希望能够为政府权威部门应对群体性事件提供价值性的思考,也为泄愤型群体性事件的研究提供理论贡献。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631.43
【图文】:

政治系统,伊斯顿,流程简化,戴维


逦逦逡逑会的调节与管理的动态平衡,体现了政治系统对于环境、需求、欲望等因素的不断适逡逑应、变化的过程,属于一种动态的分析过程。其次,政治系统分析理论是宏观与微观逡逑相结合的分析模式。政治系统分析理论是从以社会成员对权威机构的需求为研究的起逡逑点,通过对多元化的社会成员的需求、支持做出不同的反映,并经过政治系统内部的逡逑“黑箱操作”实现政府决策和政策的输出,具有典型的微观特性。另一方面,政治系逡逑统分析理论作为一般性理论,其适用具有开放性和广泛性,分析框架也是高度抽象了逡逑政治学理论的内容,并制定了更加灵活性的概念变量,不断提升政治系统适用的包容逡逑性。逡逑2.1.2泄愤型群体性事件的政治系统分析框架逡逑政治系统分析理论作为一个分析框架,离不开各种变量的假定以及将宽泛的概念逡逑缩减为可以量化的指标,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三个环节:需求和支持输入、决策和行逡逑动输出以及信息反馈。逡逑

流程图,群体性事件,政治系统,流程图


逦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逦逡逑能顺利的转化为需求,关键在于是否存在良好的结构机制和文化机制。但是现实中,逡逑严格的行政管理体制、“一票否决”的官僚考核体制以及严格刻板的办事流程对欲望逡逑的成功转化形成了阻碍。除此之外,相关的管理部门本应该站在社会成员的角度,坚逡逑持以人为本,及时关注社会成员的动态,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问题的解决,但是现逡逑实中却往往产生瞒报、不报甚至不择手段的追求息事宁人的结果。社会成员的需求无逡逑法得到满足,成为了泄愤型群体性事件爆发的导火索。逡逑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杨丁弋;;论高校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管理困境及其应对策略[J];科技资讯;2018年11期

2 王嘉闻;;大学生网络群体性事件中高校公信力提升探微[J];现代交际;2018年14期

3 严泽鹏;;柔性治理:基层政府防治邻避型环境群体性事件的一种尝试[J];贵州省党校学报;2018年04期

4 赵刚;;新时代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路径选择:借力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J];大连干部学刊;2018年08期

5 申娜;;浅析环境群体性事件的现状及治理对策[J];决策探索(下);2018年08期

6 张馨月;;群体性事件的法理分析与法理应对策略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8年24期

7 刘雅静;;网络群体性事件与政府应对策略研究[J];湖南涉外经济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黄建宏;;有效应对和化解群体性事件需要转换思维与时俱进[J];决策导刊;2009年11期

9 宋善云;刘子阳;;关于对当前群体性事件的主要特点和发展趋势及如何有效开展工作的分析报告[J];辽宁法治研究;2006年01期

10 赵光伟;;社会管理创新与群体性事件防控机制研究[J];治安学论丛;2015年00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崔志鑫;;群体性事件中聚众犯罪防控路径研究[A];犯罪学论坛(第三卷)[C];2016年

2 王殿军;;对处置职工群体性事件指挥能力的研究[A];《五月风》论文专辑-2011[C];2012年

3 师艳娇;;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法律诱因及救济渠道[A];2014 年《环境保护法》的实施问题研究——2015 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15年

4 温志嵩;;网络舆情与高校群体性事件的预警探析[A];福建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2008年年会优秀论文专辑(二)[C];2008年

5 李平;余健明;;论基层政府如何应对农村群体性事件[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6 张勤;;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频发亟待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水平[A];公共管理与地方政府创新研讨会论文[C];2009年

7 于萌;张艳龙;;论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以犯罪学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8 廖斌;廖天虎;;论网络舆论对群体性事件的影响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9年

9 陈海泉;;浅谈海警部队如何正确处置海上群体性事件[A];中国航海学会内河船舶驾驶专业委员会港区、渡口船舶航行安全与管理论文集[C];2009年

10 张勤;姜媛媛;胡伊娜;;农村群体性事件的应对与加强公共治理能力建设[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王秋;让沟通成为常态[N];中国化工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迟洪江 宋广辉;干部领着上访群众有事不慌[N];中国青年报;2011年

3 几又;抓大放小引发网络群体性事件[N];中国青年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刘畅;委员建议处理群体性事件慎用警力[N];中国青年报;2009年

5 惠铭生;畅通民意渠道,化解群体性事件[N];中国青年报;2009年

6 殷国安;不能靠群体性事件来发现问题[N];中国青年报;2008年

7 中央党校中青二班学员 河南省许昌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徐相锋;应对群体性事件“五字诀”[N];学习时报;2018年

8 何遨;边防辖区群体性事件特征及处置[N];中国边防警察报;2018年

9 周睦棋;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关系创新[N];法制日报;2016年

10 记者 陈冬琪;将综治措施与创文强管相结合[N];汕头日报;201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南;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话语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2 舒首立;道德判断在群体性事件中的作用[D];华中师范大学;2016年

3 许敏;基于协商民主的网络群体性事件治理研究[D];武汉大学;2013年

4 郝其宏;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生成、演化及处置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6年

5 邓春林;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规律及防控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6年

6 张盛;网络群体性事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7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8 李自军;资源型城市群体性突发事件治理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2年

9 王斯亮;地方政府防范征地冲突群体性事件的行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7年

10 李华俊;网络集体行动组织结构与核心机制研究[D];上海大学;2012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燕;现代性理论视角下环境类群体性事件成因和化解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

2 红艳;劳资冲突群体性事件的演化规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8年

3 陈沥爽;劳资纠纷型群体性事件的演化机理及治理策略[D];中共浙江省委党校;2018年

4 陈茂;地方政府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应对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7年

5 朱飞;我国地方政府应对突发群体性事件研究[D];南京大学;2018年

6 李晓辉;群体性事件应对中地方政府公信力问题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7年

7 张俊;基层医疗纠纷群体性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研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8年

8 郭俊英;太原市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对策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9 吴晓旭;征地拆迁类群体性事件的应对机制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8年

10 丘夏炜;广东省群体性事件应对中政府与公众的沟通研究[D];兰州大学;2018年



本文编号:278578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78578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7ab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