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论我国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

发布时间:2017-08-23 03:12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


  更多相关文章: 小城镇 剩余劳动力 户籍制度的改革 城市化进程


【摘要】:直到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受制于中国特色的户籍制度。从生儿育女到衣食住行,以至于求学谋职、就医、保险甚至汽车肇事等等都要受到户口因素的限制和制约。户籍制度的影响和社会效应都集中反映在户口这一问题上,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其实际影响则渗透到了经济、政治、文化、人口以及社会心理等许多方面。 中国的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探讨,作为透视中国改革发展变化轨迹的一个重要方面,直接关系到中国新农村建设和城市乡村统一协调发展的重要问题,对分析研究和揭示户籍制度与社会构成、对于打破我国城市乡村的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以及城市与乡村社会协调发展的关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如此,小城镇的户籍制度改革还有利于巩固和发展我国农业的基础地位,有利于小城镇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周边城镇的就近转移,也有利于我国的社会稳定(这一点对于我们当前经济社会发展非常重要)。因此,改革和完善我国小城镇的现有的户籍制度,是建立健全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国民经济的现实需要,更是为了适应我国现阶段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体状况而进行的一项重要改革。 随着中国现代农村经营机制的变革,以每个家庭为核算和经营单位的体制代替了具有中国时代特色的大集体制,使我国农业劳动生产率得以提高,同时也使我国很多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大量剩余问题显现出来;又由于城市和乡村的巨大差别和比较利益事实的存在,很多农村劳动力从过去的大集体中解放出来,必然会不断涌向经济发达的城市,而且往往是大城市,这就给本来就基础设施簿弱承受能力有限的城市带来了巨大压力,甚至可能是非常严重的问题。 如果说1984年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的问题的通知》意味着我国的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开始拉开序幕的话,那么,在20世纪90年代后相继推出的《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试点方案和关于完善农村户籍管理制度意见的通知》、《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见》等文件,则标志着小城镇的原有户籍制度改革已经开始了大力推进的一个新阶段。
【关键词】:小城镇 剩余劳动力 户籍制度的改革 城市化进程
【学位授予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631.42
【目录】:
  • 1、我国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原因简析6-13
  • 1.1 市场经济由市场来配置资源: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了劳动力需求的矛盾困扰6-10
  • 1.1.1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形成的特点与我国现阶段人口流动的原因6-8
  • 1.1.2 我国计划经济时代制定的的户籍管理制度对非制度化自由迁移者的影响非常大8-10
  • 1.2 我国现有政策忽视了作为人性的基本需要:以人为本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基本出发点10-13
  • 1.2.1 经济的发展是为了人民生活的富裕幸福,大力推进小城镇的建设实现农村富余劳动力转换,也是以人为本解决农民问题的一种有效方法10-12
  • 1.2.2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12
  • 1.2.3 以人为本全面回答了科学发展观的一系列基本问题12-13
  • 2、重视农村问题,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13-24
  • 2.1 解决农民地位,职业与身份的分问题22-24
  • 2.1.1 农民身份认同的困惑22-23
  • 2.1.2 农村人口会继续向城市流动23-24
  • 2.2 政府管理缺位:基层派出所户口统计与现实情况不符,预期目标与实际效果差距很大24
  • 3、我国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提出,历史发展及现状24-27
  • 3.1、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城市对农村的剥夺25-26
  • 3.2、在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之下,农民的政治权利无法得到平等保障26
  • 3.3、城乡二元体制造成了人的发展机遇的不平等26
  • 3.4、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延缓了中国的城市化进程26-27
  • 4、我国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面临的问题和困惑27-30
  • 4.1 小城镇户口对农民的吸引力逐步下降27-28
  • 4.2 农民迁入城镇生活存在切实的困难28-30
  • 5、进一步深化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途径30-36
  • 结论36-37
  • 参考文献37-39
  • 致谢39-40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40-43
  • 摘要43-44
  • Abstract44-4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晓轩;农民,进城入户了么?!——关于小城镇户籍制度改革的话题[J];今日农村;1999年18期

