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基于PDP-MCA的MVP分型技术及其在斑痕鉴别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8-25 21:29

  本文关键词:基于PDP-MCA的MVP分型技术及其在斑痕鉴别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DNA甲基化 斑痕鉴别 链融解曲线分析 甲基化敏感性限制酶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索新型法医分子斑痕标记及其检测技术。首先建立一种简便快速的基因组甲基化可变位点(Methylationvariableposition,MVP)分析技术--快速甲基化敏感性限制酶消化后PCR链融解曲线法(postfast-methylationsensitiverestrictionenzymedigestionPCRmeltingcurveanalysis,PDP-MCA),然后用该技术调查一组织特异性MVP在法医学常见斑痕中的甲基化状态,评价其作为斑痕标记的可行性。 【方法】PDP-MCA技术的建立与评价:以文献报道的差异甲基化区(differentiallymethylatedregion,DMR)为模型,在MVP位点两侧设计一组产物Tm值各不相同的引物。在同一反应管内,顺次进行基因组DNA的FastdigestMSRE酶切、复合扩增和链溶解曲线分析,Rotor-Gene2.0.2.4软件分析数据生成MCA图谱,Origin8软件进行峰参数计算和统计分析,根据各片段融链峰的面积和峰高比例判断相应MVP位点的甲基化水平。同时用PDP-MCA和传统的MSRE-PCR技术检测相同的样品,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组织特异性MVP作为法医斑痕标记的可行性:用上述PDP-MCA技术调查法医学常见斑痕(血斑、唾液斑、精斑各20份,月经血斑、阴道液斑各12份)MVP位点的甲基化状态,分析比较不同斑痕的MCA/HRM图谱,提取每个片段解链前后的标准荧光变化值,,用StatistiXL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判别分析,初步确立各种斑痕的判别方程。 【结果】(1)Tm值相差2℃以上的4个片段,复合扩增、复合MCA分析可以生成分离良好的融链峰,链融解曲线法可以代替电泳实现快速闭管检测。利用甲基化敏感性的FastDigest内切酶,可以在同一反应管内实现快速酶切、扩增和MCA检测,不同细胞有不同的MCA图谱。与对照管相比较,组成酶切管MCA图谱的各MVP峰位置不变,峰高峰面积等参数呈组织特异性变化。这种变化与传统的MSRE-PCR得到的结果一致,所反映的组织细胞甲基化特征也与文献报道相符。当前实验条件下,0.5ng的基因组DNA即可获得稳定的MCA图谱。加入的基因组DNA在0.5~20ng之间,不影响图谱的特异性。(2)用PDP-MCA检测,血斑、唾液斑、精斑、月经血斑、阴道液斑各有其特异性的MCA图谱,HRM差异曲线可以直观的分出男性生殖斑痕(精斑)、女性生殖斑痕(月经血斑和阴道液斑)、非生殖斑痕三大类。对样本数据进行判别分析,得到6个判别方程:Y血=215.889X1+351.518X2+184.426X3+187.220X4-8944.600,Y唾液=218.104X1+357.846X2+185.441X3+189.631X4-9160.218,Y精液=211.353X1+336.697X2+181.563X3+182.828X4-8479.036,Y阴道液=212.469X1+348.672X2+180.079X3+189.103X4-8702.051,Y月经血=214.026X1+349.480X2+182.364X3+189.059X4-8812.421, Y对照=209.004X1+337.309X2+178.322X3+187.022X4-8367.215。训练样本的总体判别准确率为97.2%,除血斑(83.3%)外,其他斑痕的准确率均为100%。 【结论】(1) PDP-MCA可以实现多个MVP的一步单管、闭管检测,是一种简便快速的DNA甲基化分析技术;(2)所调查的5个MVP片段(MAGE1、14-3-3σ、MCJ、TIMP、HOXA5)在常见法医斑痕之间存在甲基化差异,可以作为候选的分子斑痕标记;(3)用PDP-MCA联合检测MAGE1、14-3-3σ、MCJ三个MVP片段,可以鉴别血斑、精斑、唾液斑、月经血斑及阴道液斑。
【关键词】:DNA甲基化 斑痕鉴别 链融解曲线分析 甲基化敏感性限制酶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19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8
  • 第1章 前言8-16
  • 1.1 法医斑痕鉴别8
  • 1.2 斑痕鉴别技术8-10
  • 1.3 DNA 甲基化与斑痕鉴别10-12
  • 1.4 PDP-MCA 技术简介12-16
  • 第2章 基于 PDP-MCA 的 MVPs 检测技术16-26
  • 2.1 背景16-18
  • 2.1.1 仪器16-17
  • 2.1.2 试剂17
  • 2.1.3 主要试剂的配制17-18
  • 2.1.4 样本18
  • 2.2 方法18-21
  • 2.2.1 酚∶氯仿∶异戊醇法基因组 DNA 提取18-19
  • 2.2.2 DNA 浓度纯度测定19
  • 2.2.3 引物设计19-20
  • 2.2.4 模板的选择20
  • 2.2.5 单管 PDP-MCA 法20
  • 2.2.6 传统 MSRE-PCR MCA 法20-21
  • 2.2.7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引物片段21
  • 2.2.8 数据分析21
  • 2.3 结果21-26
  • 2.3.1 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图谱21-22
  • 2.3.2 MCA 图谱22-25
  • 2.3.3 数据分析25-26
  • 第3章 常见斑痕 MVPs 标记的调查与评价26-40
  • 3.1 背景26
  • 3.2 材料与方法26-29
  • 3.2.1 公共数据库与检索系统26
  • 3.2.2 仪器26-27
  • 3.2.3 试剂27
  • 3.2.4 样本27
  • 3.2.5 样本基因组 DNA 的提取、纯化和浓度的检测27-28
  • 3.2.6 引物设计28
  • 3.2.7 单管 PDP-MCA 法28-29
  • 3.3 组织斑痕鉴定数据分析29
  • 3.4 结果29-40
  • 3.4.1 斑痕的特异性 MCA 图谱29-31
  • 3.4.2 图谱特异性的影响因素31-32
  • 3.4.3 结果判别32-34
  • 3.4.4 判别分析34-40
  • 第4章 血痕鉴别技术进展40-48
  • 4.1 概要40
  • 4.2 斑痕鉴别的意义40-48
  • 4.2.1 预实验41-42
  • 4.2.2 确证试验42-43
  • 4.2.3 新的检测技术43-45
  • 4.2.4 展望45-48
  • 第5章 讨论48-54
  • 5.1 PDP-MCA 技术的原理48
  • 5.2 可行性48-49
  • 5.3 添加剂的选择49
  • 5.4 优势与问题49-50
  • 5.5 MCA/HRM 图谱分析50-51
  • 5.6 StatistiXL 软件判别分析51
  • 5.7 DNA 甲基化斑痕标记的优势51-54
  • 第6章 结论54-56
  • 参考文献56-60
  • 缩略语词汇表60-61
  • 附录61-63
  • 致谢63-64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6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正;叶懿;侯一平;;表观遗传学在法医学应用探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年01期

