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社会失范、教养偏差与青少年犯罪关系探讨

发布时间:2017-06-02 21:28

  本文关键词:社会失范、教养偏差与青少年犯罪关系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调整变化,我国青少年犯罪日益严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青少年犯罪问题不仅仅是由个体、家庭或社会因素所导致,同时,也不是单一刑法学学科、社会学学科或某种学术理论所能解释的,需要从多因素、多视角加以整合和剖析。同时,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应采取综合研究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汲取西方犯罪学理论的先进经验为我所用。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湖南省委党校湖南行政学院;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 社会失范 教养偏差
【分类号】:C913.5
【正文快照】: 美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犯罪学家特拉维斯·赫希(Travis Hirschi)在其《少年犯罪原因探讨》中论述“社会控制理论”(social control theory)时指出,任何人都是潜在的犯罪人,个人与社会的联系可以阻止个人进行违反社会准则的越轨与犯罪行为,当这种联系薄弱时,个人就会无拘束地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文旗;;语文课堂教学目标设置的问题与对策研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韩轶;;刑罚目的的实现与缓刑、减刑、假释立法的完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李群;;高中文理分科的国内外状况和现实思考[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4 姜家生;;地方农科院校研究生参与学术活动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安徽农业大学为例[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5 陈小玉;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6 吴玉梅;高校英语教师的作用及素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7 孙运兰;朱宝忠;刘小芳;;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英语分层次教学模式的探讨[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8 陈云亮;;部分大学生正确生命观缺失原因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1期

9 郭娟;;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8年12期

10 李杉;;艺术设计对矫正未成年犯心理的作用研究[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绍光;周彬彬;;相对不起诉权监督机制探析[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2 马艳云;;西方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演变历程[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7)——外国教育政策与制度改革史研究[C];2009年

3 朱友君;黄晓宁;管贤敏;任波;;流动人口中青少年犯罪的经济、心理成因及其预防——以宁波市为视阈的实证研究[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海鹏;;关于影响高中生数学学习因素的调查研究[A];全国高师会数学教育研究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5 戴宜生;;首重实证——世纪之交对犯罪理论研究的期望[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6 周厚兴;;浅论青少年网络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张昌荣;陈晗婧;;越轨社会学理论视野下的偷渡活动[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8 于阜民;郭永智;;构建犯罪现象范畴——再论犯罪学与刑法学研究对象分野[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9 王宏玉;;构建和谐社会,加强非监禁刑理念研究——非监禁刑的理念:矛盾冲突中的选择[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于阜民;;刑罚个别化:从理念到法律原则[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道宇;课程效能生成的原理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洁;上海市郊公办学校学生来源的多样性对教育的影响与对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查明辉;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模式选择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4 方菲;伦理视阈下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金坡;声音与回响:我国农村中师毕业生的历史考察(1979-2009)[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法成;孝与养的失衡[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7 张春瀛;高校教师专业化成熟度测评体系构建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8 刘耀彬;马克思主义犯罪学思想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年

9 岳平;当代中国犯罪学研究[D];上海大学;2011年

10 徐志梅;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大江;许昌市城乡居民自杀态度及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2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鹏;多元文化背景下高中生数学学习态度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冬;积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功能探索[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傅瑜;多元文化背景下学生概率统计认知水平比较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饶峗;论诈骗犯罪过程中的信息不对称[D];湘潭大学;2010年

7 侯嫣;女性暴力犯罪比率趋升的原因分析[D];湘潭大学;2010年

8 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调查与思考[D];湘潭大学;2010年

9 王广聪;盗窃犯罪现象实证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刘蓓;连云港市中专生学习倦怠现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晓瑾,赵巍;青少年犯罪的社会机制与社会控制[J];青年探索;1996年01期

2 张明辉;当前青少年犯罪的几个问题[J];山东公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4期

3 陈剑旄;论青少年犯罪与道德教育[J];湖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5期

4 刘明华,张吉清;关于济南市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济南市行政学院.济南市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5 陈健;浅析青少年犯罪模仿心理诱因及对策[J];贵州教育;2004年08期

6 金显跃;;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05期

7 ;信息窗[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3期

8 王焕武;关于青少年犯罪问题的调查[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年Z1期

9 丛文辉;;再谈“青少年犯罪”不是法律概念——答林惠辰同志[J];青年研究;1985年11期

10 闰忠军;曲秀锦;;不该凋零的花朵——青少年犯罪忧思录[J];青年思想家;199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后良;谢本珉;陈丽梅;;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和发展趋势[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2 ;贵州省青少年犯罪对策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3 王淑华;;青少年犯罪预防对策探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4 潘小莉;;关于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5 张云鹏;;试论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因素[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6 潘松萍;朱临;;文化冲突语境下的青少年犯罪解读[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7 董峗;;论“调剂商行”对青少年犯罪的破窗效应[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8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9 金碧华;;青少年犯罪与社会化矫正——社区矫正对象Y某典型个案之分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10 金鑫鑫;;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关怀 刘妍 本报记者 李志民;龙山区检察院侦监科被评为全省优秀“青少年维权岗”[N];辽源日报;2011年

2 李铁英;济南天桥检察院:堵疏结合预防农村青少年犯罪[N];新华每日电讯;2009年

3 本报记者 冀天福 本报通讯员 王琪琳 文鹏;留守青少年犯罪亟待关注[N];人民法院报;2010年

4 记者 张立;青少年犯罪比重连续三年下降[N];检察日报;2010年

5 谭秋;“90后”犯罪的忧思[N];山西日报;2011年

6 胡玲玲;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N];江苏法制报;2006年

7 本报记者 马玉龙 慈安胜;家庭学校社会共筑爱的港湾[N];云南日报;2009年

8 本报通讯员;日到桑榆霞满天[N];济南日报;2010年

9 本报评论记者 邹海涛;法制,向左还是向右?[N];黄石日报;2011年

10 宜法;为了孩子的明天[N];宜兴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白宇明;利用增龄性定量指标判定华中地区青少年生理年龄的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3 刘晓善;越轨社会学视域下的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思月;关于包头市青少年犯罪现状与预防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0年

2 吕建星;城市中心地区青少年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陈曲;思想道德教育对青少年犯罪及不良行为的预防[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4 刘婧;浅析网络游戏沉迷或成瘾与青少年犯罪的联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5 束钰;标签理论下青少年犯罪问题探析[D];安徽大学;2010年

6 韩良芝;青少年犯罪原因及对策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4年

7 解立;动漫亚文化与青少年犯罪关系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8 李柯;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在违法犯罪青少年矫正教育中的应用[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9 管向梅;中国青少年犯罪预防与矫治社会服务体系的构建[D];南京理工大学;2004年

10 黄明;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失范、教养偏差与青少年犯罪关系探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65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4165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95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