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人社区矫正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7 10:32
本文关键词:未成年人社区矫正问题研究
【摘要】:未成年人问题所涉及层面广,不但起因、本质与特性复杂,评估、构建与运作的适当对应策略也相当棘手,牵一发而动全身。各国如此,我国也不例外。未成年人徘徊于偏差与越轨行为之间,继而滑向犯罪,非一朝一夕使然。其原因固然很多,但不外乎自身、家庭、学校、社会等因素的交叉影响。而对其防治应溯本究源,多管齐下,标本兼治,实现综合治理。在强化未成年人个体身心健康,促其自发向上、远离犯罪的同时,更应建立少年犯罪与偏差预防、控制和矫正的全方位防火墙。时下,构架防卫未成年人犯罪与越轨、矫正其不良行为以重返社会的制度日益重要,建立经世致用的矫正体系更是迫在眉睫。虽然在现行司法体制下,我国也设有少年法庭、工读学校以及未成年犯管教所等常设机构,但尚与国际惯例的标准相差甚远:对未成年人问题较多以刑罚或收容教养等准保安处分措施处理,缺乏应有的福利保障与人文关怀。怎样拯救教育这些罪错少年,是当前司法工作中必须落实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契合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工作的理论构想,旨在完善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 第一章详细介绍社区矫正的概念、特点,以及针对目前我国社区矫正所出台的法律法规,适用人群,矫正成效等。然后对未成年人进行界定,明确纳入社区矫正的未成年人的范围,结合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理论依据突出了对未成年人进行矫正的价值。 第二章在对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进行了古今中外的综合对比后,发现目前我国社区工作矫存在的不足。以山东省青岛市矫正模式为例,简要介绍了目前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工作方法与现状,并指出现行法律制度下我国矫正工作的不足。 第三章针对以上章节所提出的未成年人矫正工作的不足之处,从法律角度出发,分别从立法与执法主体、少年检察机构和少年缓刑制度等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第四章主要立足于社会视角探讨社区矫正的社会化措施,希望能让更多的未成年人避免监禁刑的负面影响,通过社会化措施改正自己。
【关键词】:未成年人 社区矫正 制度构建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6.8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
- 一、 社区矫正概述8-18
- (一) 社区矫正的概念8-12
- 1. 社区矫正的诠释8-10
- 2. 社区矫正的特点10-11
- 3. 社区矫正的目标人群及适用种类11-12
- (二) 未成年人的类别和特殊矫正12-14
- 1. 未成年人的界定12-13
- 2. 未成年人犯罪的种类分析13
- 3. 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13-14
- 4. 国内未成年人矫正之法律规定14
- (三)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理论依据14-16
- 1. 恤幼思想14-15
- 2. 国家亲权理念15-16
- 3. 刑事实证学派对少年法制的影响16
- 4. 法社会学之社会连带理论16
- (四)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价值16-18
- 1. 降低行刑成本16-17
- 2. 有利于复归社会17
- 3. 消除监禁刑带来的负面作用17-18
- 二、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国内外发展现状18-28
- (一)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历史沿革18-20
- 1. 清末矫正政策萌芽期的发展18-19
- 2. 国民政府时期的矫正政策19
- 3. 新民主主义政权时期的矫正政策19-20
- 4. 新中国成立后的进步20
- (二)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现状20-23
- 1.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现状20-21
- 2. 山东省青岛市先进经验及创新之处21-23
- (三) 国外及我国台湾地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实践23-26
- 1. 美国社区矫正的实务运作23-24
- 2. 英国社区矫正的实践情况24
- 3. 日本社区矫正的有益经验24-25
- 4. 我国台湾地区社区矫正类型25-26
- (四)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存在的不足26-28
- 1. 法律理念和规定滞后26
- 2. 矫正对象和矫正措施适用范围差异较大26-27
- 3. 社区矫正主体责任不健全27
- 4. 未成年人司法程序转换的不足27-28
- 三、 我国未成年人矫正司法制度的完善28-33
- (一) 完善立法及执法责任制度28-30
- 1. 立法的必要性28
- 2. 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立法的设想28-29
- 3. 改进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法律责任制度29-30
- (二) 少年检察机构专门化30-32
- 1. 少年检察制度概述30
- 2. 少年检察机构的设置30-31
- 3. 新刑诉对社区矫正的推进31
- 4. 我国少年检察制度的完善31-32
- (三) 少年缓刑制度的改进32-33
- 1. 少年缓刑概述32
- 2. 我国目前少年缓刑的适用条件32-33
- 3. 少年缓刑制度的改进33
- 四、 我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社会化措施33-37
- (一) 创建个案管理模式34-35
- (二) 引入被害人参与社区矫正活动机制35-36
- (三) 拓宽未成年人社区矫正的措施36-37
- 结语37-38
- 参考文献38-39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39-40
- 致谢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乐;美国对犯罪青少年的社区矫正项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刘强;中外社区矫正之区别及思考[J];中国司法;2004年04期
3 康树华;社区矫正的历史、现状与重大理论价值[J];法学杂志;2003年05期
4 刘强;我国社区矫正试点中的管理体制弊大于利[J];法学;2005年09期
5 林小培;行刑社会化: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与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3期
6 孙昌军,周亮;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的统计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5期
7 万安中;论中国古代监狱管理制度的沿革及其特征[J];广东社会科学;2000年06期
8 闫静;;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的实践构想[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2006年03期
9 陈和华;叶利芳;;社区矫正的理论分析[J];犯罪研究;2006年04期
10 陈钟林;香港青少年犯罪的矫治和预防[J];中国青年研究;2000年06期
本文编号:8689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8689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