2 关亚卿;李淑瑾;丛斌;马春玲;;DNA甲基化在法医DNA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法医学杂志;2011年05期

3 赵贵森,杨庆恩;DNA甲基化标记法医学应用探讨[J];法医学杂志;2005年01期

4 赵书民;张素华;陈金中;李士林;李成涛;;同卵双生子外周血DNA甲基化谱的差异[J];法医学杂志;2011年04期

5 莫耀南;赵贵森;郑海燕;刘良;杨渝珍;;Rotor-Gene链融解曲线法甲基化标记筛选技术的建立[J];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08年01期

6 徐葵,邱志明,汪晓英;DMSO对PCR扩增反应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7 杨滨;夏欣一;黄宇烽;许晓风;;精子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进展[J];中华男科学杂志;2007年12期

8 范光耀;赵贵森;莫耀南;;精斑鉴别技术研究进展[J];中华男科学杂志;2010年08期

9 陈绪清,张晓东,梁荣奇,曹鸣庆;甜菜碱增强长片段PCR的扩增(英文)[J];生物工程学报;2004年05期

10 马俊萍;;血液细胞分析仪与目视显微镜检测对白细胞分类结果的比较[J];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范光耀;DNA甲基化作为法医学组织标记的可行性研究[D];河南科技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73830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73830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15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