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缺陷多动症与犯罪的关系及其司法启示
本文关键词:注意缺陷多动症与犯罪的关系及其司法启示
【摘要】:注意缺陷多动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种常见于儿童期的精神障碍,也可能持续到青少年及成年阶段,其症状表现为难于集中注意力、难于控制其行为及活动过度等,这些缺陷可能会增加患者犯罪的几率。轻微脑功能障碍、自我调节学说、强化敏感性理论、相关人格特质等在一定程度上可解释ADHD与犯罪的关系。ADHD作用于犯罪存在三种不同的可能路径,即独立作用、间接作用和无作用。文中特别指出ADHD患者在刑事司法过程中表现的特点及其司法启示。未来研究应从基因、神经心理机制及其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上进一步探讨ADHD与犯罪的关系,并提示在犯罪预防、审讯、法庭审判以及罪犯矫治中需要考量ADHD的可能影响。
【作者单位】: 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
【关键词】: 注意缺陷多动症 并发障碍 犯罪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070921) 中国政法大学博士研究生创新实践活动项目(2011BSCX23)资助
【分类号】:D917
【正文快照】: 1引言ADHD是儿童期最为常见的一种精神障碍,在学龄期儿童精神障碍的患病率中占居首位(Jencen,2000)。据统计,儿童被诊断为ADHD的发生率在3%~7%,也有数据则高达10%(DSM-IV-TR,2000)。国外研究显示,ADHD在青少年拘留所和监狱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其检出率在14%至19%之间(RetzR?s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悦;王高华;蒋田仔;胡汉彬;王晓萍;王惠玲;刘璇;白雪光;舒畅;;近红外光学成像(fNIRS)技术研究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诊断中的应用[J];精神医学杂志;2010年03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杜亚松,查彩琴,李雪荣;哌醋甲酯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1997年01期
2 方永年,谢蓓芬,林永清;麦普替林治疗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疗效研究[J];上海精神医学;2003年02期
3 苏林雁,李雪荣;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治疗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1999年03期
4 张磊,金真,曾亚伟,王彦,臧玉峰;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4年06期
5 杜亚松,苏林雁,李雪荣;Conners量表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中的应用[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7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Ю·М·特卡切夫斯基;赵可;;流氓行为的责任及其预防[J];国外法学;1983年06期
2 Sue Bailey;俞晓歆;;西方青少年的反社会行为问题[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W·戈林伍德;E·吉姆伦;赵海波;;常见少年犯罪行为的预测[J];国外法学;1987年01期
4 宋多耀;论共同犯罪行为的整体性[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1期
5 ;这类犯罪行为应如何定性[J];人民司法;1985年06期
6 蔡新建,李彦斌;初论犯罪关联痕迹的形成及作用[J];铁道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7 王大中,马文元;剥离重叠的犯罪行为与其他行为的侦查价值[J];政法学刊;2004年02期
8 鸟山;对梁某犯罪行为定性的探讨[J];人民司法;1993年04期
9 虞凯;;浅议医疗犯罪的含义及特征[J];中国卫生法制;2006年06期
10 勤实;;妇女在怀孕期间抽烟 孩子长大以后更容易具有暴力倾向[J];北京工人;1999年07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仲飞;周路;;思辨与实证——犯罪学史上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价[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2 王娟;;环境意象与犯罪行为预防[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3 周惠博;何家弘;;挫折效应与犯罪行为[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4 楼伯坤;;比较视野中的犯罪行为——兼论犯罪行为学的诞生[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5 汪明亮;;逐级年龄非正式社会控制理论及其犯罪学意义[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6 张宝昌;钱波;;犯罪行为生物学浅析[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7 王怡;;论犯罪行为的民事责任[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0年
8 周平;;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根源[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9 刘广三;;论犯罪当量[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10 颜小冬;;大学生网络犯罪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南邋何兵玉;寻找那些并不需要你的客户[N];电脑商报;2007年
2 李富永;对外商行贿无须罪加一等[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3 山西省应县检察院检察长 乔振文;为打造“平安校园”出“点子”[N];检察日报;2010年
4 谢剑民 莫杏先;自己吸毒属违法 容留他人是犯罪[N];法治快报;2006年
5 江苏省高邮市检察院 吴必蔚邋金坤;公诉未成年人案件应把握四原则[N];检察日报;2008年
6 重庆市大足县检察院 罗洪亮;投毒后报警是否成立犯罪中止[N];检察日报;2008年
7 魏文彪;理当提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刑期[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8 记者 夏合琴 通讯员 郭文俊;市公交分局严厉打击侵害出租车司机犯罪行为[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9 特派记者张海志;钟晓渝:必须铁腕遏制商业秘密犯罪行为[N];中国知识产权报;2009年
10 杨崇华 张海鸥;中关村高科技民企:侵占挪用犯罪高发[N];检察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霜;刑法中的行为概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董振宇;中国保安措施要论[D];吉林大学;2006年
3 吴宗宪;罪犯改造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张永红;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研究[D];北京大学;2003年
5 黄维民;国有企业高管人员犯罪控制实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07年
6 黄广进;论刑事责任的根据[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吕丽;中国古代刑法特色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8 高德胜;信息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9 沈海平;寻求有效率的惩罚[D];北京大学;2008年
10 吴念胜;犯罪客体要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
本文编号:6581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6581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