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硕士生导师:范士明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战略与政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个人简介
所在系所:国际关系研究所
职称:副教授
学位:法学博士
职务: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
简历:1999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获得法学博士、1993年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研究所获得法学硕士、1990年在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得法学学士。讲授国际关系史、中美关系、新闻媒体与国际关系等课程。研究兴趣主要涉及国际关系中的形象、认知、舆论和传播问题。1998年曾经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东亚研究中心做访问研究。2002-2003年在日本新潟大学法学部担任客座教授。
FAN, Shiming, Ph.D.
Dr. Fan Shiming is now Associate Professor and Associate Dean of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at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where he teaches Sino-American Rela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His research interest covers image, perception, public opinion and communication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is recent publication include Chinese Public Perceptions of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Post-Cold War Era (in GETTING THE TRIANGLE STRAIGHT a book edited by Curtis, Kokubun and Wang, 2010), The Internet and Political Expression in China (in Nationa-States and Media, a book edited by Kenji Suzuki, 2007), Popular, but Not Positive—Changing Chinese media and Its effect on International Coverage (in The Review of Asian and Pacific Studies, No. 29, 2005, Japan). He got all his degrees (BA 1990, MA 1993, and Ph.D. 1999) o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from Beijing University. Dr. Fan was a Visiting Fellow at the Fairbank Center for East Asian Studies at Harvard University (1998), and a Visiting Professor at Niigata University of Japan (2002-2003).
论文
(1)《国际政治系统理论的真正架构—浅析肯尼思·沃尔兹的结构现实主义》,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0年第8期。
(2)《结构现实主义OR批判理论?—由〈从批判理论看国际关系理论的新视野〉引发的思考》,载《国际政治研究》2000年第2期。
(3)《从国际体系看中国外交》,载《国际观察》(该文并被权威刊物2000年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中国外交》转载。)2000年第3期。
(4)《“苏联人民”的神话—浅析阿兰·贝桑松的“民族主义与布尔什维主义”》,载《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年第2期。
(5)《势力均衡:规则还是规律》,载《国际论坛》2001年第1期。
(6)《关于国际合作理论的概述和思考》,载《东南亚研究》2001年第4期。
(7)《国际合作:理论与实践的考察—以战后法德关系为例》,载《欧洲》2002年第2期。
(8)《浅析国际战略与中国的选择》,载《国际政治研究》2001年第3期。
(9)《美以联盟浅析》,载《西亚非洲资料》(季刊)2001年第1期。
(10)《关于地缘政治结构的理论:批判与建设》,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2期。
(11)《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同盟政治》,载《国际论坛》)2002年第5期。
(12)《关于国际组织的结构主义分析》,载《东南亚研究》2002年第1期。
(13)《中国崛起与英美崛起的地缘政治比较分析》,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2年第6期。
(14)《美国会把所有的毒蛇一网打尽吗》,载《今日世界》2002年第2期。
(15)《国际政治经济学刍议》,载《欧洲研究》(双月刊)2003年第2期。
(16)《国际秩序:理论、实践与反思》,载《太平洋学报》2003年第2期。
(17)《全球化的趋势:一种现实主义的再思考》,载《国际观察》2003年第3期。
(18)《冷战的兴起和终结:理论的解释与评价》,载《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志》,2003年第4期。
(19)《关于恐怖主义的国际政治思考》,《阴山学刊》2004年第3期。
(20)《印俄:从争霸联盟到紧密合作》,《西伯利亚研究》2004年第5期。
(21)《现实主义是权力政治理论吗》,发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4年第3期。
(22)《国家利益问题:西方主流学派的论争》,发表在《国际政治研究》2004年第3期。
(23)《结构现实主义是个体主义吗》,发表在《国际政治科学》2005年第3期。
(24)《结构自由主义的西方秩序观》,发表在《欧洲研究》2005年第3期。
(25)《试论约翰拉格内嵌的自由主义》,发表在《世界经济与政治》2006年第2期。
(26)“American Hegemony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the Evolution of Interest and Strategy,”in the Journal of Graduate School of Asia-Pacific Studies, Waseda University, 2006, No. 11.
(27)《国际结构与国家行为:内斗的现实主义》,《外交评论》2007年第1期。
(28)《国际规范、国家认同与国家行为——〈国家安全的文化〉述评》,载《国际政治研究》2008年第2期。
(29)《规范与认同的相互建构——社会建构主义的进展与难题》,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3期。
(30)《国际关系理论与实践:研究邓小平外交思想的新视角》,载《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
(31)《国家认同与共有观念——对社会建构主义核心概念的反思》,载《国际政治科学》2008年第4期。
(32)《美国霸权和东亚一体化——一种新现实主义的解释》,载《世界经济与政治》2009年第2期。
(33)《国家安全:范畴与内涵——一种现实主义的视角》,载《东南亚纵横》2009年第3期。
(34)《从国际政治理论到外交政策理论——比较防御性现实主义与新古典现实主义》,《外交评论》2009年第3期。
(35) 《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战略与政策》,《国际政治研究》2009年第3期。
(36)《国际金融危机与美国的单极地位——当前美国的国家实力、国内制度和国际战略调整》,《世界经济与政治》2010年第5期。
(37)《中国外交政策研究:西方理论与方法的局限性》,《外交评论》2010年第4期。
(38)《试论美国对亚太区域合作的战略目标和政策限度》,,《当代亚太》2010年第5期。
(39)《美国维稳启示录》,《人民论坛》2010年9月刊(总第303期)。
(40)《国际结构的分析与预测:现有方法与实证的反思》,《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8期。
(41)《中国的东亚区域一体化战略:限度、方式与速度的反思》,《当代亚太》2011年第4期。
(42)《美国如何避免矛盾“击鼓传花”》,《人民论坛》2011年4月(总第325期)。
(43)《美国人为何常有好心态》,《人民论坛》2011年6月(总第331期)。
报纸论文:
《1》《让中国的国际关系研究成为一门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12月24日。
《2》《衡量综合国力的两种方法及其反思》,《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9月9日。
本文关键词:国际关系领域的理论、战略与政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1672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uojiguanxi/116720.html