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的若干问题

发布时间:2022-02-18 18:25
  环境犯罪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社会转型期经济社会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冲突的表现。不仅仅是发展中国家,全球都已经受到来自环境污染与破坏的严重威胁了,都纷纷举行国际环境会议,研究国际环境犯罪。各国也积极配合全球发展趋势参与并修订国内关于环境犯罪的立法规定,加大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力度,不断丰富保护环境的惩治措施。主要有民事制裁、行政制裁和刑事制裁,最严厉的就是刑事制裁了,但是面对愈演愈烈的环境犯罪,我国现有的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的制裁措施已经不能有效的遏制环境犯罪,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面临空前的挑战。西方发达资本义国家由于工业发展较早,对环境污染的治理与研究也很重视,在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方面比较有经验。这就需要我们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立法思想与模式,以及灵活多样的惩罚措施,再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来史好地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犯罪问题,为我国经济、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为我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创建更加稳定的平台。提高我国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司法效果面临着几个障碍:一是受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束缚,忽视环境的重要性,对环境犯罪的惩治均以造成人身伤亡或公私财产损失为前提,而不是首先考虑环境是否受到了损害;二是法律... 

【文章来源】: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本文的选题背景
    (二)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
    (三) 本文的主旨
    (四) 本文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
一、环境犯罪概述
    (一) 环境犯罪的概念
    (二) 环境犯罪的构成要件
        1. 环境犯罪的主体
        2. 环境犯罪的主观方面
        3. 环境犯罪的客体
        4. 环境犯罪的客观方面
    (三) 环境犯罪的特征
二、国外环境犯罪的立法比较
    (一) 国外环境刑法的立法状况
        1. 日本
        2. 德国
        3. 英美
        4. 巴西
    (二) 各国惩治环境犯罪的立法比较研究
        1. 综合式
        2. 附属刑法式
        3. 法典式
        4. 特别环境刑法式
三、我国环境犯罪的惩治与预防现状与问题
    (一) 我国环境犯罪的立法状况
        1. 我国古代关于环境犯罪的立法规定
        2. 我国现代的环境刑事立法
    (二) 环境犯罪的惩治与预防手段
        1. 刑罚手段与非刑罚手段
        2. 对犯罪主体的处罚手段
        3. 对不同犯罪形态的处罚
    (三) 我国惩治与预防环境犯罪所存在的问题
        1. 立法模式定位
        2. 立法技术不够成熟,导致司法资源不能合理适用
        3. 立法保护的范围过窄
        4. 因果关系的难以认定,放纵了环境犯罪
        5. 惩治环境犯罪的处罚措施缺乏有效性
        6. 地方保护主义与执法腐败
        7. 司法操作性不强
    (四) 原因阐释
        1. 受传统人类中心主义束缚
        2. 社会转型期的浮躁反映
        3. 所有权与使用权衔接不当
        4. "相对被剥夺感"
四、惩治与预防我国环境犯罪的对策
    (一) 调整环境犯罪立法模式
    (二) 增改环境犯罪的罪名,提高环境刑法律的完整性
    (三) 增加危险犯
    (四) 合理适用因果关系推定原则
    (五) 增加惩治环境犯罪的处罚手段
        1. 增加资格刑
        2. 增加劳役刑
        3. 加大对环境犯罪惩治力度
    (六) 增设地方政府机构成为环境犯罪的主体
    (七) 提高人们的环境素质
        1. 部门专业化、独立化水平
        2. 提高环境法学科的地位
        3. 加大环保宣传
        4. 扩大公众参与和媒体监督
        5. 生态补偿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环境刑法正当性的基础——兼论环境刑法与现代环境伦理的关系[J]. 赵星,安然,杨修庚.  法学杂志. 2010(12)
[2]我国环境刑法现状及原因分析[J]. 李建玲,岳兰.  法制与社会. 2010(24)
[3]环境刑法司法解释评析[J]. 傅学良.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4)
[4]对中国环境法的反思[J]. 王灿发.  清华法治论衡. 2010(01)
[5]论我国环境犯罪刑罚体系的完善[J]. 王新烨,尹建中.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0(03)
[6]环境犯罪立法模式:比较与选择[J]. 姜俊山,马晓晖.  辽宁警专学报. 2010(03)
[7]环境刑法资格刑研究[J]. 贺文静.  法制与社会. 2010(09)
[8]日本环境犯罪的防治经验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冯军,尹孟良.  日本问题研究. 2010(01)
[9]改进环境犯罪刑罚制度的思考[J]. 李聪莹.  法制与经济(下旬). 2010(03)
[10]论加强中国环境刑法的预防功能[J]. 文永辉.  社科纵横. 2010(03)

博士论文
[1]环境刑法的反思与重构[D]. 吕欣.山东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环境犯罪处罚问题研究[D]. 牟桐.东北林业大学 2010
[2]论我国环境污染犯罪刑事责任制度[D]. 卫智.中国政法大学 2010
[3]论我国环境刑法的立法完善[D]. 傅昇华.华东政法大学 2008
[4]环境犯罪构成要件研究[D]. 吕孝权.北京林业大学 2008
[5]环境资源犯罪探析[D]. 师红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06
[6]环境犯罪研究[D]. 胡旭亮.中国政法大学 2004
[7]污染环境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 黄丽勤.武汉大学 2004
[8]环境犯罪研究[D]. 张盟.中国政法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6313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36313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d4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