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群体性事件发生原因及防控试析

发布时间:2022-02-19 03:11
  群体性事件是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作为一种群氓行为,往往通过共利性、环境塑造性、暴力性对群体性事件进行认定,这也与其复杂的诱发原因有关。分为自身诉求相关性事件诱因与非自身利益相关性事件诱因,前者包括转型期的风险聚集、政策渠道不完善、法律知识缺乏、政府职责不明,后者包括"气场"改变了群体的诉求方向、公民意愿的表达方式双向化、民众对政府部门信任感的缺失、境外势力煽动、网络暴力兴起等。处置防控群体性事件,应完善法律法规,多部门协调联动,重视情报信息工作,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掌握舆论导向,加强处置能力建设。 

【文章来源】:武警学院学报. 2020,36(06)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及认定
    (一)群体性事件的概念
    (二)群体性事件的认定方法
    (三)群体性事件的分类
二、群体性事件引发的原因
    (一)自身利益相关型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1.社会转型期的风险聚集。
        2.配套的政策渠道不完善。
        3.缺乏必要的法律知识。
        4.行政机关管治机制有待完善。
    (二)非自身利益相关型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原因
        1.“气场”改变了群体的诉求方向。
        2.公民意愿的表达方式双向化,理性与暴力性共存。
        3.民众对政府部门的信任感降低。
        4.境外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和不法分子的煽动。
        5.网络暴力激增,网络监管不力。
三、群体性事件处置现状分析
四、完善群体性事件的处置对策
    (一)完善处置群体性事件的法律法规及预案
    (二)多部门协同联动,重视先期信息收集工作
    (三)发挥基层组织在维护稳定控制事态中的作用
    (四)掌握网络媒体平台的舆论导向
    (五)加强公安部门处置能力建设
五、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群体性事件的概念源流与内涵辨析[J]. 郑旭涛.  政法论坛. 2019(01)
[2]公安机关在群体性事件现场处置中的执法规范化研究[J]. 黄伟强.  公安教育. 2017(06)
[3]社会冲突、国家治理与“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演生[J]. 冯仕政.  社会科学文摘. 2016(01)
[4]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传播模式与引导机制研究[J]. 兰月新,苏国强,郑楠,何永红.  武警学院学报. 2014(05)
[5]网络群体事件的心理分析及处置对策[J]. 徐玉.  人民论坛. 2011(26)
[6]“气场”与群体性事件的发生机制——两个个案的比较[J]. 应星.  社会学研究. 2009(06)
[7]当前国内群体性事件及其发展趋势研究[J]. 孙元明.  江南社会学院学报. 2008(03)
[8]中国的社会泄愤事件与管治困境[J]. 于建嵘.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8(01)
[9]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困境与出路——以警察权的配置与运行为视角[J]. 魏新文,高峰.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07(01)
[10]群体性事件的界定及意义[J]. 高文锦,张慧玉.  武警学院学报. 2004(01)



本文编号:363209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63209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b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