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国际关系论文 >

美国“中国差别”政策研究(1949-1971)

发布时间:2017-11-02 20:25

  本文关键词:美国“中国差别”政策研究(1949-1971)


  更多相关文章: 中美关系 经济冷战 贸易禁运 中国委员会 中国差别


【摘要】:中国和美国的关系是当代国际政治舞台上最为重要的双边关系。从历史上来看,在新中国成立后中美关系经历了一系列的僵局和激烈冲突,这其中包括1950年到1953年的朝鲜战争,20世纪50年代的台湾海峡危机以及1964年的越南战争。到了1969年12月,美国通过波兰渠道与中国取得了外交上的联系,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的签订震惊了世界。再接下来的时间里中美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1949年到1969年的中美的恶劣关系一直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二战结束后,伴随美苏冷战格局的形成,贸易出口管制成为美国为首的西方阵营在经济上遏制苏联集团的重要手段。早在苏俄成立之时,美国就采取了贸易禁运的政策,并且这一政策在冷战格局开始之后愈加严厉,美国其及盟国成立了秘密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分管对待苏联以及东欧的贸易管制政策,制定了各种贸易禁运清单。1949年新中国成立之后,共产党政权宣布“一边倒向苏联领导的社会主义阵营”,使得美国将新中国当作天然的敌人,并且这种敌对意识在朝鲜战争爆发,解放军宣布参战之后变得更加恶劣。从冷战角度出发,美国立即调整其对华贸易政策,改变了NSC48号文件规定的对华贸易政策,决定扩大对华1B产品的出口控制范围,把对苏东国家施行的更严厉的贸易控制措施同时运用于对华贸易上,尤其是扩大到石油产品供应。美国与英国日本法国等国家对对华贸易进行交涉之后,其他盟国同意成立巴统在亚洲的分支一一中国委员会,制定关于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亚洲社会主义国家的贸易政策(不包括苏联在亚洲范围内的部分)。中国委员会成立之后,采取了更加严厉的措施来对华进行贸易禁运,中国委员会的贸易管制水平明显比巴统对苏联、东欧国家的贸易管制要严。这种差别,就是“中国差别”。这种严厉的贸易禁运政策对中国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中国与苏联东欧的贸易额逐年上涨,而与美国西欧国家的贸易额微乎其微。贸易的发展不仅影响了中国的内外政策,对美国及其盟国也造成了一定影响。英国和日本在中国委员会成立伊始,就并不完全赞同美国的行为,在朝鲜战争结束以后,英国率先恢复了与中国的贸易,日本法国也紧随其后。面对这一变化,美国却仍然采取了更为严厉的贸易禁运政策,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美之间的贸易额几乎为零。美国一意孤行坚持“中国差别”政策的原因,或许与美国对共产主义的根深蒂固的认识分不开,另一方面打击一个尚未长成的共产主义中国比打击一个日渐强大的苏联要容易得多,双重影响之下,使得美国继续坚持“中国差别”政策。而随着美苏冷战局势的变化,美国深陷越南战争的泥潭,经济发展势头下降,尼克松政府选择了与新中国恢复外交联系,并且在随后的时间里逐步淡化对中国的贸易管制,到1994年中国委员会的解散,标志着“中国差别”的明面上的结束。但在经济发展的今天,美国的一些高新技术仍然是对中国“禁运”的,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关键词】:中美关系 经济冷战 贸易禁运 中国委员会 中国差别
【学位授予单位】:南京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829.712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15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11-12
  • 二 已有研究现状12-13
  • 三 研究思路与方式13-15
  • 第一章 中国委员会的起源15-27
  • 一 美国对苏联阵营的禁运与“巴统”的成立15-19
  • 二 朝鲜战争的爆发与对华贸易禁运政策的制定19-27
  • 1、朝鲜战争爆发前的对华贸易政策19-21
  • 2、朝鲜战争的爆发21-22
  • 3、对华贸易禁运22-27
  • 第二章 中国委员会的运作27-41
  • 一 中国委员会27-31
  • 1、中国委员会的成立27-29
  • 2、中国差别29-31
  • 二 “中国差别”政策出现的原因31-38
  • 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美关系的恶化31-32
  • 2、美国瓦解中苏同盟的战略32-34
  • 3、绝对安全的冷战思维34-35
  • 4、“中国差别”的逻辑35-37
  • 5、加速中国政权的崩溃37-38
  • 三 美国与盟友的分歧38-40
  • 四 中国政府的回应40-41
  • 第三章 “中国差别”政策式微后美国的对华贸易管制41-52
  • 一 “中国差别”政策的式微41-52
  • 1、英日等盟国纷纷废除“中国差别”41-42
  • 2、美国的反应42-44
  • 3、肯尼迪时期的美国对华贸易政策44-49
  • 4、对华贸易政策的调整49-52
  • 第四章 “中国差别”政策的影响52-56
  • 一 对中国政策的影响52-53
  • 1、对中国对内政策的影响52
  • 2、对中国对外政策的影响52-53
  • 二 对中苏同盟的影响53
  • 三 导致美国与盟国的分歧53-56
  • 结语56-58
  • 参考文献58-61
  • 一 中文文献58
  • 1、中文专著58
  • 2、中文期刊58
  • 二 英文文献58-61
  • 1、英文专著58-59
  • 2、英文期刊59-61
  • 致谢61-6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辛文;印度拟拨巨款制造400枚核弹[J];国外核新闻;1999年08期

2 王保山;美国解除对越禁运的影响[J];东南亚纵横;1994年02期

3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防震 编译;古巴雪茄投资前景预测[N];东方烟草报;2011年

2 西南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副教授 和静钧;微软切断五国MSN初显网络常规战端倪[N];东方早报;2009年

3 本报记者 覃泽文;古巴要开采海上石油吓倒美国人[N];中国能源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淑良;美国“中国差别”政策研究(1949-1971)[D];南京大学;2016年

2 宿春娣;从有限贸易禁运到全面贸易禁运[D];北京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13304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3304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3a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