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再探析
发布时间:2017-11-02 20:33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再探析
【摘要】:1938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一命题。如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之下重要的二级学科已有十年,但作为这一专业领域研究的前提性问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在学界仍然存在不同的解读。分析研究党的历代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内涵的认识,梳理并评析学界已有观点,并从理论与实践、普遍与特殊、主体与客体、内容与形式四对范畴入手整体性地厘清其科学内涵,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这一学科的发展提供学理支撑。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科学内涵
【分类号】:D61
【正文快照】: 马克思主义从传入中国开始,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就是其内在要求。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所取得的每一个伟大成就,都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展紧紧相连。伴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和实践层面的不断丰富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涵这一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贝贝;;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J];青年与社会;2013年02期
2 侯淑芳;;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及其重要意义[J];民族教育研究;2009年01期
3 张建;聂启元;;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信的科学内涵[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4年02期
4 江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J];商情(教育经济研究);2008年03期
5 刘慧;;新时期和谐文化建设的意义与要求[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4期
6 季萍萍;;全面深刻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J];沧桑;2013年03期
7 郑秀梅;;正确理解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内涵[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8 余正琨;;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理论渊源及科学内涵[J];求实;2010年11期
9 冉生尧;;浅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内涵与鲜明特色[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9期
10 朱佳木;;现实、历史、未来: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三个视角[J];新视野;2013年0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杨海娣;科学发展观的创立及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3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33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