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9 07:23
引言 犯罪是一社会历史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的进步,犯罪是越来越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普遍的社会难题。在中国,从古至今,无数的思想家围绕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索。先秦儒家与法家一方面总结了前人预防犯罪的思想,并作出了重大发展,使其系统化,再进一步具体化;另一方面,二者最终由对立走向融合,并在其后二千余年的时间里发挥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尤其值得我们关注。 一、先秦儒家与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儒家与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 我国古代犯罪预防思想萌芽于夏、商和西周时期。这一时期的犯罪预防思想以“代天行赏罚”和“礼刑并用”、“德主刑辅”为其特征,尽管尚不系统,但却形成了我国古代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轮廓。 2 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对犯罪预防思想的探索作了进一步推动。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的思想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与发展的。 3 秦儒家关于犯罪预防的思想理论奠基于孔子(视人性相近),发展于孟子(认为人性善),成熟于荀子(视人性恶)。儒家认为,人性是相近的,并且后天因素对人性的影响很大,可以改变人性;犯罪的原因...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 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 古代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萌芽
2、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对犯罪预防思想探索的推动
3、 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 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走向融合
1、 融合的标志:从《荀子》到《吕氏春秋》
2、 融合后的特点:礼、法交融
二、 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比较
(一) 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理论基础比较
1、 人性论
2、 犯罪原因
(二) 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主要观点比较
1、 “为国以礼”与“制民以法”
2、 “德主刑辅”与“专任刑赏”
3、 “刑罚适中”与“重刑止奸”
4、 “为民制产”与“弱民强国”
三、 先秦儒家与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评价
1、 人性论评价
2、 治国之具与犯罪预防关系评价
3、 德、刑与犯罪预防关系评价
4、 刑罚适用与犯罪预防关系评价
5、 经济发展与犯罪预防关系评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商鞅的预防和治理犯罪思想[J]. 杨鹤皋. 政法论坛. 1998(01)
[2]法家的重刑思想值得借鉴[J]. 艾永明. 法学. 1996(11)
本文编号:3425908
【文章来源】:安徽大学安徽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引言
一、 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 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1、 古代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萌芽
2、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对犯罪预防思想探索的推动
3、 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二) 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走向融合
1、 融合的标志:从《荀子》到《吕氏春秋》
2、 融合后的特点:礼、法交融
二、 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比较
(一) 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理论基础比较
1、 人性论
2、 犯罪原因
(二) 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主要观点比较
1、 “为国以礼”与“制民以法”
2、 “德主刑辅”与“专任刑赏”
3、 “刑罚适中”与“重刑止奸”
4、 “为民制产”与“弱民强国”
三、 先秦儒家与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的评价
1、 人性论评价
2、 治国之具与犯罪预防关系评价
3、 德、刑与犯罪预防关系评价
4、 刑罚适用与犯罪预防关系评价
5、 经济发展与犯罪预防关系评价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商鞅的预防和治理犯罪思想[J]. 杨鹤皋. 政法论坛. 1998(01)
[2]法家的重刑思想值得借鉴[J]. 艾永明. 法学. 1996(11)
本文编号:3425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425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