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与互动:一个微观的视角
本文关键词:群体性事件中的角色与互动:一个微观的视角
【摘要】:群体性事件的社会建构和评估过程可以被视为一场竞赛,参与者在其中扮演着各种角色,提供彼此竞争的观点。从微观的角度看,这些互动、冲突与协调都是社会的进程,带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并被角色行为所塑造。风险在角色的互动过程中被重新定义,风险场域中的利益关系得以确认。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公共管理系;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关键词】: 社会风险 角色互动 群体性事件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1YJC840069)
【分类号】:D631.4
【正文快照】: 早在1993年我国发生社会群体性事件就已经达到0.87万起,2005年上升为8.7万起,2006年超过9万起,并一直保持上升势头。[1]近些年,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呈如下特点:发生起数、参与人数、事件规模呈上升、扩大态势;涉及领域广泛,参与主体多元化,对抗性加剧,危害日趋严重;群体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中国行政管理学会课题组;我国转型期群体性突发事件主要特点、原因及政府对策研究[J];中国行政管理;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建珍;浅析政府危机管理[J];长江论坛;2003年05期
2 薛澜;张杨;;构建和谐社会机制治理群体性事件[J];江苏社会科学;2006年04期
3 陈越;;试论政府公共危机决策的困境与机制创新[J];商业经济;2005年12期
4 曹照潳;;转型期群体性事件应对措施研究[J];江南社会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5 李永宠,陈晋胜;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理性思考[J];晋阳学刊;2004年01期
6 王瑞娟;影响低收入群体政治心态及政治安定的原因分析[J];理论探索;2005年01期
7 刘志锁,郭之;应对公共危机与加强思想政治工作[J];理论探索;2005年04期
8 温淑春;;群体性突发事件成因的舆情视角[J];理论与现代化;2006年01期
9 王斌,杨志林,李志敏,徐寅峰;农村群体性突发事件起因的演化博弈分析[J];青岛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10 马建珍,邱丽莉;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治理模式[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毛宝铭;科技政策的公众参与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刘岩;发展与风险[D];吉林大学;2006年
3 杨严炎;群体诉讼研究[D];复旦大学;2007年
4 寇丽平;人员密集场所风险评估理论与标准化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年
5 米丹;风险社会中的反思性科技价值体系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6 尹建军;社会风险及其治理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小军;我国政府危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D];武汉科技大学;2005年
2 武雨南川;我国弱势群体沟通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5年
3 刘超;地方政府危机管理与公信力的互动研究[D];湘潭大学;2005年
4 张宏斌;我国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型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6年
5 储志峰;论转型期我国政府危机管理[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6 赵铁柱;社会失衡与政府治理[D];山西大学;2006年
7 高维峰;转型期我国社会政治利益结构的分化与整合[D];河南大学;2006年
8 李哲;公共危机管理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马晓东;多中心理论视角下公共危机治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10 武静;转型期中国公共危机管理能力探析[D];西北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金太军;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0年05期
2 殷晓蓉;议程设置理论的产生、发展和内在矛盾——美国传播学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视野[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3 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10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银梅;李龙;;论创新社会管理与维护社会稳定[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2 缪文升;;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的区域警务合作机制探讨[J];公安研究;2011年07期
3 张礼斌;;浅谈新时期我国公共安全及其管理问题[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11年07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张明;邵守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症结分析与制度创新[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10年会暨“政府管理创新”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宋践;;当前我国犯罪及其控制[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3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4 陈丽华;李倩;;群体性事件的多视角透视与领导干部治理能力的提升[A];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进一步提高领导科学发展能力——中国领导科学研究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金碧华;;对社区矫正假释犯对象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社会排斥问题研究[A];“秩序与进步:浙江社会发展60年研究”理论研讨会暨2009浙江省社会学年会论文集[C];2009年
6 孙伯春;;浅析以消防救援为基础组建国家综合应急救援队伍的迫切性[A];2010中国消防协会科学技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7 刘中起;;“后世博”时期建立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研究[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深圳商报记者 陈晓薇;出台改革办法须评估社会风险[N];深圳商报;2006年
2 任中敏 彭宝青 杨桂臣 本报记者 赵联洗;创新管理促和谐[N];吉林日报;2010年
3 王建喜 李建华;全民参与共建 百姓安社会稳[N];韶关日报;2011年
4 徐天博 殷凤春 本报记者 王英;融入发展大局 助推铁南提升[N];吉林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王洪宝 李顺;石泉稳步推进平安建设[N];安康日报;2010年
6 赵辉;巩固平安建设良好局面[N];扬州日报;2010年
7 记者 戚高亮;全力创造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N];大庆日报;2010年
8 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教授 王克剑;推进社会矛盾化解 实现国家长治久安[N];人民公安报;2011年
9 唐彬;“少女跳楼抗暴”当反思避险教育[N];东莞日报;2008年
10 记者 张建新;深入推进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 努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的关键问题[N];河南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清郎;中国转型期流动人口犯罪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鹏;突发社会安全事件处置的组织与指挥[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
2 张宁;公安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3 赵利吓;试论流动人口公平及其实现途径[D];浙江大学;2011年
4 刘丽平;我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预防机制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5 胡珊珊;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成因及防治[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6 杜明星;我国公安应急处置机制现状及其对策研究[D];河海大学;2007年
7 陈健城;广东省社会消防管理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张良忠;城市火灾防控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9 陈云;突发群体性事件冲突源头阻断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倩;农村群体性事件及其预警机制的构建[D];山东农业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538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653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