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视阈下公安工作与民事权利保护
发布时间:2021-08-01 05:50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颁布与实施必然对公安机关警察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的关系产生新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仅规定了公安机关应承担接受提存、高空抛物时责任人的调查、工作中知悉的个人信息保护等法定义务,还为公安刑事执法、行政执法、履行法定义务提供了基本的行为规范依据,因此,公安机关民警需要更新观念,加强学习培训,提升履职尽责的能力和水平。
【文章来源】: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32(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警察权力与民事权利关系理论
(一)警察权力的内涵与权源
(二)警察职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二、结合公安工作职责对《民法典》规范的类型划分
(一)明文规定“公安”或者“公安机关”应遵循的规范
(二)明文规定“国家机关”遵循的规范
(三)公安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应遵循的其他规范
三、切实实施《民法典》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
(一)切实实施《民法典》在公安执法中的体现
1.当事人行为以及当事人之间纠纷性质的判断。
2.涉案财产与非涉案财产的判断。
3.切实保障违法犯罪嫌疑人及其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
(二)切实实施《民法典》在公安行政管理以及服务中的体现
1.危难救助。
2.接受提存。
3.调解(帮助解决)纠纷。
4.查清责任人。
四、公安机关切实实施《民法典》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认识《民法典》重要地位,理解《民法典》与公安工作的关系
1.树立《民法典》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地位极其重要的认识。
2.准确理解《民法典》与公安工作的关系。
(二)对标《民法典》规范,清理公安执法所涉及的行政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
(三)着力加强学习培训,弥补公安民警民法知识短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平衡[J]. 陈晓济. 天府新论. 2008(01)
本文编号:3314942
【文章来源】:贵州警察学院学报. 2020,32(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警察权力与民事权利关系理论
(一)警察权力的内涵与权源
(二)警察职权与公民权利的关系
二、结合公安工作职责对《民法典》规范的类型划分
(一)明文规定“公安”或者“公安机关”应遵循的规范
(二)明文规定“国家机关”遵循的规范
(三)公安机关履行法定职责应遵循的其他规范
三、切实实施《民法典》在公安工作中的体现
(一)切实实施《民法典》在公安执法中的体现
1.当事人行为以及当事人之间纠纷性质的判断。
2.涉案财产与非涉案财产的判断。
3.切实保障违法犯罪嫌疑人及其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
(二)切实实施《民法典》在公安行政管理以及服务中的体现
1.危难救助。
2.接受提存。
3.调解(帮助解决)纠纷。
4.查清责任人。
四、公安机关切实实施《民法典》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认识《民法典》重要地位,理解《民法典》与公安工作的关系
1.树立《民法典》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地位极其重要的认识。
2.准确理解《民法典》与公安工作的关系。
(二)对标《民法典》规范,清理公安执法所涉及的行政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
(三)着力加强学习培训,弥补公安民警民法知识短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警察权与公民权的平衡[J]. 陈晓济. 天府新论. 2008(01)
本文编号:331494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3149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