2 时金芝,杨忠敏;河北省户籍制度改革一瞥[J];经济论坛;2004年10期

3 张冬苹;刘晓芳;;从制度经济学角度谈谈中国的户籍制度改革[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9年02期

4 杜睿云;;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新思考[J];北方经济;2009年15期

5 陶然;刘凯;;中国户籍制度改革的突破口[J];人口与发展;2009年06期

6 徐强;;探索户籍制度改革 促进城乡统筹发展[J];中国乡村发现;2010年04期

7 许经勇;;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回顾与前瞻[J];北方经济;2011年13期

8 谢承福;蔡利丰;陈波;;宁波城市化进程中的户籍制度改革[J];宁波经济;2001年12期

9 李少宝;;一道有待开启的“闸门”[J];农村工作通讯;2005年12期

10 王卓宇;周三华;;户籍制度改革的困境及其原因[J];社科纵横;2006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鑫;陈文广;;组合型城镇——珠三角小城镇的发展新思路浅探[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陈胜男;冯蕊;;浅析我国生态型小城镇建设的机遇与挑战[A];2010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10年

3 傅崇兰;;我国城镇化新阶段、新战略与小城镇发展的科学定位[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1会议学术文集[C];2001年

4 邓德芳;;苏北地区特殊近郊区位小城镇的规划编制研究——以徐州市棠张镇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5 朱东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发展——实证分析和理论探讨[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鲍宗豪;;发展小城镇:我国城市化战略的选择[A];城市管理世纪论坛2001会议学术文集[C];2001年

7 张文秀;秦雨;王卓娃;;市区融合型小城镇转型发展对策研究——以朝阳镇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陈志明;陈筱玲;;沿河小城镇城乡一体化规划探讨——以甘棠江核心区城乡一体化设计为例[A];规划创新:2010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10年

9 计伟;江晓波;;遥感技术在山区小城镇发展中的应用[A];地理学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地理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8年

10 苏国桢;王洪;陶顺碧;;小城镇发展中的土地问题[A];湖北省土地学会成立二十周年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重庆市发展改革委员会主任 杨庆育 重庆市公安局局长 王立军;充分尊重农民意愿 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N];重庆日报;2010年

2 吴永志;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N];乐山日报;2010年

3 重庆社会科学院 马云辉;统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的“重庆模式”[N];重庆日报;2010年

4 特约记者 徐义 通讯员 杭永东 鞠钢海;市局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N];泰州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赵春林;喀什市开展户籍制度改革试点[N];新疆日报(汉);2011年

6 潘晟;户籍制度改革还需更进一步[N];上海金融报;2011年

7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和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教授 陈钊 陆铭;户籍制度改革的多赢方案[N];文汇报;2011年

8 本报记者 蒋菡;户籍制度改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N];工人日报;2011年

9 记者 肖瑞娜 沈海娥;全州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N];海南报;2011年

10 王嘉顺 林少真 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心理区隔是后续户籍制度改革的障碍[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季安照;阻力与对策[D];浙江大学;2010年

2 宋葛龙;中国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路径研究[D];辽宁大学;2012年

3 严士清;新中国户籍制度演变历程与改革路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4 施文鑫;基于产业集聚视角的西安都市圈小城镇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9年

5 刘志生;西部欠发达地区小城镇发展研究[D];西北大学;2009年

6 刘铮;中国小城镇成长差异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7 张永良;我国小城镇发展中的主体行为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8 邱昕;从新农村到小城镇[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9 接栋正;国外民事登记制度及其对我国户籍制度改革的启示[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10 孟祥林;城市化进程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德隆;小城镇劳动力集聚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李亮;总体规划视野下的陕北地区小城镇开发强度控制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0年

3 王博闻;内蒙古自治区小城镇特色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4 周树南;中小城市规划区边缘小城镇发展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1年

5 宋丽;城市化进程中的小城镇建设[D];燕山大学;2010年

6 朱珊;浙江省小城镇发展差异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7 王永亮;城市郊区化背景下的小城镇组团建设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8 赵倩;合肥市小城镇产业布局与空间优化的研究[D];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0年

9 周丽霞;城乡统筹背景下的旅游小城镇开发模式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0年

10 孙玉玲;产业集群发展和小城镇建设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7226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226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f8